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動漫專業因其專業性質,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語文知識、較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唯其如此,才能夠進行動漫策劃、動漫方案編寫、動漫藝術形象的藝術再現,因而對語文教學也就有著更高的要求。
一、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專業目標
動漫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牢固掌握本專業必備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進行動畫的制作和編輯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能型專業人才。就學生實際情況而言,動漫專業一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缺少必要的認識,得過且過,厭學,不學;還有一部分學生,專業興趣濃厚,但作為藝術類考生,文化基礎較差,上課時對授課內容聽不懂。因此,動漫專業語文教學可以緊密地結合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學習興趣,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習習慣。
二、培養閱讀審美,提高人文素養
青年期的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并趨向穩定的關鍵時期,語文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自覺把語言知識與人格教育融合起來,即所謂“文以載道,文道結合”。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大量教學、閱讀優秀作品,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此外,要真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必須采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鼓勵學生博覽群書,重視藝術常識、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里較新的研究概況,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當然,目前動漫專業的語文教材與其他專業的教材相同,有的篇目不能照顧專業的特點,甚至不合乎專業需要。例如,現行教材中,用相當大的比重和篇幅講授議論文,而適合專業需求的敘事的、帶有跌宕起伏情節的課文卻很少,任課教師沒有處置教材、安排授課內容的權力,只好根據學校的統一計劃,與其他專業教授相同的內容,適用的教得少,不適用的、沒用的卻不得不教。所以筆者認為,在沒有適用該專業統編教材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允許任課教師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增刪教學內容。
三、開展口語訓練,增強溝通能力
職業學校的學生,面臨的不僅是文化課的考試合格,還需要在應聘、面試等環節中脫穎而出,還需要在即將到來的社會生活中善于溝通和表達。而課堂教學是實施口語交際的主陣地,作為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平臺,認真領會新課標中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靈活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1.課前演講加強口語訓練。利用好每節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做開場的主角,進行演講或者詩歌朗誦。
2.課文朗讀加強口語訓練。朗讀和背誦不僅是提升口語水平的法寶,更是學好語文、訓練語感的有效途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的朗讀甚至背誦,學生可以訓練發音,領會語法,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深義。
3.課堂提問加強口語訓練。課堂提問時,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既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也給膽怯的學生以勇氣,給學習困難的學生以信心。
4.課堂討論加強口語訓練。課堂討論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可以是多人圍繞同一個問題來討論,各抒己見;可以是分成兩種觀點辯論,唇槍舌劍;可以是分小組討論,推舉集體智慧在全班交流。讓學生敢于發言,樂于發言。
四、注重特色寫作,開拓思維創意
對于動漫專業的學生來說,動漫作品情節的構思、形象的刻畫、主題的提煉、語言的表達等都離不開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能力的訓練。而學生凡是具備或初步具備獨立性、靈活性、深刻性、廣闊性、條理性、嚴密性等思維品質,其寫作水平一般較高,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顯得十分重要。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能力的重要體現。任何一篇作文,都要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都要經歷選材、構思、語言表達這樣的過程。學生作文,尤其強調自我真情實感的表露與升華,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設計和構思時,指導學生打破慣有的思維方式,沖破舊有思維定勢的束縛,“道人所不道,想人所不想”。
五、改革評價方式,堅持因材施教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是課程改革教學評價的核心理念,其要義在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
就此,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應當淡化教學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而強化診斷、激勵和發展功能,語文考試可以嘗試帶有自主選擇性,這體現在平時考核內容不定時多次選擇,允許學生多次考查要求,允許不同學生異步達標,并以最好的成績給學生記分。在評價標準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教師要靈活掌握學生達到標準的時間因素,對于部分不能按時達到標準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延時評價,并且還要在他們接受評價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成功的感受,使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將考查的過程變為不斷激勵學生上進和發展的過程。這樣做可以全面顯示學生的強項與弱項,以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也使教師及時得到信息反饋,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劉永平.動漫專業特色教學與發展模式實踐探索[J].中國藝術,2012(1):166-167.
[2]謝芳.旅游專業語文課口語交際教學模式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7(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