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坤良
在這個需要創新的時代,我國各行各業都在招收創新型人才,努力將中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以,教育業也應該進行創新,進行課程內容的創新,學習方法的創新。我國教育事業的長期發展同時也就需要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加強教師隊伍整體的建設,只有教師的水平、素質得到提高,才能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才能讓教育不斷地向前發展。數學作為小學基礎課程之一,學好數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數學教師的壓力隨之增大,要根據數學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進行創新。在新課標下,我們應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已成為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這就需要在課堂內外,老師和學生積極配合,一起為了學好數學而努力。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觀
“培養創新,從我做起”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之前,必須改變自身的素質,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多年來,教師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制約,不能改變學生在被動程式化學習中接受知識,把學生看作容器,強加灌輸,被動接受,很少給學生留有想象空間,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頻繁的考試,標簽的分數,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并把學生引向應試教育的歧途,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數學教師必須順應歷史潮流,樹立全新教學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為主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強調對個人、對社會來說,擴大了教育機會能否轉變為有意義的發展,最終取決于學習者是否能在享受這些機會以后真正學習到了有用的東西。是否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時,綜合所學的知識、能力、技能和價值觀念?!彼前呀逃乃枷胗伞敖獭鞭D向了“學”,從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一切從興趣出發,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教育內容的革新、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創造性教學表現為教師不再是把知識的結構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探究結論,幫助學生在走向結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習得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的過程。教學中,不要僅注意學生是否找到規律,更應注意學生是否進行思考,如果學生一時未能獨立發現其中的規律,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相互合作交流,通過交流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發展問題,不僅能將“游離”狀態的數學知識點凝結成優化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能將模糊、雜亂的數學思想清晰和條理化,有利于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同時,通過交流去學習數學,還可以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師創設教育教學場景,積極引導學生創新學習
從小學數學課本知識體系看,主要是編者長期實踐的總結。對小學生來說,課本知識是陌生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創建一個有效的場景,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學習,從而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掌握課本知識,對學生更好地吸納數學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是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通過創建場景,讓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創造性的學習,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設立學習場景,讓學生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情感,促使學生積極觀察知識,通過動手動腦等方法,逐步領會小學數學課本中的陌生知識。比如,在學習“三角形”時,可以讓學生分別給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畫一條高,如果班級全體同學都能畫出,那么可以設立一種場景,讓學生在每個三角形中畫三條高,此時很多學生都是在銳角三角形中畫出,而在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中有的沒畫,有的畫不出,雖然這種學習場景是部分學生做對了,但是達到了學習方法創新的目的,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小學數學知識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如果不能真正獲取知識,不能全面領會獲取知識的過程,那么難以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很難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方法的突破,因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進行實踐,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量一量、擺一擺、數一數等方法,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相關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其主動獲取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對其綜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對其未來探索數學知識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思維鍛煉,可以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掌握數學知識的發展規律,提高對數學知識的駕馭能力。小學數學知識教育教學方法提升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動習慣,通過不斷的知識交流和思維模式訓練,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其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總之,在社會不斷發展中,數學教育也要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制定符合時代的教育教學方式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為了提升學生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方法,我們必須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堅持這項改革,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豐富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以人為本。并且在改革探索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有利于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兵,韓志茹.小學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08.
[2]程偉.淺談小學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