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第28~30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的技戰術分析①——以王皓為例
李強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和三段指標法,對28屆雅典奧運會、29屆北京奧運會和30屆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王皓的技術以及戰術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三場比賽中王皓將乒乓球男單的技術和戰術的優勢最終是直拍橫打和攻擊,缺點是相持。通過對王皓的技戰術分析,指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訓練中應加強基本功訓練和相持段制勝球訓練,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我們的技術和戰術水平,為乒乓球運動比賽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奧運會 乒乓球 男單決賽 技戰術
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是當今乒壇競爭最激烈、對抗性最強、觀賞性最強的項目,同時男子單打的技戰術發展也引導著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趨勢。該論文以30-28的比賽將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王皓的技戰術作為一個例子,對乒乓球比賽中合理戰術的研究與重視。隨著當今世界乒乓球技術朝著越來越積極和主動的、激烈的、快速的、強大的游戲開發,要求擊球質量更高,技術更全面。該論文以王皓為代表的直拍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直拍橫打技術進行研究。由于直拍快攻打法缺乏創新,再加上游戲本身的難度大,所以人手少,高水平的直接進攻的球員很少。然而,直拍進攻型打法近年來也不乏以馬琳為代表的成功模式,王皓在加強自身實力的基礎上,融入新的技術構成,為該打法開辟了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1.1研究對象
第28屆雅典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王皓vs柳承敏。
第29屆北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王皓vs馬琳。
第30屆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王皓vs張繼科。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有關乒乓球技術的研究資料和相關文獻。
1.2.2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看第28雅典奧運會、第29北京奧運會,第30倫敦奧運會男單決賽的視頻。王皓在比賽戰術中的分析。
1.2.3三指數評價法
三指數評價法是乒乓球比賽分為3個部分,即發球搶攻段(第一板),接收的景象(第二、第四板)。相持段( 第五板以上)。
2.1第28屆雅典奧運會決賽王皓vs柳承敏,王皓的技戰術分析
據統計,王皓在第28屆雅典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2∶4不敵韓國選手柳承敏。六局比賽中,只有第一局王皓大比分輸給對手,其余五局都是2分之差惜敗。第一局中王皓以3∶11告負其原因主要在于相持段,在相持段王皓的得分率為0%既不及格。第二和第五勝局中,王皓的發搶段得分率較高,其相持段的得分率高達72.7%即優秀。這是王皓勝利的基礎。但在第五局接搶段中16.7%得分率使其贏得并不很輕松,經過暫停和自己的及時調整最終以13∶11拿下該局。該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共有六局比賽,總分118分,王皓2∶4不敵柳承敏。在三段中王皓的得分率分別是50%、42.2%、46.3%各項均低于優秀標準。
2.2第29屆北京奧運會決賽王皓vs馬琳,王皓的技戰術分析
第29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是王皓vs馬琳,同時也是直拍大戰,本以為會打的難解難分所有球迷都期待搶“7”大戰,但比賽出現了一邊倒的趨勢,王皓開局不利大比分0∶2落后。兩位都是高水平運動員,同時王皓還有雅典奧運會的決賽經驗而馬琳沒有,那么為什么王皓會以1∶4失敗?由表3可以看出開局王皓以0∶2落后,勢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雖然第三局扳回一局但勢頭已經在馬琳這邊。同時比分沒有出現交替上升的局面,而是馬琳一直壓著王皓,說明馬琳做了更充分的準備,研究的比較透徹,同時控制的比較好,而王皓卻做得不夠好,但這是從宏觀表述,還必須用乒乓球技戰術分析才能得出較精確的原因。通過表3的統計分析得知王皓在技戰術運用上發搶段和接搶段的使用率較低而相持段的使用率卻高達69.5%,這是其技戰術上的不合理。在第二局和第四局中王皓的技戰術出現了斷層在發搶段和接搶段出現0%的得分率。這說明王皓判斷不清晰沒有做好準備,同時也說明馬琳控制的比較好。在第三局是王皓在相持段唯一高達65%的使用率和高達72.7%的得分率并存的一局,也是其獲勝的原因之一。在第五局中盡管王皓在接搶段得分率是100%但還是輸了,說明王皓有搏殺的動機,馬琳有點保守但由于相持段王皓的得分率只有42.9%而使用率卻有70%,說明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相持段的得分對于比賽有決定作用。該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共有六局比賽,總分95分,王皓1∶4不敵馬琳。在三段中王皓的使用率分別是20%、10.5%、69.5%均不在正常范圍內,或高或低。這是王皓技戰術的不合理所在之處。
2.3第30屆倫敦奧運會決賽王皓vs張繼科的比賽中,王皓的技戰術分析
由表4可得知在第30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王皓以1∶4輸給了張繼科,比賽一開始就打的難舍難分直到16∶18才結束,王皓和張繼科都想有個好開局,因此都積極主動上手,但王皓在關鍵時刻沒有頂住壓力。在第二局、第三局中王皓都是大比分輸掉比賽。王皓作為直拍選手在發搶段和接搶段并沒有優勢,雖然王皓有直拍橫打,但是在相持段還是處于下風,因此,很快輸掉兩局。第四局中王皓以12∶10贏得一局,其在接搶段的得分率為100%很優秀,發揮了直拍的優勢,這是勝利的關鍵。在第五局王皓開局很好,相持段也不錯,得分率為47%。但在接搶段得分為0,這也是王皓輸掉比賽的遺憾之處。縱觀五局比賽王皓在發搶段的得分率是53.3%為不及格,使用率26.5%為正常范圍,沒有發揮出直拍前三板的優勢。該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共有五局比賽,總分113分,王皓1∶4不敵張繼科。王皓發搶段的得分率是53.3%為不及格,使用率是26.5%為正常范圍。接搶段的得分率是48%為良好,使用率是23.8%為正常范圍。相持段的得分率是38%為不及格,使用率是48.7%為正常范圍。雖然王皓的使用率都在正常范圍,但由于發搶段得分率較低,特別是相持段的得分率。因此,在國際大賽中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爭奪關鍵在于相持段的優勢。
3.1結論
王皓在28~30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都是開局不利,因此,一個好的開局對比賽的走向有一定的作用;王皓在28~30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會出現技戰術斷層現象,不夠穩定,因此要在穩中求勝;王皓在28~30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相持段做的不好,雖然王皓有直拍橫打但在相持段中的使用率較高,而得分率并不高,并沒有發揮其直拍的“前三板”優勢,所以,在訓練中要因人而異,要處理好特長技術和綜合技術的關系。
3.2建議
通過對王皓在28~30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的技戰術分析。告知我們基層運動隊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基本技戰術訓練,合理的運用技戰術。同時加強相持段的穩定性訓練,避免出現技術斷層,突出乒乓球“快、轉、穩、準、變”的技術特點。
[1]楊磊.對我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許昕的技戰術分析[J].運動,2010(9):165,170.
[2]唐建軍.乒乓球戰術體系:技術動作的戰術形成及其運用模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4):105-107.
[3]蘭彤,馬麗,張檣.新規則下競技乒乓球比賽各階段戰術策略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1):116-120.
G846
A
2095-2813(2016)05(b)-01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152
①李強(1992,8—),男,漢,山西長治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