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焱(嘉應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廣東梅州514015)
制約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因素分析
□曾智焱(嘉應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廣東梅州514015)
本文采用文獻綜述、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調查了制約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因素分析,從高校足球訓練場地、教練員素質特征、職稱情況、教學年限等方面分析了制約了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因素。
高校五人制足球制約因素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廣東省參加2014-2015特步大學生聯賽的7間學校為研究對象,(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嘉應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第二師范職業技術學院)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內容的需要,查閱了大量的有關制約五人制足球運動因素方面的期刊論文、書籍等資料,在嘉應學院圖書館查閱了有關足球、五人制足球發展的書籍,了解了許多與本論文有關的足球背景知識,查閱、收集、整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本論文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
(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文章內容結合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在遵循體育科學研究方法中關于調查問卷的基本要求,本人設計了教練員專用問卷12份,全部收回。

表1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統計
(3)訪談法。
預先擬好提綱,通過走訪廣東省足協的領導、足球方面的專家和部分高校足球校隊教練員,了解目前制約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因素,為本研究的寫作收集第一手資料。
(4)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和分析。
2.1、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師資情況的調查
(1)教練員素質特征。
一項運動地開展,需要有好的師資水平,對于五人制足球運動來說,尤其需要高水平的教練進行指導

表1 教練員素質調查n=12
不管是在足球教學還是在比賽中,教練員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高水平教練員對于球隊的訓練效果有著質的影響。從表1的調查表明:被調查的12個帶隊教練員中,有9個擁有本科學歷(資質較老),還有8人曾經是足球運動員,雖然這些教練員在教學方面有這資深的經驗,綜合水平較高,并且對于帶隊比賽都有自己獨特見解,但對他們是否接受五人制足球培訓方面調查發現,只有2人接受過正式的五人制足球方面的培訓;而從未接受過五人制足球方面培訓的有10人,占83.3%,大部分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采用十一人制的訓練方法,對于五人制足球前沿的戰術理念方面缺乏學習,五人制足球是一項不斷變化發展的競技體育運動,其戰術、訓練方法等都處在不斷發展之中。對于教練員而言,要跟上變化發展的方向,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執教水平,只靠經驗和墨守成規是無法跟上發展的步伐的。因此,只要不斷加強學習,主動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不會被淘汰。其中,參加培訓是更新知識結構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培訓班中,積極向有水平和理論知識豐富的教練員學習,可以找到提升自己水平的捷徑。但從調查情況來看,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教練員參加培訓的情況非常不理想,參加國家級五人制足球教練員培訓的只有16.7%。在調查中,多數教練員都認為參加培訓很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從十一制足球運動中轉行過來的教練,更愿意去參加培訓。因此,廣東省高校的管理者應該重視這種呼聲,認識到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體制,才能促進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水平地提高。
(2)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足球教練員職稱情況調查。

表2 教練員職稱的調查n=12
教師的職稱反映的是總體能力和教學成就,也是社會對其能力地認可。我國高校教師職稱地劃分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的教練66.6%都是講師,說明職稱情況并不突出,缺乏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高水平執教能力的教練。
(3)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教練科研情況的調查。

表3 足球教練科研情況調查n=12
在現代經濟體育領域,競爭地激烈促使競技體育地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科研,過去那種單純地依靠力量和強度訓練的方法已經過時,科研的力量越來越顯示出讓人信服的神奇。所以,依靠科學力量作為指導,是提升五人制足球水平的正確道路。從調查情況來看,廣東省高校的體育科研工作并不如人意,發表篇數在5篇以下的占了67%。目前,廣東省各高校也認識到了科研的作用,大力提倡和鼓勵五人制足球教練發表學術論文。但競技體育是依靠成績說話的,多數五人制足球教練認為有了成績就說明了一切,所以,他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訓練方面,并不認為寫論文能有多大的用處。如果不是評職稱需要論文,多數教練員是不會把精力放在寫論文方面的。由此來看,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要讓教練員明白,成績只能說明一時,要讓高校五人制足球水平保持穩定,就必須注重科研的作用。
(4)對廣東高校五人制足球教練教學年限調查。

