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海(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淺談競技運動員正確追求積極情緒的方式①
何大海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探討積極情緒對競技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成績的關系,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良好的積極情緒體驗能夠直接影響競技運動員賽場上運動水平的發揮。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為了獲得高強度的積極情緒體驗,設定高標準,過度地追求積極情緒表現將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正確追求積極情緒對于競技運動員來說顯得更為重要,正確追求積極情緒的方式可能包括:(1)設置合適的標準;(2)通過正確途徑獲得快樂;(3)避免頻繁地自我情緒監控。
積極情緒 競技運動員 競技水平 情緒監控
積極情緒作為積極心理學的重點內容,伴隨臨床心理學的研究和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積極情緒有了相對廣闊的研究領域。積極情緒即正性情緒,是指個體受到外界或自身的刺激,事件滿足個人的需要,從而產生愉悅快樂的情感[1]。它主要包括:快樂、興趣、滿意等體驗,現在又發展到包含較為復雜的自豪、感激兩種情緒的范圍。在近階段眾多的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能給個體帶來多方面的益處。例如:弗瑞克森提出的“積極情緒的拓展——塑造理論”認為積極情緒能夠擴大個體瞬間思維活動序列的廣度,幫助個體建設持久的個體記憶資源,如,身體的靈活性、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2]。王智等對我國高水平舉重運動員理想比賽心理狀態的研究表明,情緒好是理想比賽心理狀態的特征,也是理想比賽心理狀態形成的促進因素之一[3]。馮志文得出,在積極情緒下,青少年跳水運動員能夠及時準確地表達動作表象信息,做出合乎標準、穩定的動作[4]。
生活中,不同的人對待困難與挫折會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積極、樂觀的處理方法有利于排除萬難;消極、悲觀的處理方式則阻礙著個體向前發展。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在于他的心態。大量研究表明,積極的心態及情緒體驗有利于增加個體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提高個人學業、生活和工作的質量。
對于競技運動員,良好的積極情緒體驗可以提高訓練效率和比賽成績,促進競技運動員較好的發揮出自身水平。胡效芳等人通過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可以增進運動員在做高難度動作時的信心,高質量的完成難度動作,不會因為動作難度的增加而影響到動作質量,也有利于保持體操運動員完成動作的穩定性。在競技體操的訓練和比賽中,培養和激發運動員的積極情緒,可提高難度動作穩定性,從而提高訓練效率和比賽成績。還有研究者在探究積極情緒對跳水運動員動作穩定性的研究。當今對積極情緒的研究案例也越來越多,不僅分析了積極情緒帶來的正面影響,也有研究揭示了過度積極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2.1設置合適的目標
目標是個人追求某一特定事物,它將需要轉變成動機,使人們的行為在一定的方向上,將個體行為的結果與既定目標相對照,及時調整并最終實現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涉及到以下3個方面,即設定標準、采取行動以及監控過程。追求積極情緒是一種目標定向狀態,目標定向是一種有計劃的認知過程。Wandewalle認為,目標定向是個體努力展示自我能力并使自己的行為更為有效的內在特質;Urdan和Maehr認為,目標定向是個體從事各種成就活動的理由和知覺。運動員把創造比賽成績作為自身職業的最大目標,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動機,對此運動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短小的、階段性的目標,可以逐步實現競技目標。若競技運動員能夠在教練的指導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正當的手段制定合適的目標標準,則能在比賽中充分體驗積極情緒,從而取得驕人成績。反之,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在訓練過程中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獲得積極情緒體驗,從而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員還會感到萬分失望,無法肯定自我社會價值,相應地降低了運動員的主觀幸福感。
2.2正確獲得快樂途徑
快樂是積極情緒的表現形式之一,人們向往快樂、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了獲得快樂可能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得到目標,獲得所謂的快樂。對于競技運動員來講,他們可能從事那些自認為能帶給他們快樂的活動去追求積極情緒,以此獲得比賽勝利,但這樣很可能會使他們更加不快樂。
人們通常采取以下兩種并不能為自己帶來快樂的活動來追求積極情緒:(1)只把活動當成追求積極情緒的一種手段,會降低活動本身的吸引力,削弱了個體的內在動機,從而降低了幸福感;(2)依賴外部刺激來追求積極情緒,而外部刺激帶來的快樂并不為個體掌控以及不持久,并不能給個體帶來幸福感的提升。從近幾屆奧運會比賽成績看,我國高居金牌榜前列的事實向我們證明了中國競技體育領域的繁榮盛世。隨之帶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運動項目的職業化,與運動的初衷相悖。在競技體育舉國體制下,體育運動過分強調競技比賽,以超負荷的訓練換取更好的成績,只追求金牌、名利的狹隘目標,導致了體育界諸多問題產生。
2.3避免頻繁地自我情緒監控
所謂自我情緒監控,是指人能夠認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情緒反應,并對自己的情緒反應進行理性分析,從而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我監控能力可以解釋表情控制和自我呈現的個體差異,自我監控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體的行為表現。高自我監控者可以根據所處的外界環境因素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并能使自我的外在展現與內心的表現呈現出極大差異;而低自我監控者不能以這種方式偽裝自己,更傾向于在各種情境下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性情和說話方式。
競技運動員為了提高運動成績,設置過高的目標的同時還會頻繁地進行自我情緒監控,卻容易掩蓋內心的真實情感。比如:訓練量或運動強度超出個體機能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又沒有達到自我設置的水平,由于疲勞的產生就會急躁、厭煩,但是,運動員為了贏得比賽名次,為了獲取金牌,想到金牌帶給他的榮耀與職業價值的體現,就會遮掩內心的真實情感,表現出積極、上進的情緒。雖然,運動員對自己的情緒進行了很好控制,也表現出積極情緒狀態,但是,他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體驗到快樂,沒有沉浸到運動本身過程中,不能體驗更多的積極情緒。因此,減少自我情緒監控,伴隨高度的沉浸狀態會給個體帶來更多的快樂體驗。
積極情緒體驗能給競技運動員帶來益處,追求積極情緒是每個有機體渴望得到的結果,積極、健康、正確的追求方式可以促進運動員的發展,能更好地體現它的社會價值,然而,不乏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存在。追求積極情緒可能隱藏許多消極的后果,如,損害身體健康、導致焦慮、降低個人主觀幸福觀等。因此,采用正確的手段或方法追求積極情緒體驗是運動員獲得自身價值提升的前提條件,只有根據個體條件設置符合自身標準的目標,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使最終取得的成果最大化。
[1]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5):810-815.
[2]Fredrickson B L.The value of positive emotions[J]. American Scientist,2003,91(4):330-335.
[3]王智,丁雪琴,趙開強.對我國高水平舉重運動員的調查:理想比賽心理狀態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J].體育科學,2007,27(9):49-53.
[4]馮志文.積極情緒對青少年跳水運動員動作穩定性的影響[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6):93-95.
G80-05
A
2095-2813(2016)08(a)-01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145
何大海(1990,1—),男,漢,江蘇淮安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運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