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
(四川省廣安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廣安 638000)
?
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處理建議
劉 霞
(四川省廣安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廣安 638000)
指出了人事檔案信息失真主要分兩類:差錯行為失真和造假性失真。差錯行為失真主要表現為檔案信息前后的不一致;造假性失真主要表現為原始材料失真、假學歷、假年齡、假履歷等。對此,為加強人事檔案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保障人事檔案功能的充分發(fā)揮,提出了處理檔案信息失真的幾點有效措施。
人事檔案 ;信息失真;問題;對策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但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現象的不斷出現,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信用危機,為日后的干部人事工作造成了嚴重的隱患[1]。因此檔案信息失真問題必須及時加以制止和解決。
目前人事檔案信息的失真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意的差錯行為失真,另一類是有意造假引起的失真。
2.1差錯行為失真
差錯行為失真主要表現為材料前后矛盾。主要表現為填表者和檔案工作人員的粗心大意而形成的信息失真,或信息形成過程的標準不夠明確導致。例如,有些人在填寫履歷表的出生年月時,有時用公歷的出生年月,有時有用農歷的出生年月,加上歸檔時工作人員沒有仔細審查所填寫的內容,因而造成前后兩份履歷表的出生年月有出入。
2.2造假性失真
造假性失真表現為檔案材料完全虛假。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 假原始材料。原始檔案材料造假也時有發(fā)生,主要表現在學習成績、學位等方面的造假,把不及格的改為及格、低分數的改為高分數、把“處分、記過”改為“表揚、獎勵”等,造成人事檔案從源頭上失真。
(2)虛假學歷。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就業(yè)崗位對員工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此,部分人員受個人利益驅使,在文憑、學歷上大肆造假
(3)虛假年齡。為了上學、高考、參軍、就業(yè)結婚、退休等問題在年齡上大做文章,按照自身需求虛報年齡,隨意填報,以符合相關政策規(guī)定標準,滿足個人私欲。
(4)虛假籍貫、民族。利用國家對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少數民族采取的優(yōu)惠政策,通過改換或謊報自己的籍貫、民族,來享受國家政策照顧及優(yōu)惠,主要表現在升序、轉干等方面。
(5)虛假履歷。履歷材料是人事檔案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正確反映一個人德、能、勤、績的主體,一些人為了證明自身的工作經歷,從參加入伍時間、工作時間、工作單位、對口支援及科研成果等方面造假,從而牟取實惠。
根據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主要現象可總結出信息失真主要以造假性信息失真為主。而主要原因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3.1受利益的驅使,人為地更改、偽造檔案
介于人事檔案的重要性,由于就業(yè)、考研、公招、公考、出國政審、提干、退休等各項事宜都以檔案資料的審核為重要依據,致使僥幸造假成功的果實誘惑巨大,不少人為之一搏。
3.2造假供給市場的存在
有需求就有市場,不合法的供給、需求亦是市場經濟雙刃劍的現象之一。而造假市場的高額利潤更使供給市場“頑強”生存。
3.3領導檔案意識不強
檔案意識不強,在日常工作中就直接體現在了對檔案工作的不重視。任何崗位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勝任檔案管理員崗位,退休返聘老員工、低學歷的醫(yī)護工作人員、后勤工作人員兼職做檔案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領導的不重視亦造成檔案管理設備的投入不足及基層工作人員的不重視心態(tài),因此這些因素直接為“檔案材料真實性”創(chuàng)造了極大的過失性“造假”機會。
3.4監(jiān)督機制不夠完善
基于多數基層檔案管理部門對檔案工作的不重視,由此對于輔助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機制也不夠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對于新產生的歸檔材料未按照規(guī)定與本人信息進行前后對照,檢查流于形式,未盡義務;歸檔材料入檔過程無嚴格的核對過程或是或略核對程序;檔案工作人員對個人檔案信息“監(jiān)守自盜”,為朋友情誼或利益等原因直接動手,從檔案管理終端制造假檔案。
4.1加強宣傳,增強全民法制觀念和檔案意識
人事檔案的形成,涉及很多部門和員工,要制止和根除人事檔案中的弄虛作假的現象,必須采取得力措施。不僅領導干部、人事部門檔案管理人員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有關人事檔案管理的方針政策,而且還要加大學習和宣傳力度,讓廣大員工了解人事檔案的政策法規(guī),增強法制觀念和檔案意識。
4.2嚴格執(zhí)法,加大對違法案件的處理力度
人事檔案長期以來只偏重政治性、紀要性、機密性,而忽略法制手段,特別是在其職能活動中,輕視法律監(jiān)督[2]。而《檔案法》的確立,使檔案工作結束了無法可依的局面。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為維護人事檔案信息的真實、安全提供了最有力保障。因此,應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厲查處人事檔案違法案件,掐斷造假供給線,從而加大造假的成本,從源頭上堵住造假信息。
4.3健全檔案管理工作制度與監(jiān)督機制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過去由于領導部門的不重視、檔案工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檔案工作流程、規(guī)范毫無嚴謹性可言。工作人員隨性而為,無責任心,馬虎對待、處理檔案信息,更甚者鉆“制度”空子,主動造假檔案信息,牟取私利。因此健全檔案管理工作規(guī)范制度與監(jiān)督機制,是從宏觀上控制檔案信息失真的重大途徑之一。
4.4強化培訓
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和業(yè)務技能水平,加快人事檔案工作現代化建設。加強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人事檔案重要性,樹立檔案意識;加強誠信教育,培養(yǎng)工作責任心,嚴謹對待檔案管理工作。同時,專業(yè)崗位聘用專業(yè)人員,并適時強化培訓,更新管理理念,利用專業(yè)理論知識、嚴格把關;建立人事檔案工作信息網絡,利用公共網絡傳遞和提供所需人才信息[3],多層面地保障檔案信息的真實有效。
[1]李靜.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6(5).
[2]儲玉紅.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規(guī)避措施[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4(5).
[3]劉冰. 淺析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2012(3).
[4]儲玉紅. 人事檔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規(guī)避措施[J].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5):39~41.
[5]李東. 人事檔案信息失真問題及對策[J]. 蘭臺世界,2005(1):40~41.
[6]趙亞敏. 基于開放和實用的人事檔案管理改革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2007.
[7]唐晶. 當前我國人事檔案管理發(fā)展方向的探索[D].濟南:山東大學,2007.
[8]韓曉偉. 數字化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系統(tǒng)設計[D]. 濟南:山東大學,2008.
Analysis on Cause andTreatment of InformationDistortionin Personnel File
Liu Xia
(SichuanGuanganMunicipalPeople’sHospital,Guangan,Sichuan638000,China)
Personnel fil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error behavior distortion and pseudo distortion. Error behavior distortion ismainly theinconsistency between archives informationbefore and after; build pseudo distortion is mainly raw material distortion, false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 age and false record, etc. To strengthen the authenticity, validity of personnel file information,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personnel file function into full play, we suggestedsever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fil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1)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idea and archives consciousness; (2) strengthening the strict law enforcement, especially the illegalcases; (3) improving the fi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4) strengtheningthe training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skill levelsof file management personnel.
personnel fil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roblem;strategy
2016-05-30
劉霞(1989—),女,主要從事人事檔案管理研究。
G275
A
1674-9944(2016)14-0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