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雯 劉海(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13)
?
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研究
周建雯 劉海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該文在綜合研究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基礎上,指出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與《指導綱要》體現的特點相適應,即課程目標多元化,這對對實現體育課程的多元化目標效果顯著,并嘗試提出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構想。
關鍵詞:大學體育 教學模式 多元化 教學構想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指導綱要》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體育課程目標多元化。據此,普通高等院校制定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大綱、其課程建設和評價也是依據這個制定的。然而目前,大學體育教學面臨的現實問題一目了然,教學模式的單一化與大學體育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矛盾突出。因此,研究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不僅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健康水平,對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和體育能力也有重要意義。
《指導綱要》從五個學習領域劃分課程目標,這體現了多元化的目標特點,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這五個領域目標明晰,內容細化,操作性強。然而,當今的大學體育教學僅側重運動技術、身體素質和理論知識,對終身體育鍛煉能力的重視還不夠。當今的大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大多采用:講解示范——分步練習——整節練習——鞏固提高。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該模式沒有關注到,從而不利于全面發展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能力。
大學體育教學指導思想與當今的教學實踐有一定的脫節,這對大學體育課程目標的實現不容樂觀,要想實現大學體育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就必須選擇相應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依據大學體育課程目標,充分發揮每一種體育教學模式的功能,該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想,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1)以“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理念為主線,更新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建立相匹配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
大學體育教學的理念是健康與快樂,教師應當協調學生的身心發展,采用相關的技術和技能,使學生追求身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長遠來看,多元化體育教學能使學生得到體育教育、健康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實現大學體育的多重價值,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體育不僅具有健身、娛樂的功能,還能發揮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體育健身中與他人合作、交往,達到身心娛樂。從長遠來看,在體育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做人。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的導向,體育教育也不例外,其主導就是素質教育,為此,要想從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就要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項目,改變教材編寫方式及其內容??梢赃m當發揮地區優勢,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地域文化中開發體育教學內容。學生喜歡的體育應該是健康的、娛樂的、難度適中的。而不是單一的、枯燥的、陳舊的。大學體育課程內容應該多樣化、健康性、文化性;具有選擇性與實踐性;科學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
學校倡導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他應該是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合作溝通、協同互助來實現的。多元體育教學離不開師生間的、生生間的溝通與合作,交流與創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力量,多元體育教學既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應忽視學生的主體力量,任何一個失誤都可能導致失敗。師生間的合作與溝通,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更離不開學生對教師的理解與配合,師生間的合作將產生巨大的力量。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何上進精神。學生對老師的配合與理解,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才能的發揮,實現完美課堂,真正實現教育的價值,做學習的主人。多元體育教學方法,為大學體育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
(2)多元體育教學模式要求體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更新體育教學知識,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適應新課改。
首先,大學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通過交流及遠程等各種途徑進行教育培訓,提高業務水平。體育教師離不開體育教材,體育教材作為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依托,里頭的知識一定要真正掌握,不斷鉆研,既要牢牢把握其核心知識點,又要從穩定的知識點中發展新內容。使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更加興趣化,學生不感興趣的枯燥內容興趣化。教師還應具備教育教材知識點的教學方法,能對課堂進行預設,能妥善處理課堂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合理組織教學,使得教學進行的有條不紊。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程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體育教師應該也必須具備創新意識。當今時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日新月異的時代,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體育教師具有創新意識,站在時代發展前列,用新的體育發展觀念引領方向,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進行創造教學。新時代的體育教師不能固步自封,應該向周圍的一切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經常參加教育培訓,了解最新教育觀念,更新體育知識,并根據新課程要求,在教學中運用創新的觀念,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實現體育教師的價值,教育創造價值。
再次,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實現學生主體地位也是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目標。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創造潛能,依據特定年齡、特定區域的學生的心理身體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還要創造溫馨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公正、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公正看待每一次測驗,靈活評價每一位學生,從而讓學生樂學,愿意配合教學,達到教學相長。教師多表揚、少批評,常用鼓勵性的語言和學生說話,了解其興趣愛好,運用合適的方法調節課堂氛圍,用愛心與學生溝通,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保持興奮狀態,實踐表明,學生在積極興奮的狀態下掌握的知識是最大的。在這種輕松愉快平等的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功能都將得到發展,體育能力必將得到大發展。
最后,體育教師應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不能惱羞成怒懲罰學生,或者變相懲罰學生。對于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應該虛心聽取,并及時與學生溝通,找出問題所在,從而發現更有效的、學生更喜歡的教學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平等友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都是獨特存在的個體,他們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有著不一樣的教育經歷,家庭背景,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提供給他們可以選擇的體育課程。了解學生的特長,根據特長制定合適的,可供參考選擇的體育項目。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學生對教師也可以擁有選擇權,上什么課,上誰的課,都可以有所選擇。若要選擇,教師可將自己的簡歷放到公眾平臺,包括從教經歷,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等。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學生可在網上選擇教師和課程,真正做到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揮長處,學有所成。
以新的體育課程理念為指導,有機整合教學資源,建設系統、綜合的教學模式,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學體育教師和管理人士,都應勇于創新,敢于探索,學習現代化大學建設模式,取其精華,為我所用,改革創新。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多元體育教學模式的未來必將更加輝煌,希望以此文的探討,促進多元體育教學模式更具操作性、實用性、現代化發展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J].中國學校體育,2002(6):4-6.
[2]毛振明.體育教學內容改革與新體育運動項[M].北京:北京體育文學出版社,2002.
[3]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季克異.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國學校體育,2002, (6):2.
[5]何秋華等.試論高校體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4):42-4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06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c)-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