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都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師要迅速轉變觀念,從狹隘的園內教育小圈子中跳出來,樹立大教育觀,充分運用社區的資源,設計有效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本土情結。泉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風情,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社區資源既貼近于幼兒生活實際,又符合幼兒現實需要的課程內容,是我們選擇幼兒教育內容的寶藏。本次結合我園“木偶教育”這一園本課程,挖掘、巧用周邊社區的有效木偶教育資源,利用校園木偶藝術節、元宵節、家長開放日、閩南文化交流會等重大節日開展親子活動,并結合這一活動中家長和幼兒的注意事項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幼兒成長有著積極意義。以下淺談個人的幾點思考:
一、挖掘社區有效木偶教育資源,實施親子木偶教育活動,提升家教指導成效
1.借助親子木偶活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更新家長教育觀
如今的家庭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獨生子女教育等問題,不少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誤區,欠缺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產生了許多困惑。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理念,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也是我們教師一直在探索的。我們以親子活動為平臺,教師指導家長了解親子活動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并讓家長學會親子互動的一些方法,從而更改了家長“不會和孩子玩”“不懂怎么教孩子”……一些常見的消極家庭教育觀念。如,在社區親子活動“走進錦繡裝、感受閩南文化”中,教師指導家長如何用生活中的資源,和孩子一起感受木偶并動手制作木偶,如何用木偶和孩子一起游戲,體驗親子學習、游戲的快樂。家長在活動中體驗到和幼兒一起游戲的教育價值,并認識到木偶作為媒介對孩子學習的積極作用,更新了家長消極的教育觀念。
2.巧用資源,擴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提高家教指導成效
《指南》中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觀察到孩子的興趣點,更要有能夠敏感捕捉社區中隱藏著的教育資源的能力,能夠“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我們幼兒園能敏銳地捕捉到“古藝新姿活傀儡”專場木偶表演的信息,我們巧用這一資源生成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及時地組織班級幼兒觀看“古藝新姿活傀儡”專場演出,讓幼兒一同感受和體驗演員們精湛的木偶表演藝術,增進幼兒對木偶的了解,同時還能結合木偶藝術節系列活動,萌發幼兒熱愛木偶的情感。同時我們還細致做好家長工作,為在木偶表演方面有優勢的幼兒提供展示的機會,我們班廖×小朋友在木偶表演技能上比較突出,但是沒有自信,我們通過多次的家長約談,與家長共同鼓勵他,讓他在同伴面前能積極、大方地表演,經過一階段的努力,他漸漸變得大方自信了,本次6月份被推薦參加提線偶“森林歡樂頌”,到社區木偶劇院演出,孩子們嫻熟的表演獲得了臺下觀眾和閩臺木偶藝術家長們一致的好評,孩子也獲得了成功和自信。
(1)家教指導,提高幼兒木偶技能
“閩臺木偶藝術展”這一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被各種各樣的木偶吸引住了,同時,家長能與孩子一起關注其喜歡的木偶,感受木偶的形象美和造型美,還能通過家庭之間的討論與老師的互動等,增進對木偶的了解。其中,小沙彌下山、舞獅等的精彩演出深得孩子們的贊賞,讓幼兒對木偶有了很高的期待,有的家長則帶孩子要到錦繡莊買獅子讓孩子模仿表演,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木偶表演技能。
排練班級木偶劇中,在選擇參加幼兒木偶劇彩排的人員時,我們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先進行親子木偶表演,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持偶技能,表演簡單的動作,獲得基本的自信心。通過這次的選拔活動,家長和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幼兒布袋偶表演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像振×小朋友平時在班上是技能比較薄弱的,通過本次親子木偶表演,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入選表演演員中,孩子也比較自信、大方了。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非常感慨,表示將更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共同促進孩子發展。
(2)家教指導,培養幼兒木偶表演的合作意識
在本次木偶藝術節幼兒木偶劇會演中,我們請家長共同參與排練,讓家長在現場共同關注孩子的表演情況,及其和同伴的配合情況,請家長扮演與孩子配合的角色,通過多次的配合排練,大大提高了孩子與同伴合作表演木偶的意識,與同伴的銜接比較自然,提高了老師排練的時效性。
二、盤活社區的人力資源,促進木偶園本課程的開發
我們能充分挖掘和巧妙利用社區的人力資源,發揮木偶劇團人員的特長和優勢,通過“請進來”的形式,提高教師的木偶表演技能和指導幼兒木偶表演的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木偶園本課程的開發。如:邀請木偶劇團的陳××、戴×等老師來園指導幼兒木偶劇會演。
總之,積極、科學而有效地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趨勢和必然選擇,它不僅可以滿足現代家庭對教育的需求,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幫助,更有利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素質的和諧發展。借助“家庭親子木偶活動”,發揮社區教育資源優勢,以幼兒的發展為本,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規律,滿足了家長自身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優化了家庭教育環境,增強了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素質教育的意識與合力。它不僅更新了家長的育兒觀念,提高了他們科學育兒的知識與技能,促進了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更可喜的是實實在在地促進了我們園本木偶課程的提高,促進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慶蘭.課題研究中社區資源的開發與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1.
[2]袁煥琴.利用幼兒園和社區資源引導科學家教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