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楊金德(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
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關系點滴談
陳麗 楊金德
(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摘要: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藝術理論的檢驗應當實在藝術實踐的基礎上得來的,因此,藝術實踐對藝術的發展有著指導性作用。藝術理論能夠幫助創作人員理清思路,而藝術創作則是對藝術理論的實踐,藝術創作人員的理論水平除了影響藝術作品的質量外,還對藝術作品的風格有著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藝術理論;藝術實踐;關系;創新思想;藝術家
藝術創作人員對于藝術理論的作用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正因為此,大多數藝術專業的學員過于重視相關技術創作手法的練習,而忽視了藝術理論的學習,這導致部分學員的藝術修養較差,而這種較低的藝術修養也將直接體現在其作品中。因此,藝術理論的學習應當成為藝術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點。
對于藝術理論來說,研究藝術理論的本質是為了找到不同藝術類別之間的聯系,建立不同藝術形式之間溝通的橋梁,發現不同的藝術類別所共有的藝術本質與創作規律。藝術理論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藝術理論有助于人們對藝術的產生與發展進行了解,從而了解藝術活動價值,發現不同形式的藝術類別之間所具有的普遍規律,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藝術觀。其次,通過對國內外著名藝術作品的鑒賞,可以了解世界著名藝術流派的藝術思想與表現形式,對古代著名藝術創作人員進行深入了解,學會如何鑒賞藝術作品,加強自身對美的感知力與敏感度。最后,通過對藝術理論的學習可以了解藝術分類的依據,以及不同藝術類型的審美特點,準確把握相關藝術分類的基本原則,了解不同藝術類型的基本知識。不僅如此,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鑒賞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對于藝術理論的研究應當將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藝術作為對社會意識形態與精神表現的一種形式,從而對藝術活動在不同環節形成的聯系進行了解,形成準確把握藝術理論的發展規律。
藝術的起源受多種原因的影響,然而,影像藝術起源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從非藝術到藝術,人們首先考慮的是其實用價值,因此,人們的實踐活動形成了早期的藝術。而人類的實踐活動也就促進了藝術理論的產生,藝術理論的發展就需要實踐進行指導,然而,當藝術理論產生之后,理論的發展也會對藝術的實踐活動產生影響。所以,對藝術理論的研究可以跨越時間的限制,通過發現藝術理論的本質、特征,來研究不同藝術類別的普遍規律。藝術理論的不斷完善意味著人類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而這種提高是基于實踐活實現的,通過不斷的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更好的推動人類開展實踐活動。
人類的實踐活動創造了藝術理論,藝術理論是人類對長期藝術實踐活動的總結,也是藝術創作人員對其藝術創作生涯的感悟,是人類寶貴的財富。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對藝術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作為專門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員來說,能否對藝術理論有著獨特的見解將意味著他的未來到底是著名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藝術工匠。我們知道,大師和工匠從本質來說,是有差異性的,大師是能夠不斷地創造出新的藝術作品,而工匠僅僅是模仿別人的作品來制造出不具備創新型的產品,哲學是古希臘中,最為高等的學科,而人們對仰慕的也是哲學家,相反,畫家和雕塑家則被人歧視,在人們的嚴厲,他們只是一種體力勞動者。一直發展到文藝復興的時期,在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名人的影響下,畫家和雕塑家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藝術巨人除了會繪畫之外,在其他方便也比較精通。達·芬奇就曾以醫學和數學出名,也提出過“鏡子說”,而米開朗基羅還以作詩而著名,他們在藝術的領域上成就大業,同時其思想境界也是比較高超的。我國的情況也是一樣,隨著文人畫的出現,中國古代畫家的地位也就被得到了重視。文人畫論是由蘇軾提出來的,由此開始,相當多的文人也進入到畫家的行列,而畫家自身也開始加強了自己文化修養的鍛煉。這時候,畫家也改變了自己單純畫家的形象,給人們展示出來了詩人和文學家的形象,而自己在社會的地位也得到提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內和國外都對藝術家的文化理論修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如果生命缺乏了思想,那么這種生命就可以說是僵死狀態的,而缺乏思想的心靈,也是枯死狀態的。創新促進了藝術的發展,而創新則與藝術家的心靈和心靈深處的情感和思想息息相關,這些情感和思想促使了藝術家的創新,藝術家能夠不斷地產生出新作品,也是得益于這些進步的思想,思想在,藝術家則在。對于顧愷之、荊浩、徐悲鴻這幾位大師,既是藝術家,又是一名研究藝術理論的學者,他們對藝術主張、藝術理論和藝術思想的認識比較深。而通過對理論進行學習,才可以有效地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
為數不少的藝術家對藝術學或藝術創作活動中藝術理論的作用沒有真正認識,而不少學生也有“重技法輕理論”的現象。而這樣的情況往往很容易對藝術作品中藝術理論修養所起的作用產生“否認”。因為否認了藝術作品中理論修養的重要性,各種不利于提升藝術修養乃至于藝術的發展的因素都將“紛至沓來”。故而有必要深入研究藝術理論學“定位”的問題。作為科學總結藝術實踐的藝術理論,其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指導藝術創作。首先,其能夠揭示藝術的特點、性質、起源,某種程度上能提供智力支持給藝術各個門類的創作活動;其次,其能夠促進各種文化形態(包括藝術)間的深層對話,對藝術形式的內容加以豐富;再次,藝術理論深入研究也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建設推進過程中的一個內在要求。其能夠將創作者思路“清晰化”,令其“深刻認識”自身的創作行為——這一行為作為實踐活動有著“高度自覺性”者,創作質量往往直接受到創作者藝術理論水平的制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創作風格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錢忠平.藝術實踐與藝術理論[J].畫刊,2013(04).
[2]李盟盟.立論之本 創作之源——論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的關系及其在藝術創作中的地位[J].鴨綠江,2015(11).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