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孫 青,周小蘭
?
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劉 霞1,孫 青2,周小蘭2
為了研究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現狀,探討影響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及患骨質疏松的主要因素,并對這些因素按其影響程度大小進行排序。以揚州大學254例40-60歲中老年女性為實驗對象,采用CM-100超聲骨密度儀對其跟骨骨密度進行檢測,并對40歲到60歲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質疏松影響因素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情況整體偏低,骨質疏松患病率約為20.47%。增齡是影響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值越小,骨質疏松癥患病率也越高;絕經也是影響這個年齡段女性骨密度下降和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的重要因素,且絕經年齡越早骨質疏松癥患病率越高;運動和運動量大小也是影響其骨健康的重要因素。
骨密度;骨質疏松;中老年女性;影響因素;患病率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并且能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疾病。骨質疏松癥引發的后果是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常見骨折部位包括脊柱和髖部、前臂遠端[1-2]。由于骨質疏松無明顯的早期癥狀,其發展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所以往往缺乏有效的早期預防和治療。絕經后女性是患OP的高發人群,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雌性激素分泌減少,其維生素D合成分泌下降,使骨代謝作用減弱,成骨細胞活性降低,導致成骨與破骨之間動態平衡破壞,骨量丟失更快,骨密度進一步降低[3]。影響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年齡、體重、月經史、絕經年限、運動、營養、激素水平等[4-5]。究竟哪些因素是導致中老年女性在絕經期前后出現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以往的研究結論不一[6-7]。為此,本研究將以揚州大學部分中老年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骨密度及影響骨健康的因素進行全面研究,以期探討導致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的主要危險因素。
1.1 研究對象
以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對揚州大學329名40-60歲中老年女性排除各種影響骨代謝的急、慢性疾病,以及長期服用影響骨代謝的雌激素、類固醇激素和抗癲癇藥物等,剩余254例符合實驗標準的對象即為本研究調查對象,根據年齡分為40歲到45歲、46歲到50歲、51歲到55歲、56歲到60歲四組。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在骨密度測試前,對每位實驗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現場進行一對一詢問、填寫問卷并回收。問卷設計的依據是《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報告》的調查問卷,并結合大量文獻資料來設計骨密度影響因素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受試者的一般情況、家族史、月經史、疾病手術史、生活方式、用藥史、運動鍛煉情況七個部分。
1.2.2 實驗法
使用日本CM—100超聲骨密度儀,測量每位受試者的跟骨骨密度,并記錄骨密度T值和超聲速度SOS值,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有關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骨密度T值標準標準為:T≤-2.5為骨質疏松癥,-2.5 1.2.3 數理統計法 2.1 揚州大學40歲到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現狀 對自愿來參加測試并符合測試條件的254名揚州大學中老年女性進行骨密度的測量,并按照國際上關于骨質疏松的評價標準,即骨量正常:T≥-1,骨量減少:-2.5 表1 揚州大學部分40歲到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現狀 2.2 不同年齡段對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從表2可見,不同年齡段與中老年女性骨超聲速度SOS值和骨密度T值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與40-45歲年齡組相比,51-55歲、56-60歲兩個年齡組的SOS和骨密度T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與46-50歲年齡組相比,56-60歲年齡組的SOS和骨密度T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與51-55歲年齡組相比,56-60歲年齡組的SOS和骨密度T值有顯著性差異(P<0.05)。56-60歲年齡組比其他三個年齡段的SOS和骨密度T值都有顯著性減少,說明56-60歲這個年齡段是骨密度T值下降明顯的年齡段。 表2 不同年齡段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注:與A組相比,*P<0.05,**P<0.01;與B組相比,#P<0.05,## P<0.01;與C組相比,$P<0.05,$$P<0.01 按照國際上關于骨質疏松的評價標準,即骨量正常:T≥-1,骨量減少:-2.5 2.3 不同絕經狀態對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從表4可見,不同絕經狀態的中老年女性骨超聲速度SOS值和骨密度T值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未絕經的中老年女性SOS值和骨密度T值都非常顯著性高于已絕經的,說明絕經對中老年女性骨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表3 不同年齡段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的影響 表4 不同絕經狀態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注:與A組相比,*P<0.05,** P<0.01。 對不同絕經狀態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未絕經女性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為9.77%,絕經女性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為32.23%。已絕經的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要遠遠高于未絕經女性的骨質疏松患病率。經卡方檢驗,卡方值為148.91,P=0.00,說明中老年女性不同絕經狀態對骨健康的影響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見表5)。 表5 不同絕經狀態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 2.4 不同運動量對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根據梁德清的體育活動等級量表,對揚州大學254名40-60歲中老年女性進行運動量等級劃分,即小運動量、中等運動量、大運動量三組。