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霞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實驗小學,江蘇 揚州 225600)
構筑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的橋梁
牛永霞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實驗小學,江蘇 揚州 225600)
眾所周知,一個學生健康與否不單只看身體健康,還要看身體健康能否與心理、學校及社會之間相適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學校體育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所以在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還要具有相對全面的能力,即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是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此,構筑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橋梁是一項值得體育教師研究的新課題。
2.1 體育運動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前提
筆者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運動成績好的學生在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中適應能力遠遠超過運動成績差的同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活動中的組織能力、與同學間的相互溝通能力、考慮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強。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具有較強的自信,在同學當中有一定的威望;而運動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恰恰相反,他們運動表現能力較差,比較膽怯,活動參與積極性也不高。所以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中體育運動是影響學生心理健發展的重要因素。
2.2 智力與心理健康對體育運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人們經常用來形容體育運動員的詞匯,認為運動員只要有強健的身體就能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智力和心理因素無關緊要,但實際上這種看法是對體育運動的一種誤解。體育運動中的各種活動都是在對動作充分理解、領悟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解和領悟能力水平正是一個人智力高低的體現。其次,心理健康標準是衡量體育運動的關鍵。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有時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感到非常郁悶,但又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出口,健身房就成為了學生排解心中苦悶的重要場所。學生去健身房進行拳擊練習、跑步等運動方式,都可把心中的不滿和受到的委屈全部釋放出來,可以讓自己的沖動得到轉移與排解,從而達到消除負面情緒、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目的。所以心理健康對體育教學中的體育運動也有很大影響。
2.3 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用體育教學比賽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比賽具有對抗性和競爭性特點,比賽過程中學生會有強烈的情緒體驗。例如,一場激烈地排球對抗賽中,運動員既緊張又疲勞,但為了比賽的勝利,還是會堅持下去,一直奮戰到比賽結束,這就無形中培養了學生不怕困難、敢于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同時在比賽中運動員們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不能搞個人英雄主義,這就培養了學生謙虛謹慎、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對學生良好心理的養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1 害怕心理
在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身體、身材上的特殊原因,使得一些學生在遇到難度較大的運動練習時,就會失去自信心,找各種借口搪塞。學生自信心不足以及對個別體育運動項目害怕等因素,都會導致學生心理狀態不平衡,產生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心理感受,對心理健康的養成造成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3.2 自卑心理
有些學生身體協調性不好、接受和掌握動作的能力較差,使得在與其他先天條件較好的學生進行練習時,就會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技不如人,根本趕不上其他同學,因而在練習時就會出現怯懦、膽小、縮手縮腳的表現,導致體育運動成績越來越差。
3.3 其他心理因素影響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還有很多,如沖動心理、逆反心理、依賴心理、自責心理、反感心理、異性心理等,但心理和生理、不良個性心理以及體質等方面的不足,是引起各種心理現象的主要原因。因此,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才是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關鍵。
4.1 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學生對自己在校園學習生活中遇到的與同學間的交往能力弱、體育運動及自我意識差等問題不想辦法解決的話,就會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出現心理疾病現象,如人格缺陷、行為障礙等。所以,學生具備的學習態度、心態調整、問題排解能力等都會對學生明白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影響。4.2 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開展體育運動
體育教學中,學生單一地學習運動項目是很枯燥乏味的,易出現厭煩心理。所以,教師應創設一些教學情境,有計劃地安排一些練習手段,使學生在自我體驗中能夠積極地帶著目的去學習,領悟動作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4.3 激發學生對運動學習的興趣
體育運動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練習的激情,培養學生運動興趣。
4.4 開設一些豐富的教學活動及心理健康咨詢活動或講座
體育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所以學校要在課余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一些豐富的教學活動,如輪滑、獨輪車、三大球等。各種興趣小組配以合適的教師進行啟發性地指導,可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給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今心理咨詢已經不再是新鮮事,所以,學校要盡可能地開展一些心理咨詢活動或講座,這可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排解自己所遇到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不盡相同,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方式方法選擇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如果體育教學不能很好地開展,將會對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各級領導和體育教師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來幫助學生增強身心發展。可運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的課外文娛活動,有目的地去引導學生,這樣可構筑起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的橋梁,對全面培養學生身心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好全面育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
G804.85
A
1674-151X(2016)11-075-02
2016-09-04
牛永霞(1976~),小教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