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翁楚壘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廣東茂名525000)
不同品種荔枝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比較*
范芳,翁楚壘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廣東茂名525000)
利用酶解提取法、Sevag法脫蛋白、乙醇析出法對茂名地區三種荔枝(白臘、三月紅、黑葉)的荔枝葉多糖進行了初步提取,通過苯酚-硫酸法對提取物中的多糖質量進行了測定,并對不同的荔枝葉多糖的質量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這三種荔枝的荔枝葉多糖質量由多到少依次為:白臘>三月紅>黑葉。
荔枝葉;多糖;提取;比較
荔枝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盛產于中國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臺灣栽培最盛。現代研究表明,荔枝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及調節造血功能等生理作用,初步確定活性多糖是荔枝多種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茂名地區荔枝產量占全國60%以上,而荔枝葉目前為止還沒有被利用起來,因此,本研究旨在對不同品種的荔枝葉多糖進行提取并比較其含量,為充分利用荔枝葉廢棄物提供理論依據。
1.1 材料與設備
從茂名荔枝園采摘白臘、三月紅、黑葉三種荔枝葉;無水葡萄糖、苯酚、濃硫酸、氯仿、無水乙醇、正丁醇,均為分析純。
可見分光光度計(V-50000型,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旋轉蒸發器(RE-2000A,上海亞萊生化儀器廠);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型,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振蕩器(THZ-82B型,金壇市盛威試驗儀器廠);電動離心機(80-2型,常州奧華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246A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電子天平(FA12084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4型,常州奧華儀器有限公司);冰箱(BCD-231E型,伊萊克斯(中國)電器有限公司);九陽料理機(JYL-D051型,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荔枝葉多糖的提取
1)酶解提取。稱取荔枝葉粉末60 g,平均分為三組,各加入0.3 g(占荔枝葉粉末質量的1.5%)的纖維素酶,然后加入200mL的蒸餾水(料液質量比1∶10),放入水浴鍋中在60℃溫度下水浴2 h。把水浴后得到的樣品用紗布(3至4層)把液體跟固體分開。把取得的液體在4℃下靜置24 h后,在轉速為4 000 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20min。取上清液后重復離心兩至三次[1]。
2)Sevag法脫蛋白。按照25∶4∶1的質量比在上述清液中分別加入氯仿和正丁醇,以36℃的溫度在搖床里激烈搖晃30min,然后把搖晃后得到的樣品以4 000 r/min的轉速離心20min,去上清液。再重復脫蛋白的步驟兩至三遍,就可以得到脫蛋白后的糖液[2]。
3)濃縮。把經過脫蛋白處理的樣品糖液用旋轉蒸發器在60℃、35 r/min的條件下進行濃縮,當濃縮液約為樣品糖液體積的1/2時停止。
4)乙醇沉淀(醇沉)。向經過脫蛋白處理且經過濃縮后的糖液中加入4倍體積的乙醇(質量分數為90%),搖勻后在4℃的溫度下靜置24 h。把靜置后的糖液以4 000 r/min的轉速離心20min,除去上清液,洗凈烘干后得到荔枝葉多糖的初步提取物,經過稱量后可得出其質量[3]。
1.2.2 多糖質量的測定
1)標準曲線的繪制。準確吸取質量濃度為0.04mg/mL的標準葡萄糖溶液各0,0.2,0.4,0.6,0.8,1.0,1.2mL至具塞試管中,加蒸餾水至2mL,再加1mL質量分數為5%的苯酚,徹底混勻后加入5mL濃硫酸,再次徹底混勻后在沸水中水浴30min,迅速冷卻至室溫并靜置20min。以空白試劑作為參比液進行對照,測定各溶液的吸光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90 nm處測定吸光度A值。以葡萄糖質量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4]。
2)多糖質量的測定。準確稱取三種荔枝葉多糖提取物1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混勻后各吸取1.0mL于具塞試管中,分別加入蒸餾水至2mL,再加入1mL質量分數為5%的苯酚,混勻后加入5mL濃硫酸,再次充分混勻,在沸水中水浴30min后,迅速冷卻至室溫并靜置20min。以蒸餾水為空白對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90 nm處測定粗多糖樣品的吸光度A值,每種荔枝葉多糖提取液重復以上步驟三次,求平均值。
2.1 荔枝葉多糖提取
依據上述荔枝葉多糖提取方法,對白臘、三月紅、黑葉三種荔枝葉多糖進行提取,稱重后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品種荔枝葉粗多糖提取量
2.2 葡萄糖標準曲線
以質量濃度為0.04mg/mL的標準葡萄糖溶液制作標準曲線,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吸收值見表2。

表2 苯酚-硫酸法制作糖標準曲線
由表2繪制吸光值與葡萄糖質量之間關系的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得到回歸方程如下:y=0.005 04x-0.002 93,R2=0.996 87,回歸方程R2大于0.99,因此該葡萄糖標準曲線可信。
2.3 三種荔枝葉多糖含量測定結果
根據上述多糖質量測定方法,可得到荔枝葉粗多糖的A490,如表3所示。

圖1 葡萄糖標準曲線

表3 三種荔枝葉多糖的A490值
代入2.2標準曲線公式,可得三種荔枝葉多糖質量如表4所示。

表4 三種荔枝葉多糖質量
由表4可繪制出三種荔枝葉多糖質量柱狀圖,如圖2所示。

圖2 三種荔枝葉多糖質量比較
由圖2可以看出,在第1次和第3次實驗平均值的結果中,白臘荔枝葉多糖含量高于其它兩個品種,而第二次實驗中三月紅的數據偏大,誤差較大,但通過求平均值,第四組柱狀顯示結果與第1和第3次實驗結果相同。
多糖提取率的公式如下:

將表4中平均值數據代入上述公式,可得三月紅、白臘、黑葉多糖提取率分別為0.23%、0.20%、0.14%。
經過以上實驗數據可以得出:(1)三月紅、白臘、黑葉的荔枝葉多糖提取率分別為0.23%、0.20%、0.14%;(2)三種荔枝的荔枝葉多糖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白臘、三月紅、黑葉。因此,若要大規模地提取多糖,可考慮選擇白臘荔枝葉。
[1]劉曉涵,陳永剛,林勵,等.蒽酮硫酸法與苯酚硫酸法測定枸杞子中多糖含量的比較[J].食品科技,2009,34(9):270-272.
[2]魯吉珂,古國峰,汪瑞,等.蟬花多糖提取工藝優化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22):196-199.
[3]李巧云,居紅芳,翟春.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4,25(5):105-109.
[4]毛淑敏,許家珍,周帥飛.苯酚-硫酸法聯合DNS法測定金銀花不同花期多糖的含量[J].中南藥學,2015,13(1):90-93.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Litchi Leaves and Comparison of Content
FAN Fang,WENG Chule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525000,China)
The polysaccharides in three kinds of litchi leaves is initially extracted bymethods of enzymatic hydrolysis,Sevag deproteinization and ethanol precipitation,and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in each kind of sample is determined by using phenol-sulfuric acidmethod.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Litchi leaves are compared,and the result is:Baila>Sanyuehong>Heiye.
Litchi Leaves;Polysaccharide;Extraction;Comparison
TQ281
A
2095-2562(2016)01-0028-03
(責任編輯:賀嫁姿)
2016-01-11;
2016-01-29
茂名市科技計劃項目(0130320)
范芳(1977—),女,湖南隆回人,碩士,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