表4 教練員足球教學年限的調查n=12
執教年限體現著教練的執教水平和經驗,一般來說,執教年限越長,教練的業務能力也相對要強一些。從抽查情況來看,廣東省高校的五人制足球的教練從業年限有8人在5-10年這個范圍,從事該職業10-15年的只有1人,15年以上的只有2人。這和五人制足球運動在世界推廣的年限是很不相稱的,也說明在廣東高校內真正缺乏資深的五人制足球教練,教練的整體還處于比較年輕的狀態,還需要在工作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同時,高校的管理者要看到教練這個行業是需要經驗地積累,所以要大力引進有經驗的老教練到高校來任教,對年輕的教師、教練進行傳幫帶,幫助年輕教練更快地成長起來。這樣,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在發展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盡快趕上發達地區,也會讓更多的大學生加深對五人制足球運動地理解和喜愛,并且積極投身到這項運動中來。
(5)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訓練場地、器械的調查。

表5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廣東省各高校都有足球場,但都是標準的十一人制足球運動場,全部高校都建有天然的草坪,而五人制足球場地則相差太遠,只有一廣州體院具備室內五人制場地,并且建設有室外的五人制人工草坪,絕大多數學校沒有五人制足球標準場地,其開展五人制足球運動和訓練都是在室外十一制人工草坪足球場地或者籃球館進行。在對沒有配備五人制足球場地的高校進行調查時發現,其他高校雖然沒有場地,但都配備了球門,方便學生踢球。在對訓練用球的調查中發現,有4所高等院校有五人制足球的專門用球,但是還有3高校使用的都是5號足球。對于康復器材,幾乎所有學校都是和其他運動項目共用。
(6)五人制足球的賽事開展太少,推廣力度不夠。
一項運動項目要想引起關注度和更多人地參與,賽事推廣是必不可少的。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五人制足球運動在高校內基本屬于娛樂項目,缺乏規范的賽事。同傳統的十一制足球項目相比,五人制足球運動在高校內沒有校內聯賽機制,更多的只是學生自己組織的業余比賽而已。傳統體育項目因為已經在學校存在多年,各項機制都已經成熟了,有的項目甚至已經成為高校傳統和明星項目,可以輕易地拉到贊助,甚至有的體育運動生產商主動和學校聯系,提供比賽贊助。如十一制足球項目不但每個學校有自己的聯賽,還有每年度的不同院校之間的聯賽,不但舉辦時間長,而且觀眾如潮,許多大學生因為參加十一制足球賽而成為校園明星人物。這樣的運動自然能吸引大學生參加。而五人制足球運動因為缺乏獨有的特色,以及場地狹小的原因,引不起贊助商的興趣。各個學校也把主要精力和財力都集中在國家教委考核的運動項目上,對五人制足球運動基本是不聞不問,任其自由發展和自生自滅。學校的不提倡和不作為,自然無法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基礎的薄弱,導致五人制足球運動水平無法提高,由此造成惡性循環,使得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五人制足球運動的參與人數無法與傳統體育項目進行競爭。
從廣東省高校所推出的五人制足球比賽形式來看,有校內聯賽的只集中在正規的體育院校,其他院校基本沒有正規的比賽,大學生要開展五人制足球比賽,只能依靠自己自發組織。這樣的比賽在激烈性、精彩性和觀賞性上都大打折扣,引不起大家的興趣。對于跨學校的聯賽,也只有一年一度特步贊助的五人制足球聯賽,正是因為五人制足球賽事太少,無法在大學生中引起共鳴。雖然廣東省各高校在推廣五人制足球運動上已經達成了一致,希望五人制足球運動能成為高校新的傳統體育項目,也希望組建高校間的五人制足球聯賽和杯賽,通過賽事來擴大影響。但由于先天不足,難以找到有實力的贊助商,所以,賽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得到解決。
廣東省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雖然正在大范圍內普及,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球隊比賽和訓練也在走向正規,但和發展目標相比,依然存在著阻礙其發展壯大的障礙。廣東省高校足球教練員職稱情況并不突出,對于傳統十一人制足球運動大多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理論基礎,但是對于新興五人制足球運動的教學缺乏重視,很少參與五人制足球的培訓,缺少對五人制足球的學術研究。五人制足球運動要想在廣東省各高校成為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還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大力進行宣傳和扶持,才能讓五人制足球運動真正成為校園體育運動。
[1]何志林.現代足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2000.
[2]鄧芳.論在中國開展室內五人制足球運動的益處[J].體育科研,2002.
[3]譚華星.對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比賽的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06).
[4]王民享.五人制足球技戰術指南[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5]李連勝主編.全國室內五人制足球比賽組織工作手冊[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6]許愛民.對江西省高校組建五人制足球俱樂部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7]陳國元,邱欣.論五人制足球在廣西社區體育中的開展[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S1).
[8]王勇川.室內五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
[9]梁紅星.對上海市五人制足球運動開展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