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霞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發展和改革局,福建 龍巖 364000)
?
加快新羅區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思考
陳笑霞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發展和改革局,福建 龍巖 364000)
介紹了新羅區總體經濟發展狀況,闡明了該區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加快新羅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與建議。
建設; 產業轉型升級; 思考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個變化的節點,長期的發展積累了龐大的經濟總量,連續多年的兩位數增長已經不可重復了。中國經濟正進入呈L型走勢的中高速增長時期,必須把改革發力點轉到調整經濟結構上,在保持總量增長的同時,實現結構優化。近年來,龍巖市新羅區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其在整體經濟結構中總量仍然偏小、質量不高、結構不盡合理。如何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化解各種困難,實現中心城市又快又好發展?筆者通過調查,對加快新羅區產業轉型升級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
新羅區GDP由1998年的37.2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34.4億元,比撤市設區前翻了三番多,已經連續17年保持了穩速增長勢頭。2015年,新羅區經濟增長趨緩,但結構和質量呈現好轉的趨勢。一產方面,農民人均人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9.4%)高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9%)1.5%,城鄉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二產方面,工業投資比增32.5%,比去年同期提高17.1%,占固投的51.4%;規模工業用電量28.7億kW·h,增長1.5%,高出全市4.56%。新上規模工業企業3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24家,比增20.4%,實現產值325.6億元。三產方面,三次產業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3∶50.1∶42.6調整為7.6∶48.5∶43.9;在房地產業回暖的同時,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目前已有58家企業入駐龍巖電商產業園,培斜“淘寶村”、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等項目也在加快建設,2015年新羅區被阿里巴巴評為全國縣域電子商務30強。
面對新常態的嚴峻考驗,新羅區工程機械、運輸機械、煤炭、建材和房地產等傳統支柱性產業呈現下行態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大項目特別是重大生產性項目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財源稅源點不多。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2點。
3.1產業結構不合理
2015年,地方級財政收入20億元,其中建筑業占9.5%、房地產業占41.6%、采礦業占7%,三項合計占58.1%。建筑業、房地產業、采礦業占比過高,抵抗風險能力偏弱,不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商貿、房地產等傳統支柱產業增長乏力,三產增速偏慢、比重偏低;工業經濟仍以資源型、傳統型產業為主,資源型產業比重高達45.62%;產業核心競爭力亟待提高;產業集中度偏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擴大再生產能力有限。
3.2項目不大,龍頭不強
2015年,全區實體企業產值5億元以上的只有12家,其中,產值超10億元以上的企業僅有龍麟集團、春馳集團、龍工僑箱、容和盛食品集團等4家;全區投資超50億元的項目僅有龍泰和花漾江山2個在建項目。
主動融入龍巖市委、市政府“四大天王、八大金剛”產業格局,重點發展“2+2”產業,按照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方向,強化創新驅動,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促進產業集聚。
4.1推動機械裝備高端化
重點推動環保裝備、應急裝備、工程機械裝備等產業向高端拓展,打造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和國家級應急裝備產業示范基地。
4.1.1推動環保裝備全產業鏈發展
環保裝備重點發展壯大大氣污染治理技術裝備產業,依托龍凈環保、衛東環保等龍頭企業,發揮龍州全國環保檢測中心協作企業研發創新等優勢,加強除塵、脫硫、脫硝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的研制與工程總包,引進集聚中小型煙氣除塵治理設備、配件生產等配套項目,培育發展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骨干企業,推進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研發制造基地建設。積極拓展水污染防治設備、污染土壤修復、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等領域引進開發應用,推動產業鏈橫縱延伸集聚發展。加快發展環保服務產業,鼓勵發展環保服務總承包、環境治理特許經營、環境風險與損害評價等環保服務業,搭建信息服務、產學研合作、創業孵化服務平臺,打造集環保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
4.1.2提升應急裝備產業專業化水平
主動呼應龍巖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專用車之城”戰略部署,重點發展處置救援、預防防護類應急裝備產品,加強軍民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海德馨應急電源車、僑龍大功率抽水車、方圓無人飛機系統等產品升級換代、拓展市場,加快引進防恐防暴、醫療救護、電力搶險、通信指揮、排水防澇等特種車生產項目,推進通信指揮專用車、高空消防車等項目建設,支持建立南方專用車檢測中心,打造集技術裝備研發、應急產品生產制造及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應急裝備產業示范基地。
4.1.3提高工程機械裝備規模和檔次
