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翔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淺析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中的美育元素
劉鶴翔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語文教育是美育的重要一部分,兒童的美育教育是奠定日后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美育元素的呈現是美育教育重要的輔助要素。本文將教科書中的美育元素大體分為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和社會美這四類進行分析,主要梳理美育元素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中的呈現,概述美育元素在其中呈現的特點并進行簡要分析。
美育;語文美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一)美育的定義。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從而使學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二)美育的作用。
在學校教育中加強美育的教育,對學生的德育、 智育、 體育等方面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美育用優美感人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和生活的熱愛,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發現美、表達美、最后能夠創造美。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兒童剛剛進入小學,正是培養其全面發展的最初最重要的階段,兒童的全面發展是德智體美勞的共同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形成規范化的語言,發展一般智力,培養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為學習其它學科和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
語文教育是美育的重要一部分,兒童的美育教育是奠定日后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語文美育借助語文教科書和語文教學活動,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美育元素的呈現是美育教育重要的輔助要素。
本文在探究教科書體現的美育元素時,將美育元素大體分為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和社會美這四類進行分析。藝術美指藝術活動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自然美指自然界中自然物與自然現象的美,它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它包括自然景物美、自然景象美、植物美和動物美;科學美指科學活動所產生的美和美感,它是與功能聯系在一起的,是人類工業技術的結晶。
(一)關于美育元素呈現特點的概述。
1.課文分門別類。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中共有課文40篇,體現藝術美的課文有5篇,體現自然美的課文有18篇,體現社會美的課文有14篇,體現科學美的課文有3篇。
其中第一板塊的內容是拼音的教學,因為漢語拼音固有其本身的藝術美,所以沒有列入課文中,每個單元最后都會有語文園地的展現,鞏固了在此單元中學習到的美育知識。
2.插圖形象直觀。在教科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插圖與之相配合,圖文并茂的展現教科書的內容,插圖色彩鮮明,生動形象。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中反映出各類美的插圖共有65幅,其中體現藝術美的插圖有29幅,體現自然美的插圖有22幅,體現社會美的插圖有14幅,而體現科學美的插圖為0幅。
3.板塊單元分散集中相結合。本書中大體分為拼音教學和課文教學兩大部分,課文分為六個板塊,每個板塊后都有語文園地進行整合,美育元素基本每個板塊為單位進行展現。例如:第一個板塊主要以社會美為主;第二個板塊以自然美為主;第四個板塊以藝術美為主;第六個板塊以科學美為主。
(二)關于美育元素呈現特點的分析。
1.圖文配合,生動形象。教材中課文和插圖共同呈現,圖文并茂,直觀形象,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和藝術鑒賞力,培養了學生分析理解美、想象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突出了語文學習重感受、重感悟、重體驗的特點。
2.多種美育元素互相滲透。教材中表現了多種美的形式,使教材具有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突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學生在學習這套教材時會對他們的審美領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是隱性的、長效的、綜合的,使他們耳濡目染的感受美,從而能夠真正的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來培養其良好的審美情趣。
3.分板塊進行展現。以每個板塊為單位展現美,有利于學生連貫的接受關于美育,從而使學生正確的樹立美育的觀念,有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培養學生崇高的審美理想。
4.循序漸進,深入簡出。因為是小學的第一本語文課本,關于美育元素融會其中的設計也是逐步遞進的,入學第一課和拼音教學的部分主要展現了藝術美,課文部分開始第一個板塊主要以社會美為專題,包括親情和友情等;第二個板塊以自然美為主,穿插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第四個板塊以藝術美為主,里面包含了唯一選入本書的一首古詩;第六個板塊以科學美為主,在展現自然美的同時向學生傳輸一些科學知識。
(三)不足之處。
首先在課文與插圖的配合中,有個別選材圖文不符的現象出現,這會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擾;其次小學語文一年級(上)中,體現科學美的插圖數目為0篇,體現科學美的課文數量也較其他課文要少,會使學生的理解不夠全面。
[1]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 2002.
[2]李鈺曄.新課程背景下語文美育的途徑[J].文學教育:上, 2014(1):84-87.
[3]趙云英.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學周刊, 2015(2):43-43.
G622
A
1671-864X(2016)11-0259-01
劉鶴翔(1993-),女,漢族,黑龍江寧安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級碩士,小學教育專業,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