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利 董艷國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體部 黑龍江大慶 163319)
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學校體育活動重要性的研究①
李慶利 董艷國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體部 黑龍江大慶 163319)
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要求非常高,高校不能一直沿襲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而是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體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應當正確認知學生素質與體育活動之間的關系及其重要性。該文將對學生素質培養與體育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其重要性,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大學生 素質教育 體育活動 重要性
1.1 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其思想品德是在特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我約束性的行為準則,既包括道德和政治素質,又包括思想、心理素質。在情感因素的支配下參與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使他們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保持清醒和良好的心態。同時,積極的情感有利于促進大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使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1.2 體育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才智的提高
在現代高校教育過程中,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其終極目標。學生的才智是才華與智能的綜合體現,具體包括能力、素質以及智力等內容。參加體育活動,實際上就是展示個性的方式,體育運動自身具有教育性。試想一個連最基本體育情感都沒有的人,怎樣去有效適應社會。從這一層面來講,加強體育教育,尤其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3 體育情感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身體素質評價過程中,應當參照新標準,從抵抗疾病、運動機能以及學生的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調查發現,目前國內有超過1/3的大學生心理、生理以及人格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基于此,筆者認為應當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這有利于促進他們參加體育活動,進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從深層意義上來講,這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提高和發展高校大學生的素質,是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身體、思想道德、審美、勞動以及個性心理和科學文化等,均為素質教育教學的范疇。通說認為,高校素質教育應當包括全體性、全面性,并且兼顧個體性。其中,全面性主要是指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于全體性而言,實際上就是指素質教育應當面向廣大師生;而個體性,則主要是基于全體性而進行的因材施教,其比較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從實踐來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有效地契合了上述素質教育基本特征和要求。通過體育教育,可以開展多樣的體育活動,并且對人體的運動、呼吸以及心血管等器官和系統,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呈現出復雜的多元化狀態,對學生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組織協調能力,同時這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
2.2 體育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體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是基于學生的共同點而言的。一般來說,學生時代對于學生而言非常關鍵,是增見聞、長知識以及樹三觀和長身體的黃金期。然而,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告訴我們,雖然高校學生具有一定的共性,但無論是身體、能力還是知識、興趣,都存在較大差異。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當為教育創造積極條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育活動具有豐富多彩性,特別是在大學階段的體育課上,多為公共體育,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專業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培養目標等,合理選擇體育課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選擇和參與體育課程的自由度非常大,而且與學生自身的性格和興趣等密切相關。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可建立體育協會以及俱樂部,以此來活躍體育教育教學,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高校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能夠有效領悟其精神真諦,本質上來講,這就是一次創新的過程。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通過新聞媒體以及報刊雜志和手機客戶端,都可獲得體育報道,了解最新體育事業發展動態。比如,通過觀看美職籃賽事等,可幫助學生了解美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習俗,有利于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3 體育教育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體育不僅僅是一門必修課,更是一種娛樂鍛煉和可廣泛參與的活動。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彼此之間自由合作。參與者的交往輕松自由,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之間會有感情上的溝通和交流。每一個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大相徑庭,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體育活動緊張、多變,學生完成一個動作以后,會獲得強烈的滿足感,這有利于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情操陶冶。
基于以上對當前高校學生素質培養與體育活動之間的關系、重要性分析,筆者認為應當加強體育教育,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加強體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體育教育應當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應當搜集和整合體育信息資源,構造體育活動以及信息化教育資源優勢,從而使體育教育資源有效流動,進一步加快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融合步伐。在當前的形勢下,應當充分考慮每一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結合體育教育教學現狀,在體育教育以及體育獲得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全面考慮效益問題,即一方面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應當加強對體育資源的收集、優化整理以及加工存儲,并且注意信息質量的提高。
3.2 轉變體育教育教學思想觀念
在現代體育教育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第一,創新教育主體觀。從原來的教師中心主義和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變成現在的學生主體性與開放式教學模式。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老師在準備教育內容時,應當緊密結合學生的身心狀況。尤其是在教育方式確定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立足于學生學。第二,創新教育質量觀。在當前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傳統的知識中心主義,逐漸轉向現在的能力為本。老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顯著。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應當關注學生的體育特長和偏愛,并且為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未來發展準備條件。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育質量觀,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能力,這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品質和素質。第三,創新學生的發展觀。在此過程中,應當從傳統的課堂中心主義,走向現在的課外活動。現代高校體育活動,其形式和內容應當更加靈活、多樣,并且要面向社會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以此來促進高校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3.3 開展教學比賽活動,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方法
體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適時開展競技比賽。體育競賽的內容和形式,應當多樣化,不受人數、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采用競賽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大膽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體育競賽活動中,還應當采用正確的評價方法,體育老師應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以相對評價為主,多一些肯定和認可,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
總而言之,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體育活動之間關系密切,二者不可偏廢其一。實踐中,應當加強重視,采用多元化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意識。
[1]蘇秀艷.基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2):47-48.
[2]馬國亮,孟立.基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學創新[J].青春歲月,2013(18):176-177.
[3]鄭彩蓮.課外體育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影響研究[J].考試周刊,2014(89):106-107.
[4]李霞.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方法與途徑研究——以體育專業學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162-16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05
G807
A
2095-2813(2016)12(a)-0105-02
2014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4B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