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劉玉伶 宋鶯春 于鐵莉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河北 承德 067000)
?
氟馬西尼改善老年患者全麻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效果
李 艷 劉玉伶 宋鶯春 于鐵莉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 觀察氟馬西尼改善老年患者全麻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選擇擬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128例,性別不限,ASA分級Ⅰ或Ⅱ級。隨機分為兩組(n=64):對照組(C組)和氟馬西尼組(F組)。麻醉誘導及術中維持均用靜脈復合麻醉。F組在手術結束后靜注0.3 mg氟馬西尼,C組不用氟馬西尼,用等量的生理鹽水。所有患者在術前1 d及術后1、6、24 h接受神經心理測試,記錄測試結果。結果 ①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輕度喚醒時間、拔除氣管導管時間及在恢復室滯留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②兩組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4 h后逐漸恢復,給予氟馬西尼后1、6 h患者MoCA評分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簡單計算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與C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 給予氟馬西尼可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早期認知功能,減少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
氟馬西尼;全身麻醉;認知功能障礙;腹部手術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老年患者手術后急性或早期出現的以認知功能減退為特征的腦功能失調,是一種常見的并發癥。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圍術期死亡率和多數并發癥的發生率大大降低,但POCD發生率仍居高不下同時會給患者帶來了各種困擾,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改善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2011年在我院擇期行腹部手術患者128例,包括普通外科、婦科和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年齡65~73歲,體重47~81 kg,性別不限,ASA分級Ⅰ或Ⅱ級。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C組)和氟馬西尼組(F組),每組64例。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06~0.1 mg/kg,芬太尼2.0~4.0 μg/kg,待睫毛反射消失,注射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丙泊酚0.8~1.0 mg/kg,術中持續靜脈輸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注射液,間斷給予順式阿曲庫銨0.1 mg/kg,縫皮時停用所有麻醉藥。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患者均對研究過程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神經外科手術史;②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疾病;③帕金森病;④MMSE評分≤26分;⑤服用鎮靜劑、抗抑郁藥;⑥酗酒;⑦藥物依賴;⑧肝腎功能損害;⑨有嚴重的視力或聽力障礙以及在語言上無法與醫師有效交流的。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進行評定,它是一個用來對輕度認知功能異常進行快速篩查的評定工具。它可評定許多不同的認知領域,如:注意與集中能力、記憶、語言、計算和定向力。完成MoCA檢查大約需要10 min。量表總分30分,27~30分正常,<27分為認知功能障礙。測試最高分為30分,術后低于術前2分為認知功能受損,兩個時間點以上出現術后低于術前2分為認知功能障礙。手術結束前15 min停用肌松藥,縫皮時停用所有麻醉藥。當病人出現吞咽、咳嗽反射,并潮氣量在4 ml/kg以上時,F組靜注氟馬西尼0.3 mg,C組注射3 ml生理鹽水。氟馬西尼在15 s內靜脈注射,1 min后喚醒,觀察患者有無蘇醒、睜眼等反應。用鎮靜/警覺評分標準(OAA/S)觀察和評估病人的意識和神志狀態,觀察給予氟馬西尼前及后1、3、5 min時 OAA/S評分。在手術前1 d 和術后第1、6 、24小時測定MoCA評分。所有測定由同一名測試者完成。
1.3 觀察指標 術前訪視患者時,記錄患者一般狀況、了解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病史及用藥史、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術中記錄阿托品、麻黃堿、瑞芬太尼、丙泊酚等的用藥量以及麻醉時間、出血量、發生低血壓(若平均動脈壓低于60 mmHg或收縮壓低于術前的20%持續5 min則認為存在低血壓)的情況。術后1 d隨訪患者并發癥情況。所有患者術中持續監測心電圖、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呼氣末CO2分壓、氣道壓和尿量,記錄出血量、輸血量和輸液量。記錄恢復室停留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 (包括惡心嘔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感染、術后死亡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兩組患者圍術期變量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給予氟馬西尼前C組和F組患者OAA/S評分均為1分,無顯著差異 (P>0.05),給予氟馬西尼后3 min(2分vs 4分)和5 min(3分vs 5分)時,OAA/S評分均較給予前明顯升高,且兩組間也有顯著差異(P<0.05),給予后10 min,C組與F組OAA/S評分均為5分,二者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4 h后逐漸恢復,F組優于C組(P<0.05),見表2。兩組患者術后入恢復室的比例、恢復室停留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變量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MoCA評分比較
與本組術前比較:1)P<0.05;與C組術后同時點比較:2)P<0.05

表3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老年人POCD通常表現為精神錯亂、焦慮、記憶受損,定向力、注意力、自知力等認知能力的改變,年齡越大發生率較高。年齡、術前并發癥、圍術期用藥(如抗膽堿能藥)、術中不良反應(如低氧、低血壓)、術后并發癥等是 POCD的危險因素〔1〕。有研究認為在心臟手術中給小劑量氯胺酮〔2〕,或通過經皮神經刺激可以減少炎癥介質的產生和釋放〔3〕,最終使POCD的發生率降低。
本文通過OAA/S和MoCA 評分表明氟馬西尼對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具有明顯催醒作用,靜脈注射氟馬西尼0.3 mg/kg后能迅速提高患者清醒程度,給5 min后OAA/S評分升高較為明顯,隨著時間延長兩組差異逐漸減小,這可能與麻醉藥物瑞芬太尼、丙泊酚等自身體內代謝有關。在氟馬西尼使患者清醒的既快又徹底,表現為安靜合作、可以深大呼吸、咳嗽、咳痰,有利于肺功能的盡早恢復,減少肺部并發癥。
本研究設計時排除了一些影響因素,同時兩組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藥物相同,F組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人數少,在各個時間點F組各項認知功能均優于對照組,與王麗萍等〔7,8〕研究相符。
1 肖華鑫,徐友芳.兩種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4):23-5.
2 Hudetz JA,Iqbal Z,Gandhi SD,etal.Ketamine attenuates 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9;53(7):864-72.
3 Xiong J,Xue FS,Liu JH,etal.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may attenuat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J〕.Med Hypotheses,2009;73(6):938-41.
4 孫雪華,曾邦雄.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機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4):364-5.
5 韓學昌,邢群智.氟馬西尼用于全憑靜脈麻醉術后催醒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12):148-50.
6 楊志萍,秦海慶,方 婉,等.氟馬西尼對異氟醚麻醉患者蘇醒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2008;24 (1):79-80.
7 王麗萍,左舒婷,段立波.氟馬西尼對老年人全麻術后呼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2):2957-8.
8 嚴麗萍,陳 麗,孟 杰.氟馬西尼對老年患者全麻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1):1364-5.
〔2015-03-09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河北省衛生廳指令項目(2008175)
李 艷(1967-),女,碩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人麻醉與體外循環研究。
R614
A
1005-9202(2016)20-508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