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怡 高麗晴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
中國礦業大學學校公共選修課選課現狀探析及其治理途徑
鄧桂怡高麗晴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江蘇 徐州221116)
摘要:以了解中國礦業大學目前公選課的現狀為出發點,針對公共選修課出現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探析,以此為依據探索出解決該問題的較好方案。
關鍵詞:中國礦業大學公共選修課;兩極分化;現象分析;治理途徑
高校公共選修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是在學生基礎課程上開設各種拓展課程,使得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的渠道,在高校課程建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中國礦業大學對公共選修課的注重也日益加深,公選課的發展也在不斷完善。但是,從現實來看,公選課在進步的同時也逐漸曝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會對學生的發展有所影響,同時也會阻礙高校課程建設和改革的步伐。中國礦業大學主要實施“淘汰制”的選課模式,即在學生選課期間,教務部對各類應選課程一次性釋放完課程容量,學生可在選課期間自由選課,選滿為止,之后不再進行篩選操作。選課過程中一直會出現一種現象:部分課程選擇的人爆滿,選課開始沒幾分鐘教學班容量就滿了;部分課程乏人問津,即使選課時間快結束了,也沒有幾個人選擇,常常以停止開課收場。這樣的現象稱之為“中國礦業大學公選課開課冷熱兩極分化現象”。對中國礦業大學公選課開課冷熱兩極分化現象的原因進行深入探索及提出有效可行的治理路徑是本文的根本任務。
一、現狀探析
此次問卷調研中,共收到問卷68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70份,有效率為998.53%。對于基礎信息的分析,調查中男女占比分別為61.34,%、38.66%,年級從大一-大四占比分別為15.95%、34.43%、23.7%、25.93%,專業類別從文管類、理科、工科、藝術體育類占比分別為29.85%、16.57%、52.23%、1.35%。通過對問卷進行有效分析,得出下列結果。
(一)學生角度探析。
根據文獻,學生角度造成選課冷熱不均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選課目的以及選課依據。
1.學生選課目的。在對礦大學生的選課目的進行調查發現,有56.71%的學生表示選課的原因是為了拓展知識、全面發展,有20.1%是處于興趣愛好,而為了獲得學分才選擇的學生占據了15.6%的高比例。這說明在高校公選課中,雖然大多數人是按照個人愛好與知識拓展而選擇的公選課,但是仍有不少學生僅僅是為了滿足學校要求,這是阻礙學校公選課發展的一大障礙。
2.學生選課依據。學生選課的依據中,興趣愛好占比最大,占到了37.3%,隨后為專業知識拓展(18.65%)、容易過的科目(13.66%)、學長學姐或同學推薦(9.73%)。由此可以發現,學生對于課程的選擇還是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會以自身發展為前提,另一問項可以發現,學生主要喜愛的課程為人文社科類以及科學技術類學科,占比分別為38.14%、24.23%,但是在中國礦業大學目前公共選修課開課情況可以看出,相關課程開課情況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再從中國礦業大學選課方式可以看出,淘汰制的選課方式就導致許多學生無法選上自己喜愛的課程,進一步導致冷熱兩級分化現象的出現。
(二)課程角度探析。
課程角度分析中國礦業大學公共選修課選課情況,影響公共選修課選課的主要包括了課程名稱、上課形式、考核方式以及課程老師幾個方面。
1.課程名稱。學生在選課期間第一個接觸到的就是課程名稱,不同的名稱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該課程的選擇。在針對公共選修課的實地調查中發現,學術性較強的名稱往往不如實踐性較強的名稱受歡迎。對此進行了問卷調查,學生最喜愛的課程名稱排名依次為音頻鑒賞類名稱(如英國文學鑒賞)(43.07%)、通俗類名稱(如走進西藏)23.99%、實踐類名稱(如計算機游戲軟件設計)19.37%、原理類名稱(如廣告學理論)13.57%。由此可以發現貼近學生的課程名稱更加容易獲得青睞。
2.上課形式。目前上課形式主要為課內實踐、戶外實踐、問答互動、講解PPT、音頻鑒賞,調查發現,中國礦業大學學生最喜愛的上課形式主要為音頻鑒賞類(29.61%)、戶外實踐類(25.74%)、課內實踐類(22.96%)但是反觀礦大目前主要選修課的上課形式最主要的就是講解PPT、問答互動以及飲品街上,這與學生所期望的上課形式背道而馳,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部分課程可以如此熱門而一些卻門可羅雀了。
3.考核方式。目前公共選修課的主要考核方式為開卷考試、閉卷考試、論文、課堂表現、出勤率、小組展示等,調查發現學生更青睞開卷考試35.02%以及論文38.75%兩種考核方式,而且學生選課依據中希望可以順利通過考試的學生占到了13.66%,由此可以說明考核當時對于學生選課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4.課程老師。針對課程老師,在老師級別調查中發現對老師級別有很大要求以及一定要求的學生分別占了3.28%和13.66%,占總比例不大,這說明了對于公共選修課這種拓展知識、發展綜合素質的科目,學生并不會很重視專業度。對于授課風格,則有很大的不同了,學生更喜愛的授課風格是幽默風趣型(35.61%),更加希望老師可以在授課的同時可以給予更多的學生發展幫助。
二、相關優化建議
通過此次調研分析,針對學生、授課老師以及教務部提出不同的建議。
對于學生,建議學生要學會重視全校公共選修課,從選課開始到學習乃至考核結束,都要抱著認真的態度對待,學會從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不斷的發展自我,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還要注重與老師、教務部的交流溝通,為公共選修課的發展提出更多的意見與建議。
對于老師,建議在開設公共選修課時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分析,選擇對學生學習最有幫助且最適合學生的方式,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一味把其當做專業課程授課。在授課時要做到幽默風趣、情緒飽滿;課程知識實用性要強,可以選擇結合生活工作實際講解,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并且與時俱進;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要讓學生們融入課堂教學;上課方式應該靈活多變,PPT講解、相關視頻播放、游戲互動、課堂演講等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楊從軍.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的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2008(7):117-118.
[2]陳海堂.高校公共選修課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安徽文學,2011,(4):209-21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