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龍飛
(安陽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竇文濤主持風格研究——以《鏘鏘三人行》為例
武龍飛
(安陽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鏘鏘三人行》開播接近20年,在許多訪談類節目日漸式微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在鳳凰視頻的網絡點擊量也名列前茅。主持人竇文濤身著各式馬甲,佩戴不同的眼鏡與嘉賓侃侃而談,語言輕松幽默,像是朋友之間的聊天。節目堅持以文化視角和生活化的語言解讀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給觀眾呈現了一個精彩的思想碰撞的舞臺,打開了一個看世界的窗口。
《鏘鏘三人行》;竇文濤;主持風格;形成
《鏘鏘三人行》是鳳凰衛視于1998年4月創辦的一檔電視談話類欄目,至今已有18年時間。這檔欄目一直堅守在晚間11點這個比較冷僻的時間段,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一期,每期節目25分鐘左右。節目開播以來,在知識階層和海外華人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鏘鏘三人行》堅持以多元文化視角解讀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但并非要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重在探討與辨析。《鏘鏘三人行》的場景構成也很簡單,一張桌子、桌上的水杯以及圍坐的三個人,營造出一種自由和放松的私人談話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談話者可以海闊天空、可以打趣逗樂、可以娓娓道來,觀眾也能輕松愉悅地融入到他們富有個性的談話中。目前許多電視訪談類節目進入到發展的瓶頸期,分析主持人竇文濤的主持風格,對于其他訪談類和脫口秀節目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出生于1967年的竇文濤,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1989年大學畢業后進入廣東人民廣播電臺任主持人。1996年加盟香港鳳凰衛視,1998年4月開始主持《鏘鏘三人行》。經過十幾年的積累,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和主持風格。竇文濤在節目中呈現出的主持風格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一些方面。
(一)打破主持人和嘉賓的界限。主持人竇文濤不再像傳統類型的談話節目主持人,始終正襟危坐,說話一板一眼,而是打破了主持人和嘉賓的界限,在輕松的氛圍中暢所欲言。主持人更像是一場談話的發起者和召集人,嘉賓和主持人的身份并不清晰,有時候還可能互換。2011年竇文濤因為身體原因需要休息的時候,原來的嘉賓梁文道就做起了代班主持人,代替竇文濤主持了一段時間。嘉賓和主持人之間好像切換自如,之間的界限沒有其他節目那么明顯。在《鏘鏘三人行》2016年9月的一期節目《范湉湉: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中,主持人竇文濤在節目開場介紹嘉賓的時候說:“哎呀,今天這位女士,這位女神,把我說開心了,現在可火了。這是上海奇女子,像她這種就是生命能量爆棚的人”這種輕松幽默的開場白,像是老友之間的敘舊和暢談,這種說話方式打破了主持人和嘉賓的界限,讓嘉賓可以很快放松下來,更好融入到談話氛圍中去。
(二)真誠面對觀眾。《鏘鏘三人行》的嘉賓大部分都是行業精英和公共知識分子,聊的內容涉及各行各業。很多嘉賓知識淵博,聊天時旁征博引,引人入勝。主持人在聊天的時候,肯定有很多方面是自己不太熟悉的。主持人竇文濤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識時,沒有不懂裝懂,而是態度非常謙遜,大方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種真誠面對觀眾的方式,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在《鏘鏘三人行》2016年9月的一期節目《王健林告誡年輕人先定小目標》中,竇文濤曾說“我跟魯豫的差距越來越大,我這節目也做了十幾年了,我的嘉賓最有錢的也就是馬爺了。人家魯豫的嘉賓都是首富了。”這種經常“自黑”的方式,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較低,讓人感覺比較親切和自然。
(三)信息傳播與制造樂趣融為一體。在這個到處充滿了賣萌與娛樂的時代,如何很好地吸引受眾并不容易。如何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還有趣味性就更是難得。《鏘鏘三人行》在關注新聞熱點和社會現象的時候,還力求保持人文關懷與趣味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6年9月份的節目《竇文濤化身老中醫》中,竇文濤說“我老覺得特朗普你別說,他上臺時候做出那個表情,感覺他幻想他是007,有點那么個,男人的那么個壞壞的勁,而希拉里一直在笑。你看,說表情包嘛,不愧于這個雅號。”幾句調侃,在關注美國大選的同時,還刻畫出了特朗普漫畫式的有趣形象,讓人會心一笑。
