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江蘇泰州 214500)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
宋元明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江蘇泰州 214500)
高中體育教學時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主要任務之一。因為高中是學生成長繁育的關鍵階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對高中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因為受到許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難以開展。該文主要對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了研究。
高中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其承載著鍛煉高中生體魄與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任務。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需要對高中生的思想與認知進行有效引導,還應培養學生在客觀實踐中樹立對體育的正確意識與意向等。可是如今大部分高中體育教師經常輕視對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引導和灌輸,因而體育教師一定要通過有效策略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開展體育教學課程,可向高中生傳授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且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高中生深入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定期參與關于體育鍛煉活動的良好習慣,最終養成終身體育意識[1]。現階段,國內高中體育教學已對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體育教學內容制定時應綜合分析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與體育鍛煉習慣,加強體育課程教學中高中生的參與度,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從而為今后的生活與工作打下基礎。
高中體育教學能夠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新課改后,高中體育教學開展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意義是使高中生在參加體育活動中,不斷加強自己身體素質與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2]。對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通過合理方式引導高中生積極參與有關體育活動,提高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還應組織高中生參與有關體力與智力開發的教學活動,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與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出終身體育能力的作用。
2.1 忽視高中體育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都忽視了體育意識培養的必要性,普遍認為知識力量要遠遠高于體育鍛煉。可是高中生并不明白,若是不能養成一個好身體,又怎能好好學習,因而高中生應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綜合性能,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吸取更多的知識[3]。另外,還有一部分高中生并不喜歡體育鍛煉,但是必須要克服此種心理,可選擇適宜自己的鍛煉活動,從而保證正常學習。
2.2 高中生欠缺體育鍛煉的意志力
體育意志力主要指參與體育活動具有的意識與能動性,是心理學領域的意識形態。強大的體育鍛煉意志力可使高中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正面面對困難與障礙,培養主動參與有關體育活動的理念。依據我國教育機構的調查資料,如今國內大部分高中生并不了解體育與體育教學的意義,普遍缺少體育鍛煉習慣,即便參與體育鍛煉也缺少毅力與恒心。
2.3 體育鍛煉時間不足
高中正是學生身體發育與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日益成熟的身體發育使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變得更為明顯。高中生在參與體育課堂活動時,經常會出現思想顧慮,比如女生在參與一些體育活動前,害怕體育動作不能達到要求而出丑,因而就會影響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一些高中生還會直接放棄體育鍛煉。高三年級的女學生,因特征發育十分明顯,在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練習動作時就會顯得笨拙,從而對技巧性的體育鍛煉動作產生恐懼,呈現出惰性,比如一些女生怕吃苦、怕曬黑等。總而言之,高中生受到青春期年齡特征與生理特征的嚴重影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1 加大高中體育意識的重視力度
針對高中體育意識被忽視的問題,院校可通過增設體育課加強重視力度,把原有體育課分成室外體育課與室內體育課,其中室外體育課主要對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技能進行教學,而室內體育課主要向高中生傳授理論知識,因此就能夠把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有效融合[4]。教師通過理論教學使高中生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深刻意識到長期的學習生活,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來源于體院鍛煉,參與有關體育活動,保證身體健康發展,從而使高中生體育意識培養和體育鍛煉行動融合。
3.2 加大高中生體育理論知識傳授力度
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加大高中生個別體育項目的鍛煉力度,并且全方面地向高中生傳授與講解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從而使高中生對體育理念的理解更為深刻、全面,了解參與體育的鍛煉活動對身體健康與精神具有的作用,引導高中生明白終身體育的根本意義[5]。因而,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分析每位學生的身心狀態與人體運動規律,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有關體育教學活動,確保學生理解與掌握合理的體育運動方式。
3.3 通過體育競賽,激發與培養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主要指人們對某件事物表現出的心理傾向,而體育興趣主要指人們積極地參與有關體育鍛煉活動的心理傾向,初期僅僅表現為一種喜歡或者是產生參與體育鍛煉互動的意向,然后經過幾次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逐漸轉變成愛好與習慣。高中階段的學生具備旺盛的求知欲與求勝心態,而且高中生的心理發育與生理發育都日益成熟,也具備應有的基本體育能力。組織具備競爭性與趣味性的體育競賽活動,可激發高中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興趣與主動性[6]。因而,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時應依據體育教學具體內容,設計一些體育競賽活動,使高中生在參與體育游戲與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其對體育的情感與體育意識。另外,競賽僅僅為教學模式,教師一定要向學生說明,比賽的勝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應對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從而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3.4 改善高中體育教學環境
一般人的行為與情感以及視覺等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的差異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學院應對體育教學環境進行改善與優化,為高中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唯有這樣才可以提升高中體育教學質量,有效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從而轉變成個人生活理念。高中體育教學環境的改善與優化可從2個方面實施:第一,合理增加高中生參與體育課項目的課時,從而使高中生有充裕的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第二,依據高中生的具體學習狀況,改進原有的體育教學設備,為高中生提供安全的鍛煉場地與先進的鍛煉器材。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深遠意義。可是由于現階段國內大部分高中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因而高中體育教師應通過一定手段向學生講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設計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激發高中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興趣,加強體育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1]劉海山.試析常見籃球教學的訓練方式和改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28-29.
[2]賈慧芳.淺究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意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8):211.
[3]徐曉玉.對我國籃球運動員團隊精神培養的探析[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3.
[4]張騰震.學校體育教育中對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研究——初等教育階段[J].當代體育科技,2014(28):154-155.
[5]王玉成.對高中生體育生活的關注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徐州地區高中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為例[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4):91-96.
[6]張嘎.高校籃球運動教育訓練方法的提高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8):190.
G633.96
A
2095-2813(2016)11(c)-012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