推動工程機械裝備智能制造,大力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機器換人”,加快智能控制在裝備生產過程中的推廣應用,實現研發創新和升級。工程機械以龍工為龍頭,發展產業鏈上下游配件加工延伸,積極引進發動機、輪胎、液壓總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提升工程機械整機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礦山機械按照龍巖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礦都”部署,主動跟進“礦業+機械”,研發生產與礦山開發相配套產品,重點發展礦山開發、傳送、安全避險等礦山機械裝備。運輸機械重點改造提升零配件制造技術水平,推進變速箱、車橋、轉向器、電子裝置等配套零部件加工業精特發展,鼓勵企業主動承接國家和省內汽車品牌的服務外包。軌道交通裝備圍繞龍巖南車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提升高鐵防腐件、緊固件等配件生產規模技術,積極引進高鐵滑板、高鐵電控設備等零部件項目。
4.2大力發展以商貿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
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專業化服務為特色,加快以商貿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推進服務業與一、二產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閩粵贛邊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健康養生養老與旅游休閑中心。
4.2.1做大做強商貿物流業
(1)提升壯大商貿業。發展壯大中心城市商業集群,整合提升城市綜合體、綜合市場,加快引進和培育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做強做優一批知名連鎖經營企業,培育打造層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業街、步行街、大型商業網點。依托龍巖市全國地區性物流樞紐物流節點城市和中心城市西南翼“商貿物流圈”建設,打造建設一批以家居建材、汽車、紡織鞋帽、小商品、花卉、果蔬水產批發為主的區域性新型專業批發市場和綜合批發市場。鼓勵商貿企業發展網絡零售,支持推動大潤發、新華都、閩西交易城傳統百貨、連鎖超市、大中型批發市場等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線上市場”與“線下市場”良性互動的網絡零售業務。
(2)壯大電商經濟規模。引進培育機械、建材、礦產和特色農產品等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推廣特色產品,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積極培育一批省、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示范村、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重點推進龍巖電商產業園創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引導網銷企業、電子商務信息技術、金融服務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入駐;支持條件成熟的鎮(街)利用總部大樓、寫字樓建設電子商務創業園,支持小池培斜等一批“淘寶村”、“淘寶鎮”建設,引導電商企業集聚發展。鼓勵和引導本地企業全面“觸網上線”,推動傳統商貿業、旅游、生產型企業、農業農村等經營主體深化電商應用,發展創新型電子商務模式。
(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規劃建設集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倉儲配送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建立、完善運輸物流信息平臺及配送中心。著力做大做強龍門物流園,突出抓好金弘達汽貿綜合體、億富龍建材綜合體、鋼信鋼材物流園、鐵寶加鋼鐵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建設。鼓勵、支持現有物流企業發展壯大,支持、引導骨干工業企業主輔分離,將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業務外包,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
4.2.2加快發展旅游業、文化創意產業、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
(1)快速提升品牌旅游業。充分整合旅游資源,主動對接周邊永定土樓、上杭古田會議舊址等龍巖特色旅游景區,進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配套設施,強化中心城市吸納和輻射功能,努力實現新羅區旅游業從過境游向過夜游、從觀光游到休閑度假游、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的重大轉變。大力發展城市旅游,加強區域合作與線路串接,突出提升中心城市“吃住、娛樂、購物”等要素配套能力,積極謀劃以高端購物、特色演藝、康體娛樂、影視會展為主的深度城市旅游。推進宗教文化旅游,努力擴大新羅區內天宮山系佛教法眼宗法脈所在地的影響力,著力打造以天宮山、石佛公為主的朝圣養心宗教旅游。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整合提升紅色旅游景點,發展采茶燈等特色民俗文化游。培育鄉村生態旅游精品,深入挖掘生態特色,培育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重點推進七彩藍田生態農業觀光園、洋畬原鄉生態度假區、萬安竹貫古村落、小池培斜福海龍鄉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精品鄉村生態游品牌。
(2)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大力發展創意設計、動漫網游、云媒體服務、移動多媒體、文化電商、文化遺產開發等,著力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體育等融合發展。重點打造文化產業113工程,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引進文化龍頭企業、名師、名藝術家,鼓勵原創作品和原創工藝品的開發。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業,支持重點骨干企業組建工業設計中心,促進工業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
(3)加快推進健康養老業。推動健康全產業鏈服務,強化健康管理與醫養結合,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以被授予“中國十大養老勝地”、“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為契機,組織實施、策劃儲備一批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設施項目,加快推進紫金山養老休閑、冠虹老年公寓、九健康復療養中心等項目建設,培育區域特色健康養老基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體育產業,推動體育與健康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大力培育健身休閑等體育服務業。
