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文章從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模擬案例教學的現狀出發,提出本科類院校應當加強該門課程的模擬案例教學。首先應當梳理模擬案例教學模塊,根據每一個模塊的業務特點設置相應的模擬案例;其次應當對每項案例模擬環境進行設計,最終達到建立配套的模擬案例體系,強化該課程的學習。
[關鍵詞]金融企業;會計模擬;案例教學[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173
1 引 言
“金融企業會計”這門課是把會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體運用到金融企業這一特殊行業的專業會計,是我國會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好這門課,不僅對學生進入金融行業就業有幫助,也對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會計和金融課程有促進作用。由于該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因此不能將此課程完全作為一門實踐課,而是應當配合相應的理論設置相應的模擬案例,通過模擬案例更深入地理解相關理論。
2 金融企業會計模擬案例教學現狀
2.1 院校間差距較大
在部分職業類金融院校,由于直接面對的是銀行等金融單位的訂單式就業,在金融企業會計的教學中注重與模擬實驗教學相結合,且部分院校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備且與實際較為接近的實踐教學系統。然而在本科類院校,更加注重金融理論教學,對于金融實踐課程不夠重視,同時由于教師大部分沒有金融行業的實踐經歷,因此并未形成具體的系統性實踐教學。從目前的就業情況看,本科類院校畢業的金融專業甚至是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大量進入金融行業,且有相當一部分從事具體綜合柜臺、貸款等業務。因此加強本科類院校金融相關實踐教學有很大的必要,而金融企業會計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此課程可以通過強化模擬實踐教學環節來進行。
2.2 模擬教學方法單一
在很多本科類的院校,模擬實踐教學只是根據購買的軟件進行操作,沒有形成模擬案例實踐教學系統。一方面對單據填寫和流轉的認識浮于表面,單據的填寫毫無規矩,單據流轉僅靠流程圖進行認識;另一方面,對應每一項業務的模擬案例較少且不成體系,在模擬案例環節沒有切實讓學生進行具體角色的扮演以及角色之間進行配合操作。因此學生對業務的理解無法深入且興趣不足。
2.3 考核方式單一
本科類院校該課程的考核重點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以及相關業務會計處理的考核,因此仍然是偏重理論。如果建立系統的模擬實踐案例,可以在分值上有所側重,提高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 模擬案例教學改進
文章主要針對本科類院校,特別是三本院校以及二本類院校結合金融企業會計對此門課程如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探討。同時目前教學中金融企業會計主要側重在銀行會計,因此實踐教學環節也主要針對銀行模擬實踐案例。接下來結合本課程教學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幾個業務環節梳理模擬案例實踐教學模塊,包括存款業務模塊、貸款業務模塊、結算業務模塊、外匯業務模塊、代理業務模塊五大主要模塊。這五大模塊涵蓋了目前傳統銀行的主要業務,對于學生進入金融行業,從事各種崗位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3.1 存款業務模塊
存款業務模塊又分為活期儲蓄存款、定期儲蓄存款、對公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課程設置中更加偏重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的業務介紹及會計處理,對應模擬實踐也更多會側重個人業務。但這樣不能讓學生對存款業務有整體的認識,因此對公存款業務也應當并入這個模塊。在各個子模塊中根據具體業務特點設置開戶、續存、支取、銷戶等業務以及對應模擬案例。另外對公存款業務中,雖然開戶環節比較復雜,也要讓學生有所體會。同時每項業務要確定需要學生掌握的憑證數量,從憑證的填寫、憑證流轉的程序、憑證的留存等方面對學生安排模擬案例環境進行訓練。
3.2 貸款業務模塊
貸款業務模塊可分為個人貸款和對公貸款。由于該業務在現實中需要涉及繁多的步驟并涉及銀行的很多部門,因此不同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有所側重。對于購買了貸款業務軟件的學校,可根據軟件的內容進行模擬練習。對于沒有購買相應軟件的學校,可以將重點放在借款人的綜合評估,設置幾個借款人的模擬案例,練習對各項指標進行打分,最后形成是否同意借款的綜合評價,可加深學生對業務原理的認識。
3.3 結算業務模塊
結算業務模塊主要包括支票、本票、匯票以及匯兌業務等。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流程的理解,使學生對資金和票據流轉過程有整體的認識;另一方面是掌握流轉中涉及的會計處理,加深學生對業務的認識。單純的理論教學不能使學生深入理解,還需要相應的模擬案例的練習。根據各個結算業務,可設置較為豐富的案例。在模擬中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分別負責票據的填寫,使票據在不同的角色間流轉,通過主動地實踐,學生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3.4 外匯業務
外匯業務模塊主要包括結匯、售匯以及套匯業務。具體業務中憑證使用較少,且沒有復雜的流轉過程。因此這里的教學重點在于對外匯理論在業務中的理解,以及換匯過程中的計算和會計處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購買相關軟件進行教學。
3.5 代理業務
代理業務在很多金融企業會計教材里面沒有相關的內容,一方面是因為代理業務涉及的會計處理主要是手續費收入的核算,另一方面是目前銀行的中間業務創新不斷,已經不再拘泥于以前的代收水電費、代發工資、代銷保險和基金等傳統業務。但作為銀行業務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教學中也應當有所交代,再配合相關軟件把基礎業務加以練習,學生會對銀行業務有全面的認識。
總之,在本科類院校中,金融企業會計這門課程不能僅僅作為一個擺設,應當讓這門課在理論上發揮出其對金融類和會計類學科的連接作用,同時以此課程建立相應的模擬案例教學系統,并在最后的考核中對實踐部分有所體現,提高學生對金融以及會計理論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曉楓.金融企業會計 [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鄭紅梅.模擬銀行綜合實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孫偉艷.金融企業會計仿真實驗教學[J].黑龍江教學,2011(7).
[4]姜福英.淺議開放教學模式下模擬教學法在《商業銀行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商業經濟,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