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改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改革成果,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成為包括小學體育教學在內的多門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小學體育相比其他課程可以更好的開展創造性思維教學改革,我們要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進行了簡要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分析
教育體制的改革重點就是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新的時代背景下,擁有創造性思維的群體是精英社會得以發展進步的關鍵。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教育改革中需要關注到的教育重點。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傳授,我們要逐漸打破舊有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轉移至思維的培養上,從而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獲得提高。以下是一些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得出的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簡單見解。
1教師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引導反面思考新模式
作為體育課堂的主要引導者,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注重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如何可以使學生可以準確的、快速的掌握老師教授的體育技能,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個人思維的培養。也許在許多人看來,體育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相比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體育課更主要的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事實上,在教學改革的新時期,體育教學要將體能素質培養與思維素質培養共同重視起來。單純重視學生的體能訓練,只是一種機械性的教學,學生也只是單純的去學習去模仿,比如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將動作分解,先將分解動作教授給學生,再逐漸將動作整合起來讓學生去做,對學生而言,只是對教師分解動作的機械性模仿。如果將創造性思維培養教學方式融入課堂之后,教師就可以在進行體操動作講解的時候讓學生們思考每一個動作設計的原因,主要鍛煉到我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這樣,學生們就在學習體操動作的時候加入了思想記憶的方式,可以對體操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有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提升體育教學水平。
逆向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新方法,逆向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格式,突破自己,從正常思維模式反向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是先將要教授的動作進行示范,學生通過模仿與學習掌握該體育理論。逆向思維則是另辟蹊徑,從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好技能,比如可以先將錯誤的方式示范給學生,帶動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好奇心,在將正確的方法示范給學生。比如在教授跳馬的時候,可以先將錯誤的跳馬動作示范給學生,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思考這樣的動作有何錯誤,啟發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發現問題。
2尊重學生的意見,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創新意識,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體育教學內容深入解讀,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并選擇性的尊重并采用他們的意見,比如在進行跳繩訓練的時候,要多多聆聽學生們的意見,集思廣益,讓學生們將自己快速學會跳繩的小技巧分享給大家,將花樣跳繩的技巧也分享出來,學生們的思維各不相同,在這樣的意見交流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創造出更多更豐富的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環節,就體育課中的跑步這一教學環節來說,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跑步的訓練方式主要由教師提出,學生們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跑步即可,在融入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將課堂的更多空間與自主權交給學生。比如在鍛煉學生跑步能力的課堂上,可以使學生們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設計出多樣的跑步比賽方法,類型可參照接力賽、兩人三足跑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施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讓不愛跑步的孩子們逐漸拜托對跑步的恐懼性,在這些新奇的跑步形式中逐漸愛上跑步。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以一種很嚴肅的形象面對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夠親近,課堂交流少,導致課堂氛圍嚴肅,學生很容易對課堂與教師產生抗拒心理。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要注意將自己與學生的距離拉近,改變以往嚴肅的態度,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怖心理,使自己不僅僅是學生的師長,更是學生的朋友,尤其是體育課,學生的其他課程都是在室內進行的文化課,室外的體育課教學要求相對較低,教學模式更多元,課堂氣氛更輕松更活躍,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進行交流,保持親和的態度,建立起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4創新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
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聆聽者與模仿者,課堂模式死板嚴肅,學生群體過于被動,限制了學生的能動性。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打破舊有的教學格局,設計新的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教師要有的放矢,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教師是體育課堂的引導者,將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后,要注意將自己作為一個課堂引導者的獨特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引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小學時期的孩子們正處于一個身心全面發展的階段,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尊重學生的想法,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活潑有趣,幫助學生能更好的投入到體育課堂中來。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可以嘗試去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使思維獲得啟發。比如教師可以為同學在課堂上創設奧運會的情境,播放奧運會比賽時的音樂,告訴學生們這就是奧運會百米賽跑的跑道,大家都是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通過音樂的烘托與教師的言語鼓勵,可以提高學生的斗志,然后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被帶動起來的時候,教授學生正確跑步的技巧,學生在跑步的時候就會將自己帶入到奧運會比賽的情境當中。教師也可以創建出其他的情境,采用競技的方式,可以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在活潑愉快,充滿童真童趣的課堂上使體能獲得鍛煉。
5提供實踐與交流機會,提升學生學習水平
體育課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在室內學習了幾節課,在室外上一節體育課可以幫助學生舒活筋骨,通過實踐才可以獲得創新,學生擁有實踐權后,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索與研究,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示范拔河技巧之前,將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分配拔河工具,讓小組內自己通過研究與實踐,總結自己小組所認為的拔河技巧,然后再讓小組之間進行拔河比賽,通過實踐印證各個小組總結的拔河技巧是否適用于比賽。
這樣的小組學習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交流了彼此的技巧與想法,提高學生的交流水平,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鍛煉。學生們可以通過交流,對跑步的姿勢、足球射門的技巧等有更深的認識。
6結語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引導反面思考新模式,尊重學生的意見,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提供實踐與交流機會,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嚴婕.探究小學體育教學對創造性思維培養[J].成功(教育版),2013(8):295.
[2]陸宇鴿.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模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71.
作者簡介:
陳通(1985.6~),男,上海,漢,本科,小學一級,體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