蔡 杰
?
淺談武德教育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
蔡杰
武術是我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積累和豐富起來的智慧結晶,在當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中越發重要起來。社會的發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而武術能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地成長與發展說明武術的精神道德一直是和時代的精神文明相輔相成的。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傳統的武術道德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更好的融入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在不斷的吸取現代文化建設的智慧。但武術道德僅僅是現代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小部分,我們仍需更加透徹的分析社會的變遷,跟隨發展的腳步,不斷學習,才能與現代教育和當今社會更加和諧的發展。
武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歷史意義和影響幾千年來隨著我們的血液傳承下去,儼然成為民族靈魂的一部分。自古以來,武德是習武之人受到評價的重要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揚正風、抑邪氣的社會作用。
在科技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交通、通訊、工作等逐漸擺脫了繁瑣低效的人工,人們已經不僅限于物質的需求,這樣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就需要有信仰,有態度,有方法。而武德恰恰能作為一個標桿來引領其建設的方向。也更容易被國人所接受。只要運用方法得當,將武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有效聯系,必對國人習德、修身、學識有促進作用。
2.1武德的定義
在這個發展的社會中,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才能不斷的跟隨時代的發展而經久不衰,武術行業也有自己獨特的職業素養,來支撐著武術的靈魂,在歷史的變遷中見證每個朝代的起起落落。武德及是習武、愛武者的行為規范和道德素養,其含義隨著人文思想的變遷也會有所調整。
“武德”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莊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這里的“武”,指的是軍事。由于軍事與武術是同根共源,交叉發展的,后來武術也就將“武德”納為已有了。
2.2武德的發展
武術是從人們最古老的生產、狩獵等活動中演變而來,到殷周時期,隨著“拳”字的最早出現,就有了較明確的武德內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形態產生變化。同時戰爭也刺激了武術的發展,其表現形式也日趨增多。為了更便于統治者的控制,也對習武者制定了許多規則和約束。
經過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武德也在不斷地發展,這段時期盡管有所發展,但是真正宣揚和提倡武德是在建國以后,黨和國家十分關懷和大力支持武術事業,武術運動蓬勃發展,各級武術協會、武術隊應運而生;武術教練員守則、運動員守則等相繼制訂、實施;武德教育已成為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發展有起有落,但是武德教育仍處于發展階段。
3.1傳統武德的問題和改革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設進步的同時會出現不同的滯后性,隨即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發展的問題。如果傳統武德想要在發展中仍然占據一席地位,就要不斷的改革創新,接納為我所用的精神,摒棄舊思想,以逐漸壯大武術行業。
3.1.1傳統武德現存在的問題
①傳統武術門派廣而雜亂,都有自己的處世規則,但性質卻差別不大,缺乏多元化的針對性較強的專門性技法體系
②傳統武德的現代性不足,現代觀念的不斷更新與改變影響著現代人對傳統武術道德的客觀了解及理性的思考,不能深刻的理解傳統武德。
③傳統武術在訓練和武德教育中靠經驗和口頭宣傳成分過多,缺乏科學理念的指導,雖然現在多元化發展,但科學訓練和章法要求仍然不足。
3.1.2傳統武術需要做出的改革
①發展武術技法的多樣化,完成現代武術與傳統武術技法理念相結合的多元重構,制作宣傳標準統一化武德思想觀念。
②在傳統武術上增加現代社會道德的理念,促進傳統武德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去其糟泊取其精華,與時俱進。
③不斷的自我反省,把優秀的武德精神用文字形式繼承下來,另外,注入時代科學的理念,實現經驗傳訓與科學教育相結合。
3.2武德思想在當代教育中的價值
武德最早的概念是出自《左傳》一書,當時提出“武有七德”的有條款式的論述,后來隨著歷史不斷地變遷,武德含義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直到1987年,全國武術學術討論會將武德規范概括為“尚武崇德,修身養性”。
新時期的武德在順應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下,逐漸在習武者之間形成一種新的精神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十點:
武德高——愛國愛民,品德高尚。
武旨正——強身健體,衛國防身。
武紀嚴——不斗兇狠,遵規守紀。
武風良——尊師愛生,互研互學。
武禮謙——抱拳行禮,謙和禮貌。
武志堅——意志堅強,百折不撓。
武學勤——拳不離手,勤學苦練。
武技精——鉆研武技,精益求精。
武儀端——舉止莊重,容端體正。
武境美——武風優美,井然有序。
3.3現代文明教育對武德的影響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今天,一些傳統道德也在接受著新事物的影響而發生一些微妙的變換,當然,傳統武德想要發展繼承下來,也要跟隨著時代精神文明的腳步去做一些相應的轉變。
一代偉人毛主席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武德也要從學生教育開始,人的思想是從一點一滴的教育開始逐漸形成的一種價值觀。隨著教育模式從簡單的應試教育到現在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體育教育也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這樣為傳播武德精神打下很好的基礎。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而這些恰恰是武德所需要表達的重要思想,這為武德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4.1武德的現代職能體現
我國一直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導思想,武德亦是成為一種約束和規范,習武愛武之人受到武德教育,為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展都起到深遠意義。
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到現在,從古至今都要講究仁義道德,而武德精神所講的“德”是儒家思想全面修養最高道德標準。在武德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倫理觀念里重“德”、講“義”、識“禮”。
武德的精髓在現在的職能體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文化傳承價值。主要是講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和中華五千年發展中各種文化的不斷沉淀所組成的,武術文化更是不能割舍。
②精神教育價值。武德所提出的“仁義禮謙”等精神是物質充沛的現代人所缺乏的精神教育及信念支撐。
③社會交流價值。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擴大,與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不只表現在經濟上,還有更多的精神文化交流。
④修身養性價值。由于現代物質的發達,人對高科技越來越依賴,這讓人變的越來越懶,武術精神所表達的是想讓人回歸自然,實現修身養性的意義。
4.2武德教育對現代教育的服務
武德精神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積極的,具有正能量的一種精神,是現代社會正需要的一種境界,武術文化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精神,我認為武德文化所具有的職能體現符合社會發展需要,能給社會的和諧發展進行服務。
①武術文化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去,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還有對意志力的培養。勞逸結合,更全面的發展學習內容。
②武德教育融入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去,我國在處于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時期,需要更豐富、多層次的發展來進行交流。
