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麗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舟山 316021)
城鎮化體育發展模式①
包海麗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舟山 316021)
城鎮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城鎮化發展是符合中國在現代化發展的一種形式。在經濟、文化、教育都在發展的同時,城鎮化體育發展也得到了我國的高度重視,體育發展成為了城鎮化的一項重要部分。構建城鎮化體育發展,開展體育活動,增強公眾體育意識,從而滿足城鎮居民的需求,這可以有利于推動城鎮化體育事業的發展。
城鎮化 體育 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也被加大力度推進,經濟在迅速增長,農民進城的欲望越來越大,體現出大量的勞動力正在向城鎮化轉移。在全民運動會中,我國領導人強調,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方針和任務。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所以這是我國體育發展的好時機,群眾在體育鍛煉的需求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在學校的問題非常明顯,城鎮學校的體育教師學歷較高,授課內容豐富,開展體育活動的時間長,小學體育課程最突出,導致體育教學課堂上質量不是很好,學校的足球場地、籃球場地、乒乓球場地等等和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場地較少,大大降低了課堂的豐富性。群眾再鍛煉的時候,盲目的模仿一些動作,得不到指點,導致體育鍛煉得不到進步。最后就是我國體育事業人才的培養,一些優秀的運動員在通過比賽中取得了很高的成績,體育館的環境設施不斷提高,但是卻沒有注重新一代人才的培養。這些導致了我國城鎮化體育發展緩慢的重要因素。
城鎮化的發展導致了人口的大量轉移,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導致群眾的體育意識參差不齊,對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強烈,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這是成為影響城鎮化體育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要解決現在面臨的這個問題,加強對群眾體育文化的認知,培養群眾的體育理念,大力宣傳健身對每個人的好處,讓群眾對體育帶來的樂趣有著強烈的欲望,刺激群眾心里,使體育鍛煉深入人心,讓大家主動的去進行體育鍛煉,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鍛煉中,這個環境對于我國城鎮化體育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2.1城鎮化體育的管理問題
但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組織的發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我國各城鎮逐步完善體育服務,健全的體育組織,開展社會體育活動次數逐步增多。但是管理系統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缺乏體育的管理制度,在體育法律上的執行力不夠,導致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平衡,尤其是我國城鎮化體育發展準備的還不是很充足,群眾的體育發展沒有及時得到關注,有些體育比賽組織的不是很完善,沒有建立一些體育機構和體育組織,在缺乏了體育管理的情況下,城鎮化體育發展得不到有效的進步,這也是影響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2體育人才流失
體育健身人才的數量決定著城鎮化體育進步的快慢,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群眾的體育文化參差不齊,對體育的知識基本不了解,這就導致了群眾在體育鍛煉的課堂上體育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這就需要專業的體育人才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培訓。但是目前在我國城市、縣和建制鎮組織機構中沒有制定一些體育鍛煉指導員的崗位,導致城鎮化缺少體育人才,沒有科學合理的設定一些體育崗位,體育人才的基本技術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這也是造成城鎮化體育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2.3體育資源欠缺
隨著人口不斷遷移,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體育資源滿足不了現在人們的需求,所以增加體育設備的問題一直對城鎮化體育環境建設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些年來,城鎮社區都增加了一些健身設備,健身路徑、健身廣場和一些小區健身工程。但是這對我國城鎮化人口的需求來說還差了很多,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轉變,現在的群眾更可以支配更多的空余時間,可以對體育健身有著一定的喜愛,在早上或者飯后群眾通常會選擇健身廣場、公園健身、學校體育運動場地,來鍛煉自己,體育的發展趨勢逐漸明顯。加強體育設施是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體育資源的欠缺也是對我國群眾體育的一項重要挑戰。
據調查,目前我國公眾在晨練和晚上鍛煉的人數還是很少的,所以要把體育人才匯聚在一起,建立體育指導員的隊伍,以便于全民健身的發展。政府也要加大對體育人才的重視,增強體育指導員的專業知識,培養體育人才的專業技能。體育局也要幫助群眾建立體育組織,科學合理地進行健身鍛煉。積極地引進新的健身設備,增加健身項目,這可以提高大家對鍛煉產生一種快樂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下,群眾鍛煉的質量也會不斷提高,從而群眾對體育鍛煉也會有很高的重視。
3.1加強學校體育建設
學校是城鎮化體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在一些中小學中,教師的團隊結構很不合理,在教師的年齡上明顯存在問題,應該多引入一些年輕優秀的高校畢業人才,控制體育人才的流動量,增強體育事業發展。在各城鎮學校里,有關于教育部門的領導要關注教師隊伍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增強對教師的培訓,定期豐富教師的知識。還要制定合理的體育管理制度,避免教師在課堂中大部分時間讓孩子們自由活動。最好在定期的開展體育公開課,在課堂上大家互相探討,體育公開課可以讓我們的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3.2增加體育資源建設
有一個體育資源充足的場地,對群眾進行體育鍛煉是很有益處的。政府要加大對體育經費的投入,建立體育場,增加一些體育器材,改善學校的體育器材,為學生進行體育比賽、體育課程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教師有場地可以指導學生,學生可以在場地上運用體育器材,從而促進師生的健康發展,體育資源是對開展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
3.3開展體育競賽
目前我國大力倡導全民健身,開展體育競賽可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競賽可以刺激群眾的參與熱情,還能培養參與者的競爭精神、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在開展競賽之前,要了解符合城鎮居民的一些項目,可以多設定一些居民可以參與進來的項目,促進全面健身的發展。體育競賽可不能被忽視,結合城鎮社會生活方式,政府加強對體育賽事的引導,積極開展體育競賽,可以給居民參見競賽的條件和機會,可以促進群眾自主鍛煉,這更能提高全民自身素質,有利于全民培養競爭精神和運動精神,豐富了全民的體育知識。
3.4增加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投資
困擾群眾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就是場地和器材,應加大對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投入,增加一些休閑娛樂設施,增加健身館的數量,這樣可以帶動群眾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公共場合建立的健身設備又可以讓沒有經濟條件的人群參與進來,城鎮化體育建設就要滿足各種不同人群的需求,無論男女老幼,都有適合鍛煉的器材。所以要加大投資力度,解決居民體育鍛煉的問題。
在新型城鎮發展的背景下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在城鎮化體育發展過程中存在資源、管理、制度的一些影響,但是這些問題正在逐漸被完善。在我國高速發展城鎮化的進程中更重視體育環境的教育作用,研究城鎮化體育發展的理念對群眾心里的影響,從而完善城鎮化體育產業的發展。
[1]楊文生.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下體育產業發展模式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23):16-17.
[2]余千春,盛治進,李文偉,等.我國小城鎮群眾體育發展模式的研究現狀[J].科技信息,2013(10):307.
[3]李凌.體育生態化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城市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視角[J].浙江體育科學,2015,37(4):1-5.
G812.7
A
2095-2813(2016)05(b)-009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97
①2015年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課題成果(2015B064)。
包海麗(1977,11—),女,漢,甘肅慶陽人,碩士,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