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巖
(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吉林白城 137000)
采用科學瑜伽教學模式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①
李雪巖
(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吉林白城 137000)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對創新型人才與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而在瑜伽教學實踐工作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體特點與心理素質,積極改變瑜伽教學模式,促進瑜伽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并不斷培養高質量專業人才。該文以瑜伽教學的重要性為切入點,對瑜伽教學模式的實施及人才培養加以分析論述。
瑜伽教學模式 提高 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
眾所周知,瑜伽是一項富有內涵的強身健體藝術。隨著社會發展,瑜伽作為修身養性、塑身美體的重要運動風靡全球。瑜伽的發展歷經千百年,它將人的身體、心靈及道德健康有機地聯系起來,成為一門實用性極強的科學。瑜伽運動不同于舞蹈與體操的練習姿勢,更不同于現代健身操需要利用器械進行輔助,瑜伽旨在使學生獲得心靈的休憩,精神與身體達到和諧統一。因此,如何采用科學瑜伽教學模式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的工作重點。
首先,通過練習瑜伽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在瑜伽練習過程中,各種體式、各種姿勢能都對人體的各個部位不斷拉伸和扭轉,對學生的脊椎起到良好的調節功效,具有增強人體肌肉以及塑造完美身形的功能[1]。與此同時,長期堅持瑜伽練習還能夠使人體內分泌系統以及人體神經系統等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提高身體綜合素質。其次,瑜伽練習可以使學生的內心壓力得到釋放與緩解。通常來講瑜伽的練習需要相對安詳、嫻靜的氛圍,學生可以在練習過程中欣賞舒緩曼妙的音樂,放松精神與身體,緩解身體疲勞與精神壓力。練習瑜伽還能夠促進學生形成優良的品格,樹立良好的道德觀。由此可見,瑜伽教學對感知生命、感悟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瑜伽教學應循序漸進
在瑜伽教學的實際工作中會涉及許多動作與內容,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并完成,教師應當開展以適應性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對瑜伽工作進行循序漸進的領悟與學習,從而確保學生真正明白瑜伽動作的技巧與內涵。教師在教授新瑜伽動作時,應當設計與新動作類似的簡單姿勢、體式動作讓學生做適應練習,然后再慢慢地引導學生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提高瑜伽動作難度,讓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瑜伽體式學習。例如在瑜伽教學中對站立平衡體式的教授,教師應當先指導學生進行瑜伽豎式練習或者塔式練習,引導學生體會豎式與塔式的動作技巧,并使學生身體能夠擁有適應過程,待適應后再慢慢向平衡體式進行過渡,并深刻體味該體式的內涵[2]。另外在瑜伽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注重采用多元化、多樣式的教學方法,應用分層次教學法、常規教學法以及針對性教學法等多種方法。在瑜伽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基礎進行個性化教學設計,并對其應用針對性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瑜伽教學的重點更好地掌握,并且提高瑜伽學習的質量,從而實現瑜伽人才的科學培養。
2.2 瑜伽教學應實現心神合一
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瑜伽學習基礎,所以在進行瑜伽教學時教師應當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標準與難度,促進學生在進行瑜伽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心靈與身體的和諧。在瑜伽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瑜伽運動與身心修行的統一,促進學生在學習的瑜伽的過程里能夠真正達到修身養性、心神合一的理想境界,使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心情的舒緩與愉悅以及身體的釋放與靈魂的升華。例如,在進行瑜伽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播放優美、嫻靜的畫面,輕松、舒緩的音樂等,以營造祥和、寧靜的瑜伽練習氛圍。教瑜伽教學時,教師還應當一邊指導學生的瑜伽動作,一邊通過口述的方法為學生講解描述瑜伽動作以及瑜伽體位所蘊藏的精神內涵,并且在口述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配合恬淡的音樂對語音、語調進行合理把握與控制,使學生在聽覺、視覺、感覺等方面得到心神合一的愉悅感受。教師通過這樣營造良好氛圍的瑜伽教學方式,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瑜伽運動真正的精神內涵。通過多元化、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互相融合,促進學生的身體與心靈得到真正的放松,從而達到良好的運動狀態,為實現瑜伽教學心神合一的最終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3 注重整合瑜伽教學資源
上文提到,在瑜伽教學實際工作中會涉及許多動作與內容,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并出色的完成瑜伽動作,教師應當全面整合瑜伽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術為瑜伽教學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設備設置情景化瑜伽教學模式。在學生進入正式的瑜伽學習之前,教師可以播放瑜伽宣傳視頻,其內容主要是練習瑜伽的好處以及瑜伽練習時的優美畫面[3]。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對瑜伽學習的基本過程以及大致內容形成印象,激發學生對瑜伽運動的學習熱情。在瑜伽教學的重要環節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積極主動參與瑜伽學習,使其學會自主體味瑜伽學習的要點。教師應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愜意、放松的練習環境。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動作需要對語音語調進行合理控制,瑜伽動作相對緩慢柔和時,音樂也應當舒緩輕松,反之可以播放能夠突顯力量的音樂。
此外,還應當建成高水準的瑜伽教學系統,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與學習。通過創立瑜伽協會、建立瑜伽學習公眾平臺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積極地參與到瑜伽學習中來。并開展與瑜伽教學相關的“瑜伽交流沙龍”“瑜伽健身比賽”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專業化水平,提高瑜伽教學科學化模式應用效率。通過不同規模的賽事實現“用賽促學、用賽帶賽”,不僅可以培養瑜伽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還能夠有效提高瑜伽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整合瑜伽教學資源,還應當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積極地吸取社會各方有利于瑜伽教學發展的有效資源。可以引進高水準的瑜伽教練,結合實際活動與基礎理論進行科學合理的瑜伽教學,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掌握瑜伽體位,促進瑜伽運動長足穩定發展。
在瑜伽教學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根本”,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主觀能動性,并培養學生對瑜伽運動濃厚的興趣,教師通過運用科學瑜伽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瑜伽練習習慣以及自動練習瑜伽的能力。科學的瑜伽教學模式是教學活動與教學理論的結合體,瑜伽的學習內容涉及十分廣泛,其教學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身體、心理以及靈魂的放松與修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瑜伽教學時,教師應當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進行深入探索,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史艷莉.瑜伽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可適性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3(6):799-800.
[2]陳碧清,吳龍.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21(3):73-74.
[3]薛萌.對高校瑜伽課程教學手段改革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116-117.
G807
A
2095-2813(2016)11(a)-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37
①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課題名稱:對應用技能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瑜伽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