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斐
(南陽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系,河南 南陽 473000)
?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
李 斐
(南陽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系,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探討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一般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治療,觀察組給予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治療前和治療后測定兩組患者肌電圖改變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分別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分別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5.0%)和對照組(75.0%)無差異(P>0.05)。結論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顯著。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硫辛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的慢性病程中可并發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積極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發癥發生有助于改善此類患者預后和生存質量。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貫穿糖尿病的整個病程,積極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也是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硫辛酸是強效的抗氧化劑,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有助于受損害的神經細胞功能恢復或改善。本文選擇我院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觀察聯合用藥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8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感覺異常,肢體麻木,有針刺樣痛等,肌電圖顯示神經傳導速度減退,同時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上述癥狀。上述患者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疾病。所選患者對本實驗均知情同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2.8歲,糖尿病平均病程8.1年;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63.7歲,糖尿病平均病程8.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處理: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囑咐患者進行合理運動,服用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圍內,空腹血糖(FPG)水平<7.0 mmol/L。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應用4 w;同時給予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100 m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應用4 w。
1.3 觀察指標 采用肌電圖誘發電位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神經傳導速度改變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四肢麻木、針刺痛等臨床癥狀消失或者較治療前有顯著好轉,肌電圖檢查提示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0 m/s,或者肌電圖檢查提示神經傳導速度恢復到正常水平,療效評定為顯效;四肢麻木、刺痛等表現較治療前有所減輕,肌電圖檢查提示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0 m/s,療效評定為有效;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無改善,肌電圖檢查提示的神經傳導速度無改變,評定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t和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運動傳導速度分別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治療后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分別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改變比較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1)P<0.05,下表同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改變比較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5.0%,顯效14例,有效16例,無效10例)和對照組(75.0%,顯效23例,有效15例,無效2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貫穿糖尿病的整個病程。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出現的第1周患者的神經血流量開始減少,影響到患者神經元的胞體和軸突功能。在糖尿病病程中,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至關重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機制較多,神經缺血缺氧、自由基所致的氧化應激、晚期糖基化終產物過多等均參與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和發展〔1,2〕。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在神經系統中含量較多,是神經元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神經的發生生長及分化過程,有助于神經損傷后的修復,可促進神經的軸突生長,促進突觸的形成,所以有助于改善神經的傳導功能,提高神經的傳導速度〔3,4〕。硫辛酸是強效抗氧化劑,有效地減輕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有助于保護細胞膜功能,減輕線粒體內氧化應激損傷程度,對神經內的氧化應激損傷起到抑制作用,對神經功能起到保護作用,能夠提高神經營養血管的血流量,減輕神經缺血缺氧引起的損傷〔5~7〕。本結果顯示,觀察組給予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后,觀察組的周圍神經的感受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得到顯著提高,觀察組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所以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顯著,值得借鑒。
1 戴 俊,葛 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與單純糖尿病患者對自主及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3;35(2):7355-6.
2 楊海波,張一諾,胡 濤.硫辛酸聯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3(4):366-8.
3 田寶祎,張永生,宮 婷,等.鼠神經生長因子聯用高壓氧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J〕.中國實用醫藥,2013;36(3):257-9.
4 喬賽花,王海虹.腺苷鈷胺聯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山西醫藥雜志,2013;12(2):1402-3.
5 張 磊,宗 菁.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6(1):58-9.
6 張 弢,王曉梅,李 湘,等.依帕司他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3(1):138-9.
7 董巍巍.甲鈷胺聯合α-硫辛酸與單用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34(2):388-9.
〔2015-05-28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14GGJS-187)
李 斐(1977-),女,副教授,主要從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R587.1
A
1005-9202(2016)20-502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