③武德精神一直和保家衛國是分不開的,我們應該重視民族力量,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努力發展國家實力,壯大我中華。
④武德精神熏陶著人們形成高尚的品德,武德的精髓就是讓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兼容并蓄,凝聚智慧,崇尚正義。
5.1武德在精神文明發展中的意義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直以來社會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對于武德教育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關系是我們需要研究和重視的。我認為現代教育與武德的教育息息相關,目前的教育前景為武德精神在現代精神文明下的教育和宣傳打造了很好的基礎,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武術精神得到更多的認識和學習,有更廣闊的空間來發展壯大武術行業,武術精神普及天下。但是這些精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和中國精神是不能分離的。
古代都是以文人雅士為高,習武粗俗之人為下,也就是封建社會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習武之人都被誤解成一介莽夫。清代末期,閉關鎖國,自給自足,在西方國家來臨的時候我們只有被欺負。舉國上下,百廢待興;放眼望去,滿目瘡痍。那時的我們是多么希望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去支撐著我們不要倒去,所以,這時的習武之人漸漸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可以與敵人抗衡的英雄。新中國成立后,大力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體育武術事業也得到重視。
黨的十五大提出了要全面發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素質,大力發展中國教育事業。武術行業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無價瑰寶,經過兩千年的不斷磨礪和沉淀,形成現在特有的武德文化精神。
5.2現代精神文明下武德的教育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全球交流的社會,在與外界交流中,總會看到武術會做為中國一種很驕傲的文化去展示。當然,國家
在發展武術事業的同時遵循了武術精神,同時也在大力宣揚武德文化,讓在武術發展的同時,不丟失最重要的精神要求。所以,武德教育在現代文化下越來越顯得重要。
在充滿理想的時代,人人都有一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這些遠大的理想抱負恰恰符合武術道德所宣揚的精神。武德文化在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幫助現代人建立一種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道德觀的良好信念。
雖然國家的精神文化建設已經發展到看似很強大的地位,但是國家的發展就像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德國的強大不是因為軍事有多么厲害,而是人人都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和原則,他們都在遵守著、繼承著、發展著,才不斷的強大他們的國家。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突破原來的自己才能不斷的進步,所以在這個發展的社會里,武德教育也要不斷創新改革才能發展的更好。
5.3武德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和諧發展
和諧的社會發展離不開和諧的思想,武術行業想在當今社會平步向前,必須依靠和諧的思想作為一個支撐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發展是相互的,優良的武德精神在現代精神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現代的文化建設也在慢慢影響著武術事業蒸蒸日上的發展,形成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有了這些良好的基礎,武德的教育在社會發展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現代的教育為了體育武術事業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設施,加上先進科技的注入,科學合理的發展,為大力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有了這些積極的社會因素,為武德文化提供很好的發展機會,武德文化與現代教育相互配合,和諧發展,共同進步。
本文通過對武德文化的探究,深刻的闡述了傳統武德與現代文化發展所產生的關聯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下武德發展的不足和需要做出的改革。傳統武德精神對現代社會精神建設發展的作用和影響,為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貢獻一份力量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為了武德本身的發展,在當今社會中的意義,深刻理解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與現代社會和諧發展。經過長期的學習與堅持不懈的訓練,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武術精神和武德的精髓。做為一個習武之人,必須堅持練習武術技巧,不斷的學習武德文化,體會真正的意義,爭取成為一個優秀的武術人才,為社會的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1]李國良.“尚武崇德”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
[2]倪依克.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D].華南師范大學,2004.
[3]許可.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教育傳承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
[4]趙蘇喆.論當代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
[5]王春光,李躍忠.中華武術倫理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影響[J ].搏擊.武術科學,2007,(9).
Discussion on Wushu Virtue Education and Moder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ai Jie
Wushu is a Chinese wisdom that accumulated and enriched in history, which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Wushu grows and develops together with the rapid changing society, demonstrating its virtue is supplemented with social spirits. With the very rapid grows of society,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Wushu is absorbingwisdom from modern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ng itself into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Wushu virtue is just a small area of modern human spiri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e still ne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ociety more thoroughly, follow the developmental footsteps, study continuously to promote its harmoniously development with modern education and society.
Wushu virtu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蔡杰(1992-),男,河南開封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475000
Sport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G80-05
A
1005-0256(2016)010-0142-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