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 馬玉蕾 石亞博
溫情春聯送英雄
文/圖_ 馬玉蕾 石亞博

嵩縣供電公司“電力雷鋒”志愿者將代表敬意和祝福的春聯送給抗戰老兵張克均
1月17日,周日。上午9點,嵩縣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員工丁小軍帶著厚厚的紅宣紙走進何村供電所的二樓會議室,綜合服務中心副主管穆會群和何村供電所所長葛建紅已在此等候多時了。他們從丁小軍手中拿了幾大張洋溢著喜氣的紅宣紙,認真地折疊、裁剪成不同規格的空白對聯、福字斗方……
他們三個人總是利用周末時間在這里練習書法,互相點評、切磋,一心想送給抗戰老兵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葛建紅說:“寫春聯送給抗戰英雄還是第一次,
練了十幾年的字,寫的時候還是感覺心里沒底啊!” 當談及為什么要送春聯給抗戰老兵時,他們講了這樣一段故事。
穆會群、丁小軍、葛建紅都是嵩縣供電公司有名的書法愛好者。2015年9月,在一個文化沙龍會上,他們認識了一位多年來不斷走訪嵩縣抗戰老兵、熟知嵩縣抗戰歷史的中年媒體人李清竹。李清竹向他們講了一個故事,是在2014年去世的95歲抗戰老兵仝明堂的一段抗戰經歷。
1938年,18歲的嵩縣農村小伙兒仝明堂投軍到國民黨第一戰區自衛軍第二路阮勛部特務連。這是一支連番號都是自己起的非正規軍,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他們多次在豫東地區和日寇交戰。
1941年1月28日,日軍一個團的兵力向駐馬店移動,危及遂平。阮勛部獲悉后,立即調派1200余人在鄭信公路沿線的遂平縣潘莊鎮集結,卻突遇日寇精銳部隊井田師團。那一仗打得慘烈啊!血戰一晝夜下來,陣亡了800多名熱血抗戰青年。戰后,連中兩槍的仝明堂被一位老人所救,受傷頗重的他在醒來后說:“我是嵩縣田湖鎮人,死了以后麻煩幫忙將我埋了,別讓狗吃了。”
聽著,聽著,淚水模糊了他們的雙眼。丁小軍說:“我不知道如果自己生在那樣一個年代,是否能夠以國之榮辱為重,在槍林彈雨中守住一顆堅定的愛國之心。但是,我知道,那些曾經在抗戰中發生過的事情、犧牲過的烈士,是永遠值得我們去銘記、去緬懷的。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保家、愛國。而我們,應該為抗戰老兵做些什么。”
能為抗戰老兵做些什么?一個周末,葛建紅、穆會群、丁小軍三人一起討論了起來,但誰都沒想到更好的主意。
突然,丁小軍一拍腦袋,說:“不然,咱們寫春聯?”
“這個好,貼春聯是民族傳統年俗,代表著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現在打印出來的春聯總是感覺少了一些文化韻味和誠意,咱們就把對他們的敬意和誠心一筆一畫地寫出來,將祝福和愿望送給抗戰英雄,希望他們一年更比一年好!”穆會群和葛建紅聽到這個提議,都贊不絕口。
主意一定,三個人就開始分工,穆會群負責了解嵩縣目前的抗戰老兵情況,葛建紅負責尋找三人周末練習書法的地方,丁小軍負責準備紙、墨。周一至周五他們各自在家中練習書法,每逢周日在一起練習。
2015年9月13日是這三個書法愛好者第一個共同練習的日子。在這一天,葛建紅將了解到的抗戰老兵的信息告訴了丁小軍和穆會群。
目前嵩縣有抗戰老兵三人,他們是家住城關鎮的89歲老兵任少年、田湖鎮的86歲老兵張克均和車村鎮的91歲老兵蘆占彪。
“原本想著先了解一下抗戰老兵的情況,結果建紅連電話號碼都打聽出來的時候,我們都有點坐不住了。”丁小軍說。
于是,第一個共同練習書法的周末,三個人沒有坐在一起練字、評字,而是去看望了三位抗戰老兵。
“看著這些昔日參加抗戰的英雄晚年都還算幸福,我們三個人的心才放了下來。”穆會群說。
在之后的17個星期日,他們一起臨摹名帖、互相點評書法,那勁頭兒像是回到了一心想要獲得老師夸贊的學生時代。
1月21日上午,在嵩縣田湖鎮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前,一位頭戴皮帽的老人正站在門口張望。當看到眼前出現頭戴小紅帽、身穿藍色制服的身影時,他快步走上前去,迎接這群帶著滿滿禮物和祝福的“電力雷鋒”志愿者。
只是,這一次,他沒有看到穆會群、丁小軍、葛建紅的身影。
“猶豫了幾次,還是決定讓‘電力雷鋒’志愿者在春節前看望老兵時,把我們寫的春聯帶過去,自己去送還是覺得不好意思。剛開始動筆的時候信心十足,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意,可是,越寫就越對自己的字不滿意,覺得拿不出手。”丁小軍有些慚愧地說道,“手寫春聯,字好、詞好、紙好缺一不可。光紅宣紙,我們就寫了幾十張,后來還是覺得灑金加厚紅宣紙更好一些,就滿縣城跑著去買。”
“知道網上有賣更便宜的,但是就怕紙太薄。我們對于墨的選擇也是猶豫了好幾次,用調金油調了金粉試試,又用珍藏的古硯臺磨墨試試,后來還是覺得灑金的紅紙配上墨更穩重、精神。”穆會群說。
當張克均老人打開一副寫著“英雄報國勵童心 修身齊家慶華年”的對聯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沒想到你們會在年前來看我,還帶著這么用心的禮物,真是太謝謝你們了!”他緊緊地握著志愿者的手,感動地說。
幾天后,在外地過年的抗戰老兵任少年和蘆占彪也收到了通過快遞寄送的新春禮物。
三位抗戰老兵不知道的是,為了給他們送上這份特殊的新春禮物,穆會群、丁小軍、葛建紅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穆會群、丁小軍在寫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