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鵬(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
近20年女籃研究的熱點與前瞻
何鵬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及文獻計量分析法對從CNKI數據庫檢索到1996—2015年間有關女籃方面的文獻進行研究與總結,為廣大的女籃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論幫助。研究結果顯示:發表在核心期刊的女籃文獻較少,各機構對女籃關注度不高,發文期刊主要集中在6個體院學報以及中國體育科技、體育學刊、體育文化導刊,研究的領域集中在:中國女籃、青少年女籃、WCBA以及高校女籃運動。今后女籃研究應聚焦我國女籃聯賽及大學生聯賽自身的發展、深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多視角探析女籃后備人才及群眾籃球運動。
關鍵詞:女籃 文獻 研究現狀 前瞻
隨著1976年第2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女子籃球被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籃球運動也掀起了第二次發展高潮,女子籃球也逐漸在世界上廣泛的推廣開來,女性參與的人數增加,國際強隊增多,競技水平也不斷地提高。女籃運動在我國也得到廣泛的發展,中國女籃在國際大賽中取得過可喜可賀的成績,2002年WCBA聯賽創建至今以來,球員技術、聯賽水平、觀眾上座率不斷地提升,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然而近幾年我國女籃的成績浮動較大,WCBA聯賽中也出現諸多問題。對此,筆者就發表在體育類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女籃方面的文獻進行回顧與梳理,旨在總結出近20年來女籃研究的熱點問題,以及研究進展,為今后女籃研究的學者提供理論借鑒。
1.1 中國女籃方面研究
縱觀檢索到的文獻,在中國女籃方面的研究成果有93篇,占全部的53%,由此可見,科研學者較為熱衷于對中國女籃的研究。通過研讀所收集的關于中國女籃方面的文獻,總結出研究成果中的共同特點為:以大賽為基礎,對比研究中國女籃與不同對手間的技戰術及攻防實力,同時探討世界女籃發展趨勢。學者通過奧運會、世錦賽、亞錦賽以及全運會上中國女籃的表現及對數據統計的分析,從技戰術及攻防實力方面與對手進行對比研究,不僅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差距,還可從對比中找到可以借鑒與學習的東西。具體的研究成果有:孟祥軍等[6]對第30屆奧運會中中國與美國、澳大利亞女籃的進攻能力進行對比研究。指出中國女籃主力與替補實力不均衡;后衛隊員內線進攻機會少,助攻方式單一,防守的攻擊性不強;前鋒隊員內線進攻缺乏身體對抗,外線攻擊能力有待加強,進攻籃板球能力較對手差距較大,搶斷球能力尚需提高;中鋒隊員封蓋能力及控制失誤能力還有待提高。陳鈞等[7]從第29屆奧運會入手,研究世界女籃發展的趨勢。得出世界女籃發展格局基本穩定,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組為第一集團,中國隊處在的第二集團。球隊陣容配備注重高度和速度的統一,雙后衛運用廣泛;各位置球員實力均勻,中鋒隊員作用突出,技術更全面,活動范圍更大;球員運動生涯延長,技術動作風格男子化,防守的強度和攻擊性加大;戰術趨于簡練,強調攻守平衡。
1.2 青少年女籃方面研究
青少年時期是發展良好身體素質和全面、正確技術能力的關鍵時期,故該領域更應值得學者對其深入研究。在檢索到的研究成果中,共有41篇有關青少年女籃的研究,是繼中國女籃研究之后另一個熱點研究的領域。(1)針對青年女籃方面的研究以體能訓練、冬訓與技術分析為主,同時有少數文章來探討此階段女籃后備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如,董順波[11]等對青年女籃的體能現狀進行研究,指出競賽制度的不完善、體能專門訓練人才的匾乏影響到體能水平的提高。田廣[12]等對參加2006—2007年冬訓對我國59名優秀青年女子籃球運動員冬訓前、后體能與基本技術的測試,揭示了參加冬訓運動員的體能與基本技術的現狀與冬訓效果,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張振東等[1]主要從身體和基本技術的角度來分析我國優秀女籃后備人才;(2)少年女子籃球運動員的訓練、身體素質、基本技術、比賽成績、競技能力以及各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成為科研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此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鄭軍等[13]以參加全國U17女子籃球比賽的142名女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身體素質、基本技術與比賽成績進行研究,發現問題,指出要全面提高各項身體素質,加強體能訓練。
1.3 WCBA方面研究
中國女子甲級聯賽(WCBA)是目前水平最高的女子籃球聯賽,2002年實行主客場賽制以來,聯賽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隨著WCBA不斷地發展,聯賽水平不斷地攀升,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參賽隊伍數量也不斷地壯大,2015—2016賽季經預賽以及附加賽后共有12支隊伍參加本賽季常規賽。WCBA聯賽正逐步邁向繁榮,而WCBA方面研究成果卻鳳毛麟角,難以在理論上為聯賽取得更好地發展提供依據。在檢索到的16篇相關文獻中,研究的熱點集中表現在對比各球隊攻防實力、球員技戰術及身體形態,對聯賽自身發展的研究有2篇。具體的研究成果有:趙晉[5]運用TOPSIS分析法對2014—201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前4名球隊的攻、防技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建議山西隊注重團隊配合,北京隊應提升進攻能力,江蘇和八一隊要提高防守水平。馬進榮等[4]對比中、外籍主力中鋒的若干問題,找出中國籍主力中鋒存在的差距,提出針對性的建議。郭義軍等[3]對比研究WCUBA與WCBA優秀女籃運動員身高、體重、年齡。之后林鳳炎等對比研究了WCBA與WNBA優秀女籃運動員身高、體重、年齡。岳冀陽等[2]分析我國女子甲級聯賽發展的現狀,指出制約聯賽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女籃俱樂部市場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俱樂部后備人才培養遲緩,WCBA聯賽賽制改革滯后,媒體關注度不高。
