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瑤(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
論冬奧會對我國休閑體育的影響
李琳瑤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冬奧會的起源和我國冬奧會發展及冬奧會對休閑體育影響的幾個基本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冬奧會對休閑體育的主要因素影響如下:加深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進一步認識;體育觀念的影響;民族自豪感和明星效應激勵中國民眾參與休閑體育。由于休閑體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該文旨在為2022年我國北京冬奧會與休閑體育的聯系及其對休閑體育的影響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冬奧會 休閑體育 影響
冬奧會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冬奧會的產生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和國際體育全球化以及冬季運動蓬勃發展的結晶。從1924年誕生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行22屆,每一屆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經歷90載的風風雨雨,冬奧會的舉辦從一開始的重視數量上逐漸上升轉向為質量上,特別在貫徹奧林匹克宗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各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0世紀初,冬季運動會已發展到全世界各地及國家。1924年經過學者艱苦的奮斗,終于國際奧委會決定,在法國夏蒙尼同時舉行夏季奧運會和第1屆冬季運動會,從此拉開了冬奧會的帷幕,為奧林匹克運動注入新鮮的血液,開創了新的奧運世界。在接下來的各屆奧運會上的項目以及人數逐漸增加,比賽項目由一開始的4大類、7大項、14小項,演變到2010年的基本上是7大類、15大項、84小項,有時具體也有變化,但是這些微妙的變化并沒有降低冬奧會的精彩程度。
我國1980—2014年參加冬奧會以來,已先后參加了10屆,至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為止,我國參賽冬奧會已有30余載,并獲得了歷史性突破,但對于冬季奧運會來說,其發展道路還有很多的坎坷,我國還需進行漫長的道路探索。
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盧元鎮先生談到除了其他體育以外,還有一種體育是“人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娛樂活動,他們既不受限于體育教學的種種嚴格規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運動成績[1]。可以說這是我國較早的談到休閑體育,到目前為止,在學術界還沒有給休閑體育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我國學者經過艱苦的研究及探索,特別是在休閑體育方面的研究為我國對休閑體育發展提供一些理論基礎,而且還彌補了我國休閑體育有關知識研究的一些空白。因此,應加深對休閑及休閑體育理論方面有關研究,因為這不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我國“全民健身”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符合群眾的需求,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和文明的象征。筆者引用盧鋒先生的觀點,把休閑體育定義為:在相對自由的社會生活環境和條件下人們自愿選擇并從事的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的統稱[2]。
我國當前的休閑體育發展尚處于不成熟階段,對休閑體育的研究和實踐還處于探索之中。因此,在充分發揮休閑體育價值的前提下,與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充分體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特色國情和文化特色。相對忽視了對休閑體育的發展和投入,現有的休閑體育設施和場所還甚少,由于最近經濟的不景氣和場地的缺乏,廣大人民群眾是普遍消費不起的,因此,遠遠滿足不了廣大群眾娛樂、健身的需要,休閑體育還有待于國家的大力支持。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們的休閑時間也會隨之增加,而供人們選擇的消費體育項目于人們的消費的需求不相匹配。
休閑體育不僅是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地加速,機器自動化和大生產的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生產生活基本上都不用親力親為,因此,才會促使疾病發病率的增高,其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它的出現收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人們在探索一種有效地鍛煉方式來抵抗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與此同時,人們在休閑的時間里尋找符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式,并借用此手段來增強自身的體質,提高參與者在運動中獲得積極性的休息,在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最重要的是能在高壓工作的狀態下能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對外界的抗壓能力。
發展休閑體育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全面發展自我的必要條件,是現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界的“物質”保障,是人類生存狀態的追求目標[3]。只有人得到充足的時間休息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我們的理想社會是一個“人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社會,最根本的是強調“以人為本”,接著在2008年國家出臺了《帶薪年休假條例》,形成休假制度新格局。這就為人們對休閑體育的參與提供了時間基礎使人們更深層次的了解休閑體育。
6.1 加深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進一步認識
《奧林匹克憲章》中提出,“奧林匹克的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奧林匹克精神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當一致,與其說我們是辦奧運會,還不如說是在新時期的體育觀念大背景下為我國辦一場屬于人民自己的群眾性體育事業。雖然冬奧會無論是從舉辦的項目規模還是從舉辦的時間長短、物力、財力來說都不能與夏季奧運會所媲美,但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家庭成員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神圣的職責,讓世界各國人民尊重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規律,避免與杜絕一切可能發生的戰爭及災難,要作到維護人類的和平,知道和平的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6.2 體育觀念的影響
冬季奧運會每4年舉辦1次,這就意味著運動員經歷了4年的艱苦訓練,就是為了國家的榮譽而奮斗,為了凝聚國家綜合實力而奮斗,這樣一來他們的奉獻精神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觀眾的意識,奧運會是一個體育大家庭的聚會也是一個具有極其觀賞性的體育盛會,其各種有關體育的知識、體育精神和運動技能,人們會主動去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會一直影響著人們的各種體育價值觀和體育的思維方式,從另外的層面來說,冬奧會的舉行能夠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以及體育的整體實力,為我國邁向體育強國增磚添瓦。人們能在休閑的時候去尋找既能消磨時間又能鍛煉身體的活動或者去看欣賞喜歡的體育賽事,希望能在從中獲得愉悅身心的體驗價值。并且還能促進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和健康、科學的健身習慣。
6.3 民族自豪感和明星效應激勵中國民眾參與休閑體育
北京-張家口聯手并獲得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權,這對我國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尤其是現如今不論是國內的全面改革還是周邊的形勢壞境對我國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奧運會在北京的舉辦,使北京成為舉辦過夏奧會和冬奧會的城市化而且還是首都城市,對于中華名族來說這是無比自豪的。每屆冬奧會的舉行都會有脫穎而出的運動員,他們是國家的代表,也是國家的驕傲,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國人們的關注,也會帶動相關的產業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冬奧會的舉辦不僅能整合名族的自信心,還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比如:冰雪上的競技項目都能在生活當中看到其縮影,雖然不能與競技體育相比但能夠看出冬奧會的舉辦再一次的點燃國人們對冰雪上的項目的激情,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也能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培養后備人才。
雖然我國的休閑體育事業還處于起步和興起階段,但總體來看,冬奧會在我國的舉辦無論是對經濟的發展還是對于休閑體育事業的發展起著很好地促進作用,所以,休閑體育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潛力是無限的。更為重要的是休閑體育事業是我國建黨100年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的有機部分,是符合國家體育戰略的需要更是符合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求。冬奧會不僅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將使得冰雪運動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將體育與自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打造出符合自身的休閑體育旅游產業。
參考文獻
[1]盧元鎮.論消遣和娛樂[J].體育科學,1983(1):8-12.
[2]盧鋒.休閑體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5):32-34.
[3]李相遠.論休閑體育的人文價值[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 26(6):39-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157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c)-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