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 要】美術是學生藝術修養以及綜合素質的體現,是基礎的教學課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式、一種價值觀,注重的是學生合作品質的培養、合作精神的樹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有助于知識理解,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參與意識,增強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就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
新課改實施以來,不僅使美術成為教學的重要課程,而且還要改變以往的美術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要求教師積極探索新的美術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美術課堂有效性,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合作學習學習模式的優勢。
一、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的意義
(1)能夠營造更加活躍、精彩的小學美術課堂與傳統教學相比,合作學習型教學更加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教育。由于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合作學習教學的引入,是通過情境創設,將學生吸引到學習中,進而主動投入到學習中。與此同時,學生擁有了更大自主權,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教師不斷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進而對新的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更加喜歡美術課。
(2)能夠提高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教學,面對的主體是小學生,這些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完全實現自主教學的可能性比較低。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進行引導和幫助,在課堂中將學生作為主體,從學生個體差異性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實現對美術知識的理解。
二、 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
1.運用合作學習,要合理分組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要對本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愿分組或依據學生能力分組。老師不要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分組,只需要加以指導。可以把五六個學生分成一組,但是每個小組不能都是好學生或學困生。小組要以好中差來組合,把幾張桌子并在一起學習,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合作,也有利于每個小組整體水平的提高。分好小組之后,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讓學生愉快地進行交流、討論,各抒己見,聽取他人的意見,相互探討知識,展示自我,從而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
2.“合作學習”學習方式與嘗試教學法有效地結合
嘗試教學法在多年的實踐之后發現,其教學有效性的效果非常顯著,因此將其與合作學習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是提高小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有效措施。所謂嘗試,其本質就是學生獨立進行學習,也就是一種學習上的嘗試,其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先學后教。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小學美術課堂上不能夠一味進行知識灌輸,科學地將提問、合作與討論相結合,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本聯系、組建小組進行討論,動手操作,中途合理提問,最后實現問題的解決。
3.利用合作展現美術過程,促進方法掌握
“力行而后知之真”,知識學習千萬遍,不如實踐過一遍。我們都提倡在組織小學美術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導,要授之以漁。如何高效地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呢?答案就是讓學生親身參與美術過程,在實踐中形成認識,強化記憶。利用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參與美術過程鋪平道路,在合作學習互動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更及時的學習反饋,強化過程記憶,幫助學生更為多樣、全面地體驗美術過程,促進方法掌握。
4.合作學習方式要擴展到課外學習
美術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除了注重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之外,還要給予課外合作學習更多重視。以課堂上的內容為重點,引導學生向課堂外延伸和拓展。將課外訓練和課堂學習有效、充分、有趣結合起來,擴展學生的合作及學習空間,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5.合作學習中要重視有效評價
有效評價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教師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改變以往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評價,不能只注重結果,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二者相結合。同時,注重小組合作和個體競爭的評價模式,組內成員互評及自評,組間互評及自評,使每個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不斷完善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養成學生對人對物做出客觀公正評價的良好品德,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感。在小組評價完成后,教師做出總評,在肯定每個學生成果的同時,耐心指出不足,幫助學生改正。
總之,教師在構建合作學習型教學模式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及討論問題的機會,引導他們盡心合作學習與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獲得更多學習經驗,進而培養獨立學習能力。現階段我國小學教學改革形勢十分艱巨,傳統教學思維及教學方式對小學教學有很大影響。我國小學美術教學往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強制性地講解往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只有真正領會小學美術的本質內涵,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霜.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年13期.
[2]丁曉華.試論分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