從表6可見,隨著運動量的加大,骨密度T值和超聲速度SOS都有增長的趨勢,經方差分析,與小運動量相比,大運動量組的骨超聲速度和骨密度T值有顯著性增加(P<0.05),說明不同運動量對中老年女性骨健康有顯著性影響。 對不同等級運動量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大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9.10%,中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13.46%,小等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23.04%,經卡方檢驗,P=0.00<0.01,說明不同運動量等級對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有顯著性影響,大等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最低(見表7)。 表6 不同運動量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 注:與A組相比,*P<0.05,**P<0.01。 表7 不同運動量對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的影響 2.5 揚州大學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了探討揚州大學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對揚州大學40歲到60歲中老年女性的資料,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統計方法對揚州大學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年齡、絕經年齡、是否絕經、運動量、是否骨折、是否骨痛為自變量,骨質疏松癥患病與否以骨密度T值所對應的骨超聲速度SOS值為因變量,對這些變量進行賦值,見表8。 表8 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與賦值 表9 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由表9可以知道: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進一步篩選的影響揚州大學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影響因素有:是否絕經、運動量、是否骨折(三者P值皆小于0.05)。三者因素通過比較三者的回歸系數β值的絕對值,│β2│=1.876,│β6│=1.086,│β4│ =1.019,│β2│>│β6│>│β4│,因此,影響揚州大學部分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因素大小依次為是否絕經、運動量、是否骨折。 近年來,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在全國范圍內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嚴重影響著中老年女性的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按照國際上關于骨質疏松的評價標準,即骨量正常:T≥-1,骨量減少:-2.5 增齡是導致骨密度下降的很重要的因素,本研究發現,在被測試的254例中老年女性中,與40-45歲年齡組相比,51-55歲、56-60歲兩個年齡組的SOS和骨密度T值有非常顯著性下降,56-60歲年齡組比其他三個年齡段的SOS和骨密度T值都有顯著性減少。51-55歲年齡段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22.222%,56-60歲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35.897%。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松患病率增加,年齡與骨質疏松患病率呈正相關,與骨密度值呈負相關,且中老年女性在年齡56-60歲年齡段有明顯的升高趨勢。葛繼榮等人對福州地區中老年人年齡對骨質疏松癥的影響研究,發現女性骨質疏松患者隨年齡的上升,骨密度呈下降趨勢[12]。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老年性疾病, 且在絕經婦女中尤為多見, 又稱絕經后骨質疏松癥。雌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激素, 對骨代謝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雌激素不足與骨轉換增加及骨量丟失加速有關, 是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被測試的254例揚州大學中老年女性中,已絕經的患骨質疏松癥為32.23%,未絕經者患骨質疏松癥為9.77%,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王南平研究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影響因素時,發現絕經婦女的患病率要遠大于未絕經婦女[13]。張浩等人也認為,絕經是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發生率的重要因素,一旦絕經很容易導致骨質丟失,最常見的部位是腰椎[14]。大量文獻資料表明,運動對骨量產生積極的影響[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運動量的加大,骨密度T值和超聲速度SOS都有增長的趨勢,且小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23.04%,中等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患病率為13.46%,大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為9.10%,大運動量的中老年女性骨密度T值和超聲速度SOS較高,骨質疏松患病率要低于小和中等運動量的,不同運動量對中老年女性骨密度T值和超聲速度SOS以及骨質疏松患病率都有顯著性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運動量越大,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越低。 4.1 結論 (1)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整體偏低,骨質疏松患病率約為20.47%。增齡是影響骨健康的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值越小,骨質疏松癥患病率也越高;絕經也是影響這個年齡段女性骨密度下降和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的重要因素,且絕經年齡越早骨質疏松癥患病率越高;運動和運動量大小也是影響其骨健康的重要因素。 (2)通過Logistic多項回歸分析,影響揚州大學40-60歲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主要因素有:是否絕經、運動量和是否有骨折史。其中絕經因素是導致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下降和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運動量的影響。 