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龍,曹 聰
?
關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的幾點思考
胡玉龍,曹 聰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創新人才逐漸成為當前改革發展的源動力。體育教育專業人才關乎全民健康和未來體育教師的培養,創新能力教育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單調、教學目標模糊、教學評價不科學等。而要改變這種局面,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需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構建創新教學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的創新化改革,知識教學向興趣教學轉變;引入多種教學方法,更好的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評價體系,引入科學評價模式。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創新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技術的革命,以知識為主導、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新經濟加速涌現,世界各國綜合實力的競爭日益演變成為全球范圍內創新型人才的爭奪戰。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盵1]。
創新即“更新”、“創造”,目前對其含義較為全面的理解為: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2]。
社會的發展也要求創新型體育人才的出現。作為培養體育專業人才主要渠道的高等體育院校,目前仍然存在諸多不利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突出表現在:專業面窄,評價形式單一,教學設施落后,人文素質教育薄弱,創新意識淡薄等[3-7]。高等體育院校如何使大學的共性與體育特有的個性有機結合,保證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體育專業學習更好結合,是擺在高等體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目前體育院校人才培養中,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
(1)教學內容與現實需要不相符合。目前體育教育專業的教材使用周期長,更新速度慢,創新內容少,滿意度不高。部分教學內容不能符合社會發展,與現代教育和社會文化發展不相符合,缺乏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的內容[8]。
(2)培養目標定位不能適應目前要求。當前高校對于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偏重于技能的訓練及身體素質的強化,而現在的體育觀已經從增強體質轉變為健康體育、終身體育。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師而言,一專多能才是發展方向。他們不僅需要掌握高超的體育技能,還需要對運動人體科學、心理學、體育人文科學等有所了解,做一名全面的創新型人才。
(3)教學方法陳舊、沒有新意。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依然是高校培養體育人才的主流,雖然近年來部分高校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有了嘗試,如討論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但絕大多數高校還是采取穩妥的傳統教學法,而新型教學方法在嘗試的過程中也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制約。
(4)缺少教學實踐。目前高校在培養體育教育專業人才方案中對于教學實踐重視度偏低,過多的要求知識、技能的掌握,卻缺少傳授知識能力的鍛煉[9]。
(5)缺乏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目前高校在學生評價體系方面還處于以成績為主,分數定輸贏的時代,而分數僅僅代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不能客觀的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也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校期間的表現等因素。
當代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無限潛力,就看我們如何采取措施,如何實施方法去激發。高校應當充分利用當今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通過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的改革,來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使學生能夠自主去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1 課程設置的改革
課程的設置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核心環節。可以嘗試增加應用類課程的課時,比如計算機、英語口語、體育英語等。專業課程方面,加強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學科融合,減少純理論的課程。比如在籃球課中加入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營養學等學科知識;在健美操、體操課中加入體育繪圖知識的傳授。也可以在理論課上加上相對應的技術演練,或者將理論課的上課地點改到相對應的室外。例如揚州大學在運動訓練課程中,在高水平運動員訓練期間帶領學生在田徑場上課,這樣可以使學生直接接觸到高水平運動員訓練的過程,直觀地了解到運動員訓練的內容。不僅能改變理論課的枯燥無味,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理論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2.2 教學內容的改革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內容,要緊跟社會進步的腳步,改革陳舊的教學內容,增添新穎的內容。例如華東師范大學針對目前的社會需求,在校園內開設了輪滑課程、拓展訓練、保齡球等新興體育課程內容,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提煉與精簡,減少純理論的內容,增加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加快從以知識為主的課程內容向以學生興趣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教學內容的轉變。
要使課程內容深入淺出、知識豐富,不僅僅要突出體育院校的專業特色課程,更要加強如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類的文化課教學。減少知識性內容的傳授,加強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培養,強調內容的基礎性、前沿性、綜合性、多樣性、創新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從側重獲取知識到側重增強學習能力的轉變。
2.3 構建體育教育專業的創新教學法
2.3.1 從灌輸式教學到創新性教學的轉變
冷余生教授在《論我國大學教學方法的歷史性變革》中提到教學方法的功能趨向于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強調注意學生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10]。高校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創新型教學法。例如美國SPARK教學模式,往往采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上課的過程中加入音樂元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激情,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2.3.2 引入多種教學方式,更好的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為豐富多彩的形式,大力提倡有利于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造能力的教學方法。例如:
(1)自主教學: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以問題導入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知識和答案,并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籃球戰術課中,教師往往只提供一隊的進攻戰術或防守戰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給出另一隊的進攻戰術或防守戰術。而對于一些技能性課程,還可以開展學生相互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教中學,加深印象,并得到綜合能力的培養。
(2)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某一個情境或問題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求答案,注重學科間知識的相互滲透,培養學生多向思維和對知識的融會貫通。體育拓展訓練往往就是通過增設一定的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最終讓學生自己參透其中的道理[11]。
(3)實踐學習:增加實踐課程設置,拓展實踐內容。如增加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社區健康咨詢和健身指導等活動,支持學生參與高水平賽事的競賽、裁判或服務工作,使學生的實踐基地由原來單一的校園拓展為體育場館、競技賽事、健身中心、社區,甚至整個社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和獲得新知識,極大地激發創新的興趣和活力。
2.3.3 改革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對教學目標的實現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也是影響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改變以考試成績為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轉變為從多個角度、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綜合評價模式。以成績為參考,側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分析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的評價[12]。
評價體系可以結合多種構成元素,如:
(1)課程評價:根據自主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教學方法、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2)案例評價:根據學生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應對能力,對學生各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科間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應變能力等作出綜合評價。
(3)實踐評價: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應用和應變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進行綜合評價。
(4)考試評價: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加入隨堂口試,同學直接互相出題,自己考自己的形式。
(5)學生互評:通過學生對彼此在課堂的表現,以及參與活動的表現來互相評價,互相指出不足,互相給予鼓勵。
總之,要改變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的現狀,應努力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
[1] 余華東.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探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0 (3):118-121.
[2] 郭培安.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J].新校園,2014(3):110.
[3] 于軍,張昌言,周曰卿.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障礙及對策思考[J].體育與科學, 2002,23(5):60-62.
[4] 余華東.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探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0 (3):118-121.
[5] 孫靜.江蘇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現狀調查與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2013, 12 (2):87-92.
[6] 吳迪.論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5):104- 105.
[7] 劉飛霞. 試析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2014,30(11): 113-114.
[8] 邰崇禧,汪康樂,陸升漢,劉昌亞,高鳳明,程麗平.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材改革的調查與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3(3):87-90.
[9] 于奎龍.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5, 5(20):64- 66.
[10] 冷余生.從講授為主到自學為主——論我國大學教學方法的歷史性變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2):59-65.
[11] 黃陸. 體育情境教學模式的構建[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3):146-148.
[12] 王大廣.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相關因素研究 [D].重慶:西南大學, 2010:22-28.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Hu Yulong, Cao Cong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reative talent is becoming the source of the curren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are in respec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utu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them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and important right now.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ly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terms of innovative ability are: teaching philosophy is backward, teaching methods are simple,teaching objectives are fuzzy,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is unscientificand so on. It was need to reform in the following areas, teaching ideas,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eability
揚州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YZUJX2013-14B)
胡玉龍(1975-),女,湖南臨武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Sport Depart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6)011-0043-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