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長沙 410000)
?
淺談馬王堆帛畫與插畫構圖
劉連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長沙 410000)
摘要:本文主要從具體分析馬王堆漢墓帛畫的構圖,來看在插畫構圖過程中我們能夠做哪些借鑒學習。通過由傳統繪畫給插畫帶來的啟發和經驗,幫助發展和繁榮本土的插畫,形成一種有特色的插畫風格。
關鍵詞:構圖;插畫
構圖是在繪畫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插畫是較為年輕的一種藝術形式,思考插畫構圖的獨特之處時可以在傳統繪畫之中尋找靈感。1972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壯觀的考古發現之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帛畫。其中T形“非衣”的構圖方法與工筆重彩的風格,是早期人物畫發展史上輝煌的里程碑。傳統帛畫的構圖思想與意境,對現代插畫設計能有積極的影響,它所講究的構圖方面的故事性,布局排列等都可以被現代插畫所吸收、借鑒。
一、馬王堆帛畫
馬王堆帛畫,中國西漢繪畫作品。1972~1974年先后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創作時間為漢文帝時期,是迄今發現的漢代最早的獨幅繪畫作品。其中一號墓和三號墓分別出土的兩幅T形銘族帛畫尤為珍貴。這兩件文物不僅制作精美、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充分反映了漢初繪畫藝術的風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話與現實、想象與寫實交織而成的詭異絢爛場景為構圖,極具文化內涵,被歷史學家和文物學家視為重要的研究材料。
西漢畫工在構圖上己經可以較好地組織大型的圖案,“t”形帛畫就其畫意,依照順序,自上而下利用橫豎分界,非常巧妙地將整幅畫而分為三部分,用橫幅描繪矢堂,用直幅描繪人間和地府的景象。勾勒出神、人、鬼三個不同的世界。而且彼此之間有明確的安排和構成。如天上、人間、地下的相隔,天上有天門標明,地下以平臺為限,天地之間自然是人間。帛畫中三界的描繪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靠的是龍和其他神話動物的穿插配置,畫上段兩條翼龍的向內動態,緊湊地牽領著這一華彩部分;中段兩條穿璧長龍呈H狀,龍首部分為墓主及其隨從在這個畫面中心間隔出的疏朗空間,使墓主形象在以密為主的畫面上突出醒目,龍尾部分將下段眾多形象合攏,并促成境界的自然過渡。以4條龍為構圖取勢,全畫上下呈“開合”節奏,左右呈均衡變化,形象以動靜對照,達到二維平面繪畫風格的高度水平。
二、插畫構圖
插畫,《辭海》中對此的解釋為:“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而現代插畫的含義己從過去狹義的概念變為更加廣義的概念。
構圖是一種藝術手段,服從于繪畫內容和主題。插畫有個特點是很強的敘事性,這也就要求他對于構圖精益求精。在插畫構圖的設計上,可以從四點來看,一是構圖的疏密,二是構圖的布局,三是視角的運用,四是鏡頭語言的運用。
我們可以從這幾點具體分析馬王堆帛畫,得到相應啟發。
三、馬王堆帛畫構圖之于插畫構圖
馬王堆帛畫的描繪的內容是墓主人羽化成仙,得以永生的過程。
(一)連慣性。
在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和帛畫中,四層套棺從外到內表現復活的墓主之魂正在趕往仙境的路上,最后進入帛畫的世界。各自獨立,卻又互相關聯自下而上營造了四個不同空間,展現了從死到再生直至永生的整個時間流程。整個帛畫大氣磅礴,流動貫通。在形式上上下幾部分的描繪既相互獨立有彼此關聯,巨龍和其他神話動物的穿插配置既使畫面充滿了奇異的浪漫幻想,又連接貫通了畫面。由此我們在將一個故事整個由一張插畫表達時。構圖首先要注意整體的安排布局使畫面有一個整體的連貫性。
畫面下部力士所托舉的平臺以下自成一個空間,托舉平臺的力士、兩條交纏的大魚、兩個靈異和一條蛇。其中用托舉平臺的力士禺強所托舉的平臺象征著大地,同時也構成了一道晝與夜、陰與陽、生與死的界線。同時其下部題材中通過靈龜負鷗泉圖像使兩個分開的場景相互聯系產生關系,使故事和畫面連貫起來。
(二)設計感。
1.構圖的疏密。一號帛畫畫面中下部分顯得更緊湊,擁擠,越往上龍和圖像都越顯舒展,讓整體看起來更穩也反映出來整張圖故事走向種的基調。而在人間部分,主人的周圍留著疏朗的空間,一眼過去便能注意到主體人物,天上、人間、地下三界,在畫面上有情節、有變化,顯得耐看,而且除了女主人站立的一小塊位置,所有次要畫面幾乎占滿了整幅帛畫,反而體現了烘云托月,主次分明而恰到好處。
2.布局的變化。一號墓T形帛畫反映女主人升天,所以畫面布局中采取了沿中軸線基本對稱的方式,中心地突出女主人的形象,使人馬上就能夠注意到這位中心人物。畫面左右對稱布局一直是傳統審美中不可不提的一筆。
女主人出現在整幅畫面中最為開闊的場面,是全畫的正中,也是內容的核心部分。非衣的畫面,看上去紛呈多彩,構圖似感繁雜,其實都是為了墓主人頃刻升天服務,天上的神仙,地下的怪獸全都處于主要地位,宛如畫全了一條巨龍,女主人的出現才完成點晴之功。這幅漢代帛畫,在主次的章法上,以“次”來突出“主”,值得學習。
3.視角的運用。在眾多的畫面中選擇適合情節,適合表現感受的視角。比如正面視角常帶給我們平衡,莊嚴,或呆板的感受。像主角身后依次排列的侍女,以正面平試的視角帶來嚴肅莊嚴,的氣勢感。仰視、俯視的視角則帶來不同的感受。視角的變化是突出我們感受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視角的轉變,我們便可以配合夸張的表現手法,創作出更多的精彩的畫面。插畫需要強化畫面感受,在構圖中除了要注意畫面的平衡感,還可以配合情節轉變視角,運用視角,運用鏡頭語言加強視覺沖擊力。
五、結語
構圖是視覺藝術中重要的技巧和語言,也是在插畫藝術中必須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在需要更多明確意思含義的插畫中更嚴謹生動的構圖是表達作品思想內容,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安排各種繪畫因素在畫面里的位置安排,搭起繪畫的骨架,是完成創作的基礎。
繪畫藝術的發展源遠流長,每個階段都有這不可磨滅的痕跡獨特的風格。馬王堆帛畫,是人物畫的一個轉折點。有著獨特的歷史印記。插畫作為一門年輕的藝術,在現在發展并不完善的時期,通過研究傳統繪畫,學習借鑒汲取其中營養,給插畫帶來改變,開辟出一條新的插畫風格道路,使現代插畫藝術煥發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苑仁瑩趙俊學、淺談水墨畫構圖對現代插畫的影響
[2]高著著、插畫構圖之我見
[3]賀西林、從長沙楚墓帛畫到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畫與帛畫—早期中國墓葬繪畫的圖像路
中圖分類號:K87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261-01
作者簡介:劉連(1991.9~),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