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重慶市開縣實驗中學,重慶 405400)
?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探討
丁元
(重慶市開縣實驗中學,重慶405400)
摘要:我國的基礎教育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技能與創新意識,課程評價也過分強調成績和甄別選拔功能。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導致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欠缺,學生的視野相對狹窄,缺乏創新意識?,F如今,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正是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層次的革命,教師應針對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就教學方式而言,自主、探究、合作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新課改對高中物理提高的要求。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全面深入實施,探索“以人為本”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各類學校和廣大高中物理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而探究式教學正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還能夠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改革。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堅持學生主體原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必須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不斷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采取有效措施,比如通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愿意上物理課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堅持教師主導原則。
實施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必須改變過去以“傳授式”、“灌輸式”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必須著眼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從“主體”向“主導”轉變,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發揮指導、引導、教導“三導”作用,特別是教師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把學生當作“第一服務對象”,以此提高主導能力。
(三)堅持互動教學原則。
探究式教學法,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因而必須把“互動”教學作為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原則,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之間的互動,特別是要采取實驗互動、討論互動、提問互動等多種互動形式,不僅要立足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而且還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
(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是學習的關鍵,也是探究式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質疑意識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指標。情境創設對質疑意識的養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讓學生置身情境中,激發他們對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促使其進行自主探究。在具體的情境創設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探究的主題為中心,指引學生對主題進行深入探究,促進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理解所學知識。
(二)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既能作為驗證探究式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又能有助于探究式教學的有效開展。演示實驗在提供給學生直觀、具體的輔助材料的同時,對學生思維模型的形成、知識難點的克服、物理規律的認知產生積極作用,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光的色散現象”時,有些學生認為光就是白色的,但通過棱鏡反射實驗演示,學生了解到光的豐富多彩的成分,并熟知光譜中顏色的排列及漸變現象。
(三)借助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通過成立合作小組,引導學生團結協作,進行思維碰撞,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學習,自主探究物理原理。例如,在講“電阻定律”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五個合作小組,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進行自主探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遇到學生的質疑要及時、合理地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學生的探究方向正確。
(四)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合理的物理情境,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點具體化,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講“動量定理”時,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兩個小球碰撞后各自的狀態,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中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碰撞現象具體化,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動量定理的理解與掌握。
三、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重情景創設與開發。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展示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探究欲望;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引導學生去發現將要進行探究的課題。
(二)要注意問題的提煉。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探究式教學正好是以提出問題為出發點。教師要注意將學生提出的問題轉化為教學將要探究的問題,對一些小問題進行適當的歸類,將不可操作的問題轉化為可操作的問題,從而把學生引導到科學探究中。
(三)要注重科學方法的指導。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不斷的啟發,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找到探究的主題,把握探究的方向,掌握探究策略和探究方法,使學生知道如何正確的探究。
(四)要注重探究的過程而非流程。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一定要按照七大要素的流程一步步的探究,學生可以就某一要素或幾個要素進行探究。探究是一種過程,而非流程,流程式探究教學往往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失去了探究的意義。
(五)要注意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個學校所具有的教學資源不同,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利用周邊環境的物品進行探究式教學設計。同時,也要求教師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結語
總之,探究式教學并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用發展的眼光來指導教學。同時把握物理科學的特點,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娟.淺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科技大眾(科學教育),2013(3).
[2]王玉瑩.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學之思考[J].成功(教育),2013(3).
[3]趙偉濤.初探高中物理的自主式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3(20).
[4]郝玉霞.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J].黑河學刊,2013(9).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