4.2.3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
著力改造提升住宿餐飲業、家庭服務業、農村服務業、物業服務業。引導住宿餐飲企業積極向大眾化轉型,分層錯位經營,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支持企業充分運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通過網絡團購、微博打折、微信促銷、刷二維碼等新型營銷方式,加快線上線下市場融合發展,探索對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實行水、電、稅費優惠和補貼。鼓勵社會資本創辦、發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服務機構,重點發展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醫療服務,拓展家庭用品配送、實物租賃、家庭救助、教育培訓等服務新市場。完善以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農副產品流通體系,推動涉農電子商務發展。鼓勵物業服務企業轉型升級,推進物業服務業向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4.2.4加快發展重點生產性服務業
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服務外包業、融資租賃業、科技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創造條件吸引市外全國性、區域性金融機構落戶新羅或開設分支機構,支持有條件的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發展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基金管理企業等股權投資機構。支持發展在線支付、電子支付、跨境支付、移動支付和基金銷售支付等互聯網金融,重點發展網絡支付、網貸和股權眾籌融資。鼓勵融資租賃服務企業加強與商業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合作,大力推廣大型制造設備、施工設備、運輸工具、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深化科技和金融結合,積極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科技咨詢、科普等科技服務。發展在岸和離岸數據中心外包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
4.3重點培育生物醫藥、新材料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技術鏈、價值鏈和產業鏈出發,加快關鍵技術突破,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4.3.1集聚提升生物醫藥產業
積極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生物技術、現代中藥、中高端化妝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產業鏈,實施高位引進戰略,加強與國藥集團等大型醫藥企業對接,支持卓越、天泉藥業、格蘭尼生物、九健生物、中農牧等骨干企業發展,加快推進天泉藥業生產基地、百雀羚南方總部及基地、格蘭尼維生素AE、九健生物硝酸基纖維素蛋白基片、嘉麒草本植物產業化綜合開發和江山堂牛樟芝種植等項目建設,鼓勵新藥、新技術開發生產,強化對中藥材產業鏈各個環節監管,抓好新修訂藥品GMP認證。
4.3.2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自主創新,推進傳統材料的高技術化,重點發展光伏材料及特種玻璃、硬質合金等新型功能、先進結構材料。
(1)光伏材料。重點發展低成本太陽能極硅料、硅片、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系統集成與設備、電站工程總承包等,加快推進“冶金法”SOG多晶硅技術提升及年產萬噸產業化項目,引進太陽能電池項目及相關產業鏈項目,提高光伏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打造“百億級”閩臺光伏產業園。
(2)特種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重點發展汽車擋風玻璃、手機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超白太陽能基板等功能性材料,加快龍泰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建設。
(3)硬質合金材料。重點發展硬質合金切削刀具、模具、涂層技術、鎢合金、銅鎢合金、金剛石刀具及汽車曲軸、缸套等產品,加強超細晶硬質合金工業化制造、表面涂層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硬質合金產業園建設。
[1]福建省政府。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R].福州:福建省政府,2016.
[2]龍巖市政府.龍巖市“十三五”規劃綱要[R].龍巖:龍巖市政府,2016.
[3]李揚.認識中國經濟要有全面眼光[N].經濟日報,2016-04-14.
[4]杜銘.互聯網經濟應筑牢根基[N]. 經濟日報,2016-06-08.
[5]金京,戴翔,張二震. 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國產業轉型升級[J]. 中國工業經濟,2013(11):57~69.
[6]李娟,萬璐,唐珮菡. 產業轉型升級、貿易開放與中國勞動市場波動[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1):140~147.
[7]劉英基,杜傳忠,劉忠京. 走向新常態的新興經濟體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分析[J]. 經濟體制改革,2015(1):117~121.
[8]張春野. 中國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政府職能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1.
[9]戴丹. 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因素研究[D].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14.
[10]賈建忠. 產業轉型升級的群效應研究[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0~29.
2016-06-07
陳笑霞(1974—),女, 經濟師,主要從事科技管理(項目管理、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
F127
A
1674-9944(2016)14-02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