1.4 高校女籃運動的研究
籃球運動深受高校學生喜愛,同時高校也是培養籃球后備人才的重要基地。總體來看,針對此領域的研究熱度不是很高,收集發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的文獻有16篇,主要集中在1999 —2012年間。對高校女籃的研究主要以中國女子大學生聯賽球隊實力及球員技術水平為研究重點。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蔣科[8]等主要研究中國女子大學生聯賽的技術水平現狀,指出比賽中的各項技術指標不理想,整體水平不高,比賽的精彩程度不夠。徐元洪[9]等從身體素質評價方面入手,建立了大學生女子籃球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評價體系,為今后的訓練、選材提供參考。陳立[10]等對CUBA優秀女隊的技戰術進行分析,指出CUBA優秀球隊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實、技術動作不規范;總體來看技、戰術水平較低。
20年間對于女籃方面研究的總體呈現以下特點:科研成果總數量少,女籃方面的研究沒有受到科研學者的高度重視,對女籃研究的領域廣泛,研究內容缺乏深度及廣度。對中國女籃的研究集中于大賽分析,指出我國女籃在身高和體重方面占據優勢,而在投籃命中率、助攻、搶籃板球、控制犯規等方面存在不足,替補與主隊實力不均衡、防守攻擊性不強、身體對抗差、體能劣勢仍然是我國女籃面臨的主要問題。在WCBA領域的研究中,針對聯賽自身發展的研究極度缺乏,近幾年在WCBA聯賽中,多次出現球員沖突以及同裁判員之間的矛盾等,故對聯賽穩定發展的研究仍然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青少年女籃方面的研究主要以現狀調查為主,通過分析目前青少年運動員在體能、技戰術、比賽成績、競技能力等方面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高校女籃運動的研究仍然處于落后局面,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數。針對女籃研究的現狀,對未來女籃的研究指出幾點展望:(1)聚焦我國女籃聯賽及大學生聯賽自身的發展;(2)深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3)多視角探析女籃后備人才及群眾籃球運動。
參考文獻
[1]張振東,孫再玲.我國優秀女籃后備人才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現狀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3):11-13.
[2]岳冀陽,王玉瑾,陳小英.對當前我國女籃甲級聯賽發展現狀的分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6):61-65.
[3]郭義軍,楊世強,張斌南,等.WCUBA和WCBA優秀女籃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年齡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 (4):76-77,115.
[4]馬進榮,宮士君.WCBA聯賽強隊中、外籍主力中鋒若干問題對比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4-88.
[5]趙晉.2014—201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前4名球隊攻、防指標的TOPSIS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5):40-44.
[6]孟祥軍,賈美鳳,張振邦.第30屆奧運會中國女籃與美國、澳大利亞球隊攻防能力差距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7): 135-138,144.
[7]陳鈞,鄭鋼,柴衛.從第29屆北京奧運會看當今世界女籃發展趨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3):51-54.
[8]蔣科,黃瀟瀟.中國女子大學生籃球技術水平現狀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2):88-91.
[9]徐元洪,汪鴿.我國大學生女子籃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評價方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7):990-991,1006.
[10]陳立,許林亞.對CUBA的優秀女隊的技、戰術水平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4):567-569.
[11]董順波,馬乃欣.青年女籃體能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8):69-72.
[12]田廣,姜勇,陸柳.對我國優秀青年女子籃球運動員2006-2007年冬訓體能與基本技術的測試與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8(4):81-83,104
[13]鄭軍,王小安,朱廷剛.我國少年女子籃球競技水平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9):60-6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131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b)-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