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麗
(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
高校新生體育課模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
唐蘇麗
(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
對高校新生在體育課程中開展模塊教學進行了模式分析以及內容探究,并且提出了該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并最終進行推廣與應用。將模塊教學引入高校新生的體育教學中,旨在促進高校新生根據自身的狀況和興趣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進一步促進他們對體育了解,激發熱情,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
高校新生 體育課 模塊教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繁榮發展,同時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也取得了極大進步。體育課程是一門以體育活動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1]。如今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大多是專項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運動技能項目的種類得到豐富,增加學生的運動熱情。雖然專項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仍然會發現很多學生在上課時不積極,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即使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仍沒有大的長進。有的學生在學期結束后仍然對自己所學的技能沒有正確了解,掌握不了技能的基本內容。這因為學生在選擇一個技能項目之前并不了解該項目,不知道該技能項目是否適合自己。
伴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各高校也與時俱進,不斷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多年的改革經驗告訴人們,模塊教學將會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它將會促進體育課程的發展,協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模塊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課程,強調在教學方法上,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一組教學內容,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2]模塊教學法能夠將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清晰準確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對所學技能的認識,增加其對所學技能的興趣,進而更加深入去學習。
模塊教學是由國際勞工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來的,它是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國學者在體育模塊教學方面,也進行了研究。施雪梅(2013)、邢計剛(2014)[3]等運用模塊教學理論研究了高中生的體育模塊教學的開展情況以及現狀。夏義山(2007)[1]、盧曉文(2008)[4]等對高職體育模塊教學進行了大量研究。之前的學者對體育模塊教學的研究群體主要集中在高中生以及高職生,對大學新生體育課模塊教學的研究文章少之又少。該文將研究模塊教學模式在高校新生體育課中的應用及推廣情況,并對其以后的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1 課程體系基本內容
體育模塊教學是基于所需的基本技能,發展出一種適合教學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課程教學模塊,根據教學模塊課程之間的連接,學生能夠在此課程中學習運動技能,最終完學習的教育組織方式。依據上述模塊教學原理,體育教師對高校新生進行體育課模塊教學。這種教學以培養學生技能為目標,包括基礎與理論模塊、運動單項技能模塊、團隊協作能力模塊等。
1.2 教學內容的設置
高校體育教學按照體育教學規律、學生特點、內容結構等方面,設置相應的內容,根據內容組織課程,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高校體育大多由兩個單節課組成,每節單節課45分鐘。根據項目特點設置兩節課的內容,力求學生能夠得到最好的學習,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1 傳統的選課模式所帶來的弊端
傳統的選課模式即高校新生一進入學校就面臨著進行體育課程選擇的情況。由于高中體育課程內容較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于多種技能項目的了解和認識。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干脆進行了隨機化選擇。那么,在這樣一種選擇結果下,勢必導致體育課堂上存在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信心缺失、學習興趣不濃等現象。
2.2 進行體育課模塊教學的優點
2.2.1 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進行體育課模塊教學改變了高校新生剛開始上課就要選課的方式,這可以使學生在了解體育項目內容,找到自己興趣后進行選課。學生在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確定學習動機后進行學習,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很好促進體育課程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將會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
2.2.2 改變了學生以往對體育項目認識不足的狀況
由于高中體育課程設置的不恰當或操作上的限制,很多新生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而將模塊教學引入高校新生的體育課后,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在模塊教學的指導下,新生可以了解各個運動項目的內容、原理、發展情況等。對運動項目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后,學生可以找到自己興趣所在的項目,同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狀況,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項目。相對于以往的教學方法,此種方法改變了學生盲目選擇運動項目的方式,也使學生對體育有了更深了解。
3.1 體育教師要加強技能學習,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體育教師除了要有自己的一項專項技能外,還應該要有2~3門其他的輔修技能。雖然讓體育教師掌握所有的技能不現實,但是教師要掌握盡量多的技能。因而,體育教師在授課之余,要加強對其他技能的學習,全面發展。
3.2 學生要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
體育課程內容的進行要按照教學計劃而進行,因而不可能進行重復教學,但是每節課之間具有連貫性,下節課所學的內容都是承接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因此,學生要掌握好這個運動技能,就要熟練掌握每個動作,而在課堂上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學的東西。因而,學生如果想要真正掌握該門技能,就需要在課余的時間多加練習,直至熟練掌握。
3.3 高校新生體育課模塊教學的要求
要盡快開展體育模塊教學,最好能在新生剛入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展。此外,在實施的過程中,所需的場地、器材等要求較高,同時也對教師的專項技術以及水平、組織教法、思維創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因而,足夠的場地、齊全的設施、教師的再學習是決定改教學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高校新生中進行模塊教學將會極大促進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認識,也將提高學生的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提高運動技能。但同時也要不斷創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改進,不斷促進其發展。
[1]夏義山.試論模塊教學法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2):105-106.
[2]程洪玲.模塊教學在體育選項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州體育少林與太極,2010,11(11):44-46.
[3]邢計剛.高中體育模塊教學開展的現狀與對策[J].教學方法,2014(2):100-102.
[4]盧曉文.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體育模塊教學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8,11(30):62-64.
[5]陳志萍.立足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實施職業體育模塊教學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0,9(3):125-128.
G807.02
A
2095-2813(2016)11(a)-01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