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湘琪
(深圳市羅湖區羅芳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3)
小學跳繩教學中激勵性學習評價的有效性分析①
鄧湘琪
(深圳市羅湖區羅芳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3)
小學生跳繩教學已經不是簡單的一項體育教學任務,而是更多地作為一種素質培養手段,擔負著重要的教育任務。對于當前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而言,各種素質教育任務都已經深入到了各科教學中,而跳繩教學對學生素質提升的作用如何有效發揮,也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該文以激勵教學法為例,對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作用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了其對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重要作用,其次明確了具體的教學方法,最后從具體應用角度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小學體育 跳繩教學 激勵性 教學方法 有效性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體育教學的難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體育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各科教學都加入了素質教學任務,而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團隊能力的培養則成為了重要的學生素質培養目標。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對教學有效性進行準確分析,而實施激勵性學習評價,則能夠對教學效果做出比較直觀且客觀的評價,有利于教師做出針對性改進,從而不斷優化提升教學水平。
1.1 提升跳繩學習效果
跳繩是一項非常基本的體育運動形式,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也非常適合這項體育運動,對于學生身體健康發揮著有效的作用。激勵性學習評價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夠通過對學生的有效激勵,使學生在接受了正面評價之后,也能夠正視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糾正,不斷提高跳繩運動水平,提升跳繩學習效果,更好地掌握正確的跳繩技巧,學習更多的跳繩活動類型。另外,激勵性學習評價的主要特點在于對學生的激勵,其是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因此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個體的學習特點及需求,有利于課堂整體教學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1.2 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小學生的素質培養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為了更好地滿足新時期背景下教學改革對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體育教學也應當從根本上重視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激勵性學習評價方法能夠將學生們帶入一個樂觀的學習狀態中,不關注學生個體之間對比表現,而是對單一個體進行客觀的評價,這樣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都能夠關注到自身的優缺點,并對優點進行保持,對缺點予以糾正和提升,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
1.3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激勵性學習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們的正面評價,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能夠很好地接受對他們的激勵性評價,無論這些評價是好的還是壞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以平和的態度面對。在這種情況下,體育課堂就會形成一種非常良好、和諧的氛圍,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下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并獲得更好的成長。教師在實施跳繩教學時,激勵性評價方法往往會借助于游戲、互動等形式實現,而學生在這種活動形式中不僅能夠體會到更多的樂趣,更能夠增進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體育跳繩學習的興趣。良好的氛圍必然會造就良好的教學有效性。
1.4 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激勵性學習評價方法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要遠遠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著更深刻的體現。教師在激勵教學模式中,對學生的個體關注度也更高,因為要針對每個學生找到其激勵點,從而促進其發展提升,促進其成長。因此,當小學生跳繩教學中加入激勵性學習評價之后,顯然就能夠使學生們的個性得到更多的關注,促進實現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
激勵性學習評價就是指教師以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為主,引導學生的學習,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激勵既是核心,更是技巧,堅持激勵教學這一核心能夠保持教學行為與教學目標的高度統一,有效運用激勵教學技巧,則能夠獲得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通常情況下,教師采用激勵性學習評價教學方法時,主要采用的激勵表現形式包括三種:一是語言性激勵,二是目標激勵,三是競爭性激勵。不同的表現形式所適用的學習及評價對象不同。例如語言性激勵主要針對學生自主跳繩訓練的評價,而目標激勵和競爭性激勵則是針對學生的團隊訓練進行評價的表現形式。
3.1 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決定了教學成效能否實現。在小學生教學中,目標的合理性尤其關鍵,只有教師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學生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完成這一教學目標,而如果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欠缺,即使學生完成了教學目標,對其能力與素質的提升作用也必將受到影響。因此在實施激勵性學習評價時,要獲得更好的成效,就應當針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跳繩學習能力,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訓練進度進行教學規劃的調整,在個人跳繩訓練設計為四個課時的教學規劃條件下,教師觀察到經過三個課時的個人訓練之后,學生們對基本技巧的掌握已經非常成熟,那么就可以實施規劃調整,制定新的訓練目標,加入花式跳繩的教學目標,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進程的推進,更能夠使教學規劃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進度保持同步。
3.2 采取有效的激勵手段
激勵手段除了基本的表現形式之外,還可加入一些除精神之外的物質激勵。例如,教師可安排一些跳繩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們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參與到競賽中,并以個人或團隊的名義獲得物質獎勵及榮譽證書,這樣,學生們在經歷了成功的喜悅及競賽的過程后,就能夠以更多的熱情參與到跳繩訓練和學習中。小學生思想單純,精神上的激勵及物質上的激勵對其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就應當考慮學生的這種需求,從而采用相應的手段,使學生們的跳繩學習效果不斷提升。
3.3 激勵評價應明確提升目標或標準
明確提升目標或標準是激勵性學習評價教學方法最為核心的實施策略,也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激勵性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對自身的跳繩學習做出調整,無論是行為上的,還是態度或思想上的,當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能夠明確學生的問題,或明確提升目標與標準時,學生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改變的方向,實現正確的改變和調整,反之,小學生則無法理解或準確把握教師的意思,因而也無法取得良好的課堂成效。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們個體訓練做出評價時,分析不同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再選出一位或若干位表現比較好的學生,讓其做正面教材,在全班學生面前演示,起到對全體學生的示范作用,這樣不僅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激發了學生努力的動力。
激勵教學法與小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性格需求有著較高的統一度,因此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使教學有效性更加突出。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而言,如果教師能夠通過激勵教學法使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并且采用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方法,就必然能夠被更多的學生所接受,并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最終獲得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小學體育跳繩教學對學生素質培養任務來說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才能使素質教育的目標進一步實現。
[1]邱新華.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方法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09-111.
[2]李樂鵬,崔鵬鶴.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18):135-136.
[3]潘潔.樂跳才不?!W低年級跳繩練習方法的探索[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4):13,116.
[4]劉菲.采取不同訓練方法進行一分鐘跳繩教學的微教育實驗[J].體育師友,2016(2):25-27.
G623.8
A
2095-2813(2016)10(c)-008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0.088
①鄧湘琪(1966,1—),男,漢,湖南長沙人,大專,小學高級,研究方向:花式跳繩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