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倩嬌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工作者,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已經逐漸意識到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評價性語言,其選取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個人成長都存在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何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既達到糾正錯誤的目的,又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恰到好處,富有藝術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性語言;課堂教學技巧
一、評價性語言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1.評價性語言的科學內涵
評價性語言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在課堂對話中生成的瞬時的、即興的、即時的、即地的一種評價式言語。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的評價性語言往往是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作出的瞬時反映,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調整和控制后繼學習行為,它是教師對教學行為所作出的一種情感和行為的反映。由于教師的評價性語言是針對學生的回答而出現的,而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又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就是在無“備課”情況下的即興發揮,因此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就受到了教師教學經驗以及其教學機智的制約。
2.評價性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任萌萌在《評價性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2016年)中提到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評價性語言,可以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有效改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除此之外,評價性語言還可以通過正面、積極的方式給予學生鼓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厭學現象。然而,作者在該評論中主要是從積極的評價性語言角度進行探討的,其實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消極的評價性語言,即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與指正,不管是積極性質的評價性語言,還是消極性質的評價性語言,都是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性語言現狀分析
我們通過對部分小學語文課堂的觀察與記錄,將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性語言的使用情況總結如下:
1.消極評價大于積極評價
從我們對某小學語文課堂的觀察中發現,評價性語言通常出現在學生回答問題以后,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為了更有效地使學生學會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往往更傾向于將注意力集中于學生的錯誤上,而對其回答結果中的正確部分卻重視不足,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在對學生答案的反饋中的消極評價多于積極評價。雖然教師的初衷是為了促使學生更精準地掌握知識,但由于消極評價過多就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自尊心受到打擊。如當學生在黑板上聽寫漢字,寫對了6個,寫錯了2個,教師往往不會意識到學生已經寫對了6個,而是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寫錯的2個漢字上。
2.評價性語言缺乏多樣性
同時我們還發現,教師在進行評價性語言的使用過程中,還出現了評價性語言過于單調、缺乏多樣性的問題。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常會提出讓學生讀課文的要求,以達到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但對學生在讀完課文后使用的評價性語言,往往是“很好,請坐”,過于單調,以至于學生在讀課文之初就已經知道了教師的評價語言,評價性語言過于單調,缺乏多樣性,就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如何使教師的評價性語言更具有藝術性
1.教師的評價性語言要富有情感性
我們主張小學語言教師,尤其是低年級小學語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多使用鼓勵性色彩濃厚的語言,采取關愛的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要看到學生的不足,但更應該學會欣賞學生,抓住其閃光點。為此教師必須做到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以及性格有所了解,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可以使用“小明越來越棒了,上次寫生詞對了5個,這次對了8個,希望你下次全都寫對,大家一起鼓勵他,好嗎?”
2.教師的評價性語言要充滿機智性
新教師與老教師相比,雖然思維過于敏捷,工作熱情高漲,但由于經驗不足,與老教師相比,其課堂教學的機智性就相對較差,要想提高語文課堂評價的藝術性,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臨場發揮的機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各種狀況都有可能出現,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積累評價經驗,對學生的回答做好預見性準備,增強評價性語言的機智性。
總之,我們強調提高語文課堂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其最終目標是為了使教師的評價性語言真正對學生有所幫助,在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等各方面都對學生產生影響,而要想提高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其出發點還是應該從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角度出發!
參考文獻:
[1]王希豐.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
[2]黃曉赟,程華.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11).
[3]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