4.2 建議 (1) 40-60歲的中老年女性,特別是50-60歲年齡段,由于年齡的增長、絕經導致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值明顯下降,骨質疏松癥患病率也明顯增加,一般沒有明顯癥狀,為此早期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在體檢中可對4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進行骨密度檢測。 (2)影響中老年女性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絕經是導致女性骨密度值和骨質疏松患病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絕經越早的女性骨質疏松患病越高,為此對于中老年女性,尤其對于絕經年齡較早的女性,在絕經前就要提前制定和采取措施預防骨質疏松, (3)運動鍛煉是預防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的重要措施,應養成每天進行適量體育鍛煉的習慣來增強骨的生長,同時通過合理的營養膳食和生活方式,如適當補充鈣劑、牛奶,多曬太陽等促進骨的代謝,減少骨質丟失,從而預防骨質疏松。 [1] 王翠娟,樊繼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 2008,23(6): 452-455. [2] 李中偉,許勇.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的理論基礎與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12): 71-73. [3] 高艷,鄧麥麗,席國平.絕經后女性生活方式與骨質疏松關系的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08,6: 014. [4] 劉順智,顏虹,許鵬等.西安市城區絕經后婦女骨密度與女性生理因素的相關性[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9(1): 106-109. [5] 張珍珍,李李,沈瑩.皖北地區圍絕經期女性骨質疏松影響因素調查及健康教育[J].中華全科醫學ISTIC,2013,11(11). [6] 朱敏嘉,王風,顏曉東等.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發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22(4): 249-250. [7] 陳奇盛.原發性骨質疏松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3): 1720-1722. [8] 李寧華等,中國部分地區中老年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研究.Chinese Medieal Journal,2002:115(5):785-799. [9] 常靜,陳換芹,邱蕾等,濟南市1116例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分析.中國骨質雜志,2007,13(5):343-347. [10] 王建華,張志海,鐘平.北京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調查分析[J].航空航天醫藥,2008,19(2):85. [11] 張學兵,絕經后女性Myostatin與肌力、體成分、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2. [12] 葛繼榮,聶達榮,陳可.年齡、體重及體重指數對福州地區骨質疏松人群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3,11(6):65-66. [13] 王南平,周韞珍. 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影響因素的研究[J]. 中國公共衛生,1998, 14(9): 534-536. [14] 張浩,章振林,秦躍娟等. 絕經后婦女脊椎壓縮性骨折與骨密度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 22(5): 429-432. [15] 王玉昕,王仁鋼. 青少年時期體育活動對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 6(7): 1008-1009. [16] 金緒忠,沙海燕. 運動與骨密度的研究進展[J]. 安徽體育科技,2003, 24(4): 50-53. Research on the Bone Health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Elderly Women Aged 40-60 Years in Yangzhou University Liu Xia1,Sun Qing2,Zhou Xiaolan2 To investigate the bone health of elderly women aged 40-60 years in Yangzhou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jor influence factors of elderly women aged 40-60 years with osteoporosis, meanwhile, rank these factors by the degree of their influence on osteoporosis. 254 elderly women aged 40-60 years old in Yangzhou University ARE investigated, calcaneal parameters are measured by CM-100 apparatus, and a questionnaire is conduct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bone density and osteoporo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whole level of bone health of elderly women aged 40-60 years in Yangzhou Universityis low.Aging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one health, along with the age growth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value are small;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s higher. Menopause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high rate of women in this age group decreased bone density and osteoporosis. The earlier age of menopause osteoporosis prevalence rate is higher. Exercise and the amount of exercise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to bone health. BMD;osteoporosis; elderly women; influence factors; prevalence rate 劉霞(1972-),女,湖南常德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運動與體質健康。 1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G806 A 1005-0256(2016)011-0083-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37 2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2 研究結果









3 分析與討論
4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