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紅
摘 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任課教師一直以來的追求。在小學考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利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展開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興趣;備課活動;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是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利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建設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保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利用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小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教師要利用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教授《鯨》這篇課文時,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直觀性和交互性的特點,上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介紹鯨魚的視頻,如《動物世界》《鯨魚》中的相關片斷,利用多媒體直接引出課堂教學的主題,利用視頻激起學生對鯨魚的好奇,在學生的好奇心中自然地展開教學內容的學習。其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一年級《烏鴉喝水》的教學為例,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對它是比較熟悉的,講到烏鴉思考出如何獲得瓶子中水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進行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模仿烏鴉的動作,將石子放到裝有一部分水的瓶子里,觀察瓶子中水的變化,獲得切身的取水感受。當學生成功將水取出瓶子時會非常高興。利用課堂活動,使學生對接下來的語文課程學習充滿期待。教師注重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展活動讓學生動起來,使其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有效的備課活動
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在課下進行有效的備課工作。教師要認真地通讀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通讀之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標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如,《我愛你,中國的漢字》文章中的沉墜、浩瀚如海、凝滑如脂、徜徉等詞語。教師提前預設學生可能不能理解的詞語,利用字典、上下文聯系思考、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等方式解釋這些詞語的意思。解決了詞語的意思后,教師需要在課本中的相應位置標記上詞語的意思和解決的方法。文章中的詞語解決后,教師仍然要認真地重讀或反復閱讀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將文章中難以把握或是拗口的語句標出來,聯系上課文對這些句子進行理解并在課本上做好標記,并把這些句子寫到教案中。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點明這些句子,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看法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以《竊讀書》的學習為例,文章中詳細地介紹了作者偷偷地躲在書店看書的情景,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明確地點明了文章的主旨并對文章內容進行了總結。這句是文章中的重點語句也是學生理解中的難點,備課時教師要注重將此句寫入教案,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全文出發思考句子中的深刻內涵。備課時教師需要參考參考書中的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將參考書中的教學意見有側重點地標注在課本上,輔導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上課前教師認真備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側重點地展開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單元整體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展開教學。首先,精讀課文是需要教師詳細講授的,略讀課文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輔助精讀課文的講授工作。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把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把精讀課文中學習到的方法運用于略讀課文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學習為例,《觸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是精讀課文,《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是略讀課文。從文章的主要內容上講《觸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文章的相似之處展開教學。教師講解《觸摸春天》這篇文章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中的內容理解文章中出現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促使學生體會到盲童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學習《觸摸春天》的方法自學《永生的眼睛》這篇文章,通過比較兩篇文章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提高學生對殘疾人的理解。其次,語文教材在編寫時相應地編寫了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的內容,教學時教師也要將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整合起來。以五年級上冊第一組的學習為例,本組以我愛讀書為主題,包括《竊讀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為侶》《我的“長生果”》四篇文章,文章之后安排以讀書為主要內容的口語和習作訓練,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對文章寫作思路、寫作手法、語言表達技巧等的理解,為口語及習作訓練奠定基礎。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前進行細致的備課工作,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新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學巍.小學語文中高段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5.
[2]張芳良.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