(一)堅持文化視角解讀社會現象。《鏘鏘三人行》堅持對社會現象進行文化視角的分析,談出文化品位。由于談話的嘉賓多半是學者型的,因此對很多新聞熱點和文化現象可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討。該節目的很多嘉賓,比如査建英、陳丹青、梁文道等人,都是對中西文化有比較深入研究的學者,其他嘉賓也一般都是各行業的精英人群。因此他們的觀點往往比較獨特,可以進行有深度的分析解讀。雖然聊天的時候會有很多思想的交鋒,會有激烈的爭執,但是這種思想的交鋒恰恰是很珍貴的。可以更好地辨析一些社會現象,幫助觀眾用多元文化視角去觀察和思考。許多電視訪談節目近幾年的發展有些舉步維艱,很多節目沒有找好自己的定位,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在這方面,看似樸實無華的《鏘鏘三人行》卻能經久不衰,保持長久的生命力,與節目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文化品位有著很大的關系。
(二)淡化收視率對節目的束縛。2013年在接受《南都娛樂周刊》采訪的時候,竇文濤表示,鳳凰臺并沒有給《鏘鏘三人行》明確的收視率要求,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我們知道目前各個節目的收視率壓力是很大的,很多廣告客戶也是看收視率投放廣告,收視率每一個微小的變動都會給媒體的收入帶來影響。所以很多節目都是在收視率壓力下做節目,有時候使得節目內容顯得不倫不類。《鏘鏘三人行》還算幸運,鳳凰衛視沒有給節目太大的收視率壓力。使得節目可以較好地保持自己的聊天風格。
(三)兩岸三地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鏘鏘三人行》目前分別在香港和北京設有兩處節目制作中心,輪流在香港和北京錄制節目。節目利用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實現兩岸三地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對談論的話題和社會現象進行中西、港臺以及大陸的對比,打開我們的視野,實現思想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拉近全球華人的距離。節目相對固定的嘉賓群體中,許子東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文道是著名媒體人和文化學者,曾經在臺灣生活多年。馬家輝是地道的香港人,也是著名的專欄作家。這些嘉賓群體,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聊天中經常出現精彩的交鋒與火花。在主持人竇文濤的引導下,節目呈現出獨特的兩岸三地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與碰撞。
竇文濤在接受《新周刊》采訪的時候總結自己的生活態度,有些人是影響世界,有些人解釋世界,我呢,希望享受、感受世界。《鏘鏘三人行》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國大眾在社會轉型期的這種渴望與人溝通,渴望了解世界的社會心理,主持人竇文濤結合自己獨特的感受,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人際交流的魅力。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先生在《鏘鏘三人行》創辦15年的時候曾經總結過,《鏘鏘三人行》播出的4000多期節目,累計說出的話大約有1500萬字,達到了一部小百科全書的長度。正是在這種長期的主持實踐中,竇文濤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風格。當下很多訪談類節目逐漸走入低谷,很多節目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竇文濤和他的《鏘鏘三人行》堅持關注社會民生,用文化視角,平民的語言解讀這個世界,這些都值得媒體人學習和借鑒。
[1]姚喜雙.播音主持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0).
[2]張丁歌.竇文濤:世界很有趣,你不能總有潔癖[J].新周刊,2014(418)
[3]魏頔.竇文濤:調侃別人的必然被調侃[J].南方娛樂周刊,2013-01-15.
[4]劉長樂談鏘鏘15年:成就一部小百科全書
http://baidu.v.ifeng.com/watch/2093811751302385186. html
武龍飛,男,河南安陽人,單位: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節目主持藝術。
J903
A
1007-0125(2016)11-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