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知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重慶 404100)
?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
龔知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重慶404100)
摘要: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漢語語言知識,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中所用的教學語言,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利用合理的教學語言組織學生學習,會讓學生的語言思維得以正確形成,更能讓課堂變得高效。在教育發展的新時期,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教師改革的目標對自身的教學語言進行優化。提高課堂教學語言的地位,提高教學語言有效性,有利于教學語言改革。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如今一類優質化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學會運用各類技術手段和思維途徑修飾課堂語言結構形態,試圖利用全新語言藝術感染現場交流、競爭激烈氛圍,令學生透過多媒體資料和生動情境實踐演練單元,提煉更多知識銜接規則,以此建立修葺完善格式的價值觀、人生觀。以上行為結果對于主講教師來講,本身就屬于一項自我高度突破任務,至此過后標準職業規范效應必將展露無遺,最終獲取更多家長和學生的關注、信任成就。
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缺乏激勵性。
鼓勵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及有效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來自家庭的鼓勵會讓學生更加有自信,而來自學校和教師的鼓勵則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動機。如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使用帶有激勵性的語言,就會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從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語文教師仍然沒有給課堂語言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語言中缺乏激勵性。在教學過程中,對那些在課堂中有良好表現的學生常常也視若無睹。教師的這種做法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也使語文課堂變得平淡無趣,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比如說,由于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點都不盡相同,對于同一個問題可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已經理解了,但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是十分理解,如果再針對這個問題詢問老師,有部分老師經常就會說:“這個問題已經講過好多次了,別人都懂了你為什么還不懂,課下再問別的同學。”教師這種語言就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就不會再主動提問了。
(二)教師的提問方式和語言缺乏靈活性。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大部分的語文教師意識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就必須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加課堂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陷入了一些誤區,一些教師認為課堂提問就是增加課堂交流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中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來回答。這種單向的互動方式并沒有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的這個事實,學生依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如果教師提問的次數過于頻繁,反而會降低學生回答積極性,害怕因回答錯誤而受到批評,同時也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的方法
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就要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更要提高其教學業務能力,使其認識到教學語言的重要性,具體方法如下。
(一)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知識水平。
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利用一定的時間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充分了解,通過自主的學習與研究,夯實教學基礎。只有教師的知識水平達到教學資格,才能利用課堂時間將教學內容高效地傳遞給學生。教學語言的應用也是如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對自己的教學語言進行反復斟酌,這對于其教學語言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才能讓語文教學更加規范。
(二)豐富教師的學科教育知識。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僅掌握教學內容是不夠的,教師要根據教育發展的需求,豐富自己的學科教育知識。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語言,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組織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時,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更要了解初中學生的心理,思考學生希望聽到什么風格的教學語言。只有符合初中學生心理期待的教學語言,才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探究。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覺得課堂學習就只是學習那么簡單,沒有意思,不愿意參與其中。教師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語言風格,利用具有懸念的教學語言。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張皇帝的圖片,提問學生:“你們看這個皇帝有沒有穿衣服?”學生會回答“沒有”。教師接:“可是有人說他穿了衣服,而且衣服很漂亮。”這樣的教學語言,會讓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激勵性語言的詳細化、生動化表現。
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講,大部分平淡式肯定評價語句難以激發其思維創新效用,至此過后任何知識點都將缺乏學生質疑,小組探究和自主學習預設指標就此埋沒。因此,作為新時代課程指導教師,必須靈活掌握此類階段學生身心變化規則,能夠運用標準語言進行個體成就肯定、鼓舞,切記要將學生優越細節表述清晰。歸結來講,就是全面關注學生個性閃光點,創造一系列空間支持性進行個性張揚,敢于并善于在課堂之上將一切觀點表述完整。需要加以強調的是,在進行個體評價激勵期間,語言內涵掌握要足夠精準,核心動機在于引導學生挖掘一類較為科學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正視自身一切不足狀況。
在新課改這個大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地位顯著提升,它也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有效手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自身應加強語言學習,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言,學生應主動配合教師,共同完成語言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語言水平,進而真正實現新課改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肖寧.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美育實踐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34).
[2]吳香娟.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分析[J].新校園:上旬刊,2014(03).
[3]謝珠.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新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07).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