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婷
當有人“漫畫”了你,你會怎么辦?
我的學生蕓蕓就被同學“漫畫”了一回。
高一開學不久,蕓蕓請假一周。一周過去了,蕓蕓沒有回校。接著,蕓蕓又請假一周。一天,蕓蕓媽打電話給我,說要給蕓蕓辦理休學手續。我想知道蕓蕓休學的原因,便到蕓蕓家進行家訪。
第一次家訪,蕓蕓見到我顯得十分高興,跟我說在家也會堅持看書、寫作業,并答應我一周后就回學校。可是,又一周過去了,蕓蕓依然沒有回校。
第二次家訪,蕓蕓躲在房間里不肯出來。蕓蕓媽拿著蕓蕓初中時拍的照片給我看,照片里的蕓蕓漂亮、陽光。
“蕓蕓為什么要休學呢?”我問蕓蕓媽。
蕓蕓媽說:“中考過后,蕓蕓體重飆升,成了個‘小胖妞。前段時間,班里有個同學給蕓蕓畫了一幅漫畫,重點突出了蕓蕓的體型,從那以后,蕓蕓覺得同學們都在嘲笑她,她希望減肥成功后再回到學校。”
沒想到,一幅漫畫會讓蕓蕓拒絕上學。
第三次家訪,我給蕓蕓講了自己的故事。10年前,我參加一次班主任技能大賽,其中有一道題目是情景答辯題。題目是這樣的:有個初一的學生十分調皮搗蛋,班主任拿他束手無策。初二開學,一位50多歲的男老師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第一次上課,這位男老師就看見黑板上畫了一幅漫畫,仔細一看,正是自己!漫畫還突出了他禿頂的特點。提問:如果你是這位男老師,看到這幅漫畫后,你會怎么做?
“蕓蕓,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我問蕓蕓。
蕓蕓沒有說話,陷入了沉思。
“你現在的反應就像當年的我一樣。那時,我剛做老師不久,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我也一直在尋找答案,現在我終于找到了。”
蕓蕓抬起頭,期待地看著我。
“答案就藏在宋朝侯蒙的《臨江仙》這首詞里。詞的原文是: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看著蕓蕓似懂非懂的樣子,我接著說:“這首詞的作者侯蒙長相難看,人們都笑話他,有的人將他的容貌畫在風箏上,升入高空,諷刺他妄想登高。如果是一般人,定會覺得這是一種侮辱,但侯蒙卻認為風箏可借風上青天,是一件好事,他沒有因此而惱怒,而是以超脫的心態對待他人的嘲諷和戲謔,將一切看成是一種善意的幽默,還作詩回應。”
聽了我的解釋,蕓蕓似乎懂了,微笑地看著我。
“蕓蕓,換個角度想問題,當有人‘漫畫你,說明你在他心中有分量,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又或者,像侯蒙一樣作詩回應,當做是一種娛樂。”
蕓蕓雖然接受了我的意見,但還是休學了一年。蕓蕓媽告訴我,蕓蕓開始健身減肥了,還制訂了學習計劃。
新學年開學,我偶爾在校園里碰到蕓蕓,蕓蕓會熱情地叫我一聲“素素姐”。雖然蕓蕓的身材不像初中時那么苗條,但對自己的體型也不再那么糾結了,臉上時常綻放著自信而燦爛的笑容。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