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 高小麗 郭祥軒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
以課程負責人為出發點研究武術課程開展現狀與對策
——以北京市海淀區5所中小學為例
王瑞霞高小麗郭祥軒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摘要: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應以青少年為重要對象。武術進入中小學課程,著實推動了武術事業的發展,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中小學武術起步較晚、發展不成熟,目前各地區中小學武術課程仍存在較多問題。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北京市海淀區東升實驗小學、清華101中學、中關村一小、中關村二小、香山小學五所學校進行調查研究,發現5所學校在教學課程安排、師資狀況、考評方式發面均存在不同的問題,文章力圖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小學武術武術課程武術推廣中小學體育
2004年4月3日,中宣部、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中明確規定:“體育課應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2008年,北京石景山區已在中小學嘗試開設武術課,太極拳、一路長拳、五步拳等武術項目已陸續走進該區一些中小學。 2013 年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王填建議,“全面推行武術課程,對青少年的身體全面健康發育、思想道德建設、民族精神的培育、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3月10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試行)》,該方案將武術列為必學內容,同時將民間傳統體育列為限學內容。本文通過對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武術開展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武術課程開展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為優化中小學武術課程提供參考依據。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區東升實驗小學、清華101中學、中關村一小、中關村二小、香山小學五所學校武術課程負責人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以“中小學武術”、“中小學體育”、“武術開展”等為關鍵詞,查閱中國知網、百鏈云圖書館和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相關資料,同時搜集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的相關文獻,最后整理分析,獲取可用的文獻資料。
2.2.2問卷調查法
本問卷調查對象為武術課程負責人。問卷類型為封閉式問卷(結構式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課程安排情況、教師來源、考評方法三個方面。問卷設計后根據武術和統計學共計10位專家的意見進行修改、調整,最終效度評分顯示問卷可以較好達到調查目的。武術課程負責人問卷共發放15份,回收14份,問卷有效率為93.3%。
2.2.3邏輯分析法
總結查找所獲文獻資料與問卷所得數據資料,分析得出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武術課程開展現狀,尋找應對措施。
3.1武術課程安排
3.1.1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教學內容為教學目標服務,是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教學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優劣,因此教學內容的安排是課程安排的重要部分。據調查,5所學校對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未做硬性規定,教學內容安排均由授課教師自主決定。由于授課教師并非本校教職工,因此流動性較大,體現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即是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連貫性,不利于學生對于武術課程的理解與學習。
3.1.2教學場地
教學場地,是指教學活動開展的地點、空間。教學場地是教學內容順利開展的物質保障,教學場地的科學化、專業化程度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調查發現,5所學校并沒有合適的室內場地,供學生進行武術練習。雨雪天氣或霧霾天氣時期,5所學校大部分會選擇停課,較少會選擇進班級觀看影片或做游戲。
3.1.3教學課時
學校武術課程一般安排在每年的3月至7月,9月至次年1月,每周每個興趣班一個課時。課時安排較為寬松,間隔時間長,由于各種原因武術課程還會間歇性停課。這種課程安排形式極其不利于學生對武術課程的學習,導致學生不斷在新舊內容中糾結反復,難以體會到武術的真諦,也就叛離了中小學武術推廣的最初目的。
3.2師資狀況
教師的多少、教師水平的高低是判定教學水平、影響教學結果的重要因素。據調查,5所學校的武術教師均是通過社會培訓機構外請的體育院校在校學生。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自然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首先,武術教師非本校教職工,缺乏與學生感情交流,同時由于缺乏學校規章制度的制約,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均達不到預想的結果。其次,武術教師為在校學生,學生事務繁多,難以保證教學的連續性,中途替換教師,學生又要重新適應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最后,由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社會培訓機構為中介,難免產生三方矛盾,影響教學過程的實施。
3.3考評方法
學期末的考評是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結果的檢查,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驗收。合理的考評方法能刺激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同理,不恰當的考評方法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據悉,5所學校中,中關村一小,中關村二小,清華101中學均沒有結課考試,而東升實驗小學最終以各興趣班聯誼會表演的形式考驗水平,香山小學則緊跟教學進度以每日課間操形式進行每日復習鞏固與檢驗。
參考文獻:
[1]陶凌榮.中小學武術教學研究之現狀與發展對策[J].搏擊·武術科學,2008(04):62-64.
[2]田萌.濟南市市轄區(部分)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3]岳澤軍.林州市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 商,2014(7).
[4]杜江.黑龍江省農村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體育學院,2012.
[5]劉飛舟,任江元,吳剛,高廷波.體育新課程背景下關于中小學武術現狀與對策的幾點思考[J].搏擊·武術科學,2007(05):52-54.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A Case Study of 5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Wang RuixiaGao XiaoliGuo Xiangxu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Young people are th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young people. Wushu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re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tial arts, i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ate star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martial arts, the development is not matur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martial arts courses at present.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Beijing City Dongsheng Haidian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Tsinghua 101 Middle School of Zhongguancun, a small, two small, Zhongguancun Xiangshan primary school five schools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ound that the 5 schools in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Famian teachers' condition and way of evalu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problems, the study on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blems and try to find the right solution.
Key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WushuWushu curriculumWushu promotion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1—0079—02
作者簡介:1.王瑞霞(1991~),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