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代小龍 劉越武
打造堅強農網 實現管理融合
——公司《“農網發展上臺階、農電管理上水平”三年行動計劃》解讀
文_代小龍 劉越武
郡縣治,天下安。作為農業大省,我省超過60%的用電量、70%的生產總值、80%的人口在縣域,建設好縣域電網、提升縣公司管理水平,事關公司大局。
2015年7月,省電力公司2015年年中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實施“農網發展上臺階、農電管理上水平”三年行動計劃。當年12月,公司《“農網發展上臺階、農電管理上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正式出臺,這是公司立足我省農電發展新形勢制定的新戰略、新舉措。
“公司強調,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既是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又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事關工作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公司上下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作為公司‘十三五’發展的重中之重,確保相關工作有序落實、行動目標務期必成。”公司農電工作部主任李青山說。
低、依法治企意識不強等問題,也同樣影響著縣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和供電優質服務水平。”李青山說。
破解農電發展難題,始終是事關公司發展大局的一項重大任務。
近年來,在公司積極推動下,我省農電發展迎來了多重“利好”:順利完成106家縣公司資產無償劃轉工作,農電管理體制基本理順;實現全省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縣域電量增長活力進一步激發;農網建設改造力度空前,供電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公司還印發了《關于加強農電管理工作的意見》《規范縣公司管理主要工作界面清單》《規范縣公司管理十二條禁令》等一系列文件,既明確了“城鄉電力一體化管理”的理念,又進一步夯實了農電規范管理的基礎。
“當前,我省農電工作已經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亟須站在全省高度,通盤考慮,制定推動全省農網發展和農電管理提升的整體解決方案,加快扭轉農網發展滯后和農電管理落后局面,更好地服務河南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李青山說。
在此背景下,以滿足建設小康社會用電需要和農電管理“四個接軌”(思想觀念、管理體系、專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接軌)為目標,以提升農村供電能力、依法治企、規范管控為重點的“三年行動計
長期以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我省農網發展滯后、農電管理基礎薄弱。
“農村電網的網架結構薄弱、供電能力不足、裝備水平低等問題,困擾著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著農村用戶的生產生活;農電管理中的專業管理薄弱、隊伍素質偏劃”應運而生。

為新農村架設供電設備 張銳/攝
“‘三年行動計劃’是未來一個時期公司農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主要解決農網發展和農電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加大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力度,加快推進省市縣公司一體化管理,通過三年努力,使農電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軌道。”李青山介紹道。
翻開公司“三年行動計劃”文件,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數字指標多。
計劃的意義只有落實才能實現,把各項工作目標分解成為具體的指標,更加便于各單位明確地執行。
實現農網發展上臺階,公司提出通過2015~2017年三年努力,農網發展實現“三達到”“四消除”“六覆蓋”目標,基本消除“低電壓”,我省農網發展達到中部地區領先水平。
“三達到”即110千伏平均容載比達到1.8以上;35千伏平均容載比達到1.8左右;10千伏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千伏安以上。“四消除”是指消除110千伏變電站“單線雙變”和35千伏變電站“單線雙站”問題;消除110千伏容載比低于1.6的縣和35千伏容載比低于1.5的縣;消除10千伏戶均配變容量不足1千伏安的行政村;消除農網供電“卡脖子”和“低電壓”問題。“六覆蓋”就是220千伏變電站覆蓋所有縣;110千伏變電站覆蓋所有產業集聚區;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基本覆蓋所有鄉鎮;10千伏配變覆蓋到所有自然村;智能電表(含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基本覆蓋到所有客戶;35千伏變電站和供電所(營業廳)光纖全覆蓋。
實現農電管理上水平,公司提出通過三年努力,農電管理實現“四個接軌”,“三集五大”體系和“五位一體”協同機制在縣公司落地扎根,省市縣一體化運行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消除經營虧損,隊伍素質穩步提升,農電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和農網發展一樣,公司對農電管理的大量目標也進行了量化。“關于縣公司‘大營銷’管理目標,我們提出通過三年努力,實現電費回收率達100%,計量管理規范率達到95%以上,采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自動抄表核算比例達到80%以上,等等。”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介紹說。
當然,對于一些不能量化的管理工作目標,公司也進行了清晰定性。
“公司還對‘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和指標進行了年度分解,梯次推進,集‘小成’為‘大成’,既分解了基層的壓力,又便于定期督導。”公司農電工作部農電管理處處長趙飛鵬說。
公司“三年行動計劃”還對重點工作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在加快農網發展方面,要求加大農網投入,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加快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推進智能化建設。在提升管理方面,要求進一步強化人、財、物核心資源管理,推動“五大”體系在縣公司落地,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開展縣公司和鄉鎮供電所同業對標,推動依法治企及深化改革,強化安全管理,加強黨建及企業文化建設,加快專業管理接軌融合。
按照公司“三年行動計劃”,各市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制定本單位的具體實施方案。
“這是因為每個地方的發展水平都不盡相同,‘三年行動計劃’并不是要求‘一刀切’,所有地方都要達到同一目標,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具體實施方案。”李青山說。
這也體現在公司“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文字之中。例如,為了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公司提出要優先提升駐馬店、信陽、商丘、周口等110千伏容載比不足1.4的傳統落后農業地區110千伏供電能力,至2017年全省所有縣110千伏容載比均不低于1.6。同時,為了支持和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公司除了提出要在2017年實現110千伏變電站覆蓋所有產業集聚區外,還強調要逐步提升縣城和產業集聚區10千伏電網互聯互供能力,將縣城和產業集聚區的10千伏互聯率提升至80%以上,進一步減少故障停電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們正處在‘互聯網+’時代,要把信息化工作涵蓋到農電工作的各個方面,因為信息化工作不僅是一項專業工作,更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這也是公司在‘四個接軌’中提出‘信息化建設接軌’的意義所在。”李青山強調。
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是關鍵。為此,省市縣公司都將成立工作小組,省公司將把‘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納入對部門績效考核及市公司業績考核,市公司納入對縣公司的績效考核,通過強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做好安全細節管控 王澤淼/攝
“按照省市縣公司分層分級管理原則,省公司將充分發揮統領作用,市公司、縣公司也要履行好主管責任和主體責任,力爭通過省市縣公司協同發力,確保‘三年行動計劃’落到實處,最終實現‘農網發展上臺階、農電管理上水平’的目標。”李青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