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一線教師對合作學習已經進行看較為系統化的、規模化的實踐及研究,筆者在該研究中深入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在當前的教學體制下對其實施合作學習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本文開篇對合作學習的內涵及意義做了分析,然后對當前普通高中語文學習特點、教學特點及教材編排特點進行了開展合作學習可行性的分析,最后給出了有效提高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體制;可行性
新課改要求教學不應該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將學生學習主動性、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另外其中還著重的強調了合作學習對于新課改的重要性。
1合作學習的內涵及意義
1.1合作學習的內涵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就是將學生間的互動作為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過程當中運用小組形式,讓學生共同的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去促進他人及自己的學習。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小組由2-6人共同組成,把異質分組作為基礎及標準,設置共享目標、績效責任等來進行合作學習,其在教學當中是他人和自我的一種對話,屬于自我探索及建構世界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
1.2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所具有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種類型對話方面,就是個體和世界之間、各個與個體間、個體和自身間的對話。也就是說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將關聯的認知實踐與客觀世界之間進行構建,從而去更好的處理問題;在合作學習當中學習主體還能夠學會與人更好的相處,這種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將終身受益;最后合作學習還為學生提供了表現自我的環境,對學生個人的個性化活動做到了積極的肯定,那么學生間就會自動形成共享的差異及和諧共處的關系。
2當前普通高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分析
2.1語文學習特點分析
當前高中語文在高中學生學習中處于不被重視的狀態,學生普遍的持這樣一種態度,認為語文是母語學科,那么不管是怎樣學習都能夠取得滿意成績。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對待的現象;另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夠強,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及認真;最后對于語文學習很多學生都只有很短暫的熱情,不夠持之以恒并且認真程度不夠。
2.2語文教學特點分析
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的特點,同時也承載著人文性,其中人文性是高中語文中所蘊含的思想及文化的部分。在學生通過教材來表達思想及認識的時候,其要求學生可以在各種場合當中進行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交往及溝通的能力,發展其合作精神。
2.3高中語文教材分析
當前的高中語文教材是嚴格的遵循新課改及課程標準進行編寫的,在課程目標方面其體現出了高中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并且三維維度的目標互相滲透、融為一體,能夠從整理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高。從教材當中所蘊含的能力培養內容來看其主要是對學生識記、綜合分析、表達應用、探究能各項能力的培養。在鑒賞評價的過程當中主要側重于對噓聲賞析、評價閱讀、鑒別等能力的培養。而在思維方面則體現在了對學生聯想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的培養。
2.4可行性分析
從高中語文的學習特點、教學特點及教材的特點出發,我們看到在教材的閱讀部分,很多學生因為自主能力教材,就會選擇主動放棄,但是合作學習則能夠促進學生去對該部分知識的攻破,當教師給出其重難點后班級小組之間就會去進行討論、交流學習,最后驕傲是則會采用恰當的方式來對學習效果進行驗收。另外在交流內容部分,教材本身要求學生去進行辯論、討論,所以這時候采用合作學習則成為了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學、學習及教材的內容及性質就決定了其適合進行合作學習,故在當前的教學體制之下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是可行的。
3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對策分析
3.1要體現出多樣化的分組形式
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條件,當前分組的形式主要有依據學生能力進行的分組、教師分組及偏好分組三種,其中依據學生能力進行的分組后在每個小組當中,教學都應該是個別進行的,那些對于高中語文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則需要實行額外的分組。第二種教師分組是有效保證被孤立的學生可以得到小組成員的共同幫助和指出;第三種分組方式是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分組,這種分組利于學生間實現閱讀及交流。多樣化的分組方式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分組方式,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佳化。
3.2確保合作時機的有效性
教師在使用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注重依據教學內容和設計、以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找準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對于自讀課文來說個體可以采用先自主學習的方式,然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對于拓展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拓寬思路來進行合作學習,對于口語交際培養類問題,需要通過合作學習來進行教學。那么這三種類型的問題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應該注重合作學習的時機,要保證學生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在切入,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學生的思想受到小組成員的綁架,從而對事物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也就保證了合作學習效用。
3.3對合作學習評價方式進行轉變
對合作學習的評價不應該只是傳統的教師評價,應該將教師評價、組員互評及學生自評三者結合在一起,實行綜合性、全方位的評價。其中教師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單元檢測及周記評價,學生自評采用的是打分或者是評語類型的反饋性評價,小組成員互評則主要是通過對考核指標的量化來對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評價。對于合作學習來說這三種評價方式都是必要的,并且也是可以正確反映出合作學習效果的因素。
3.4校企合作對學生進行合作技能的指導
一方面作為學校來說應該在教學安排上做到馳中有緩,我們知道每個學期的語文教材為六個單元,那么學校是不是可以減少兩個單元的教學量,這樣就能夠為合作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作為教師也就可以依據教材的重難點、體裁等去有選擇性的開展合作學習;另外一方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教師通過家訪等形式就能夠對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更好的了解,這對于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是非常有利的。
4總結
當前的教學體制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成熟的教學策略,其能夠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全新的活力。在當前的背景之下,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強化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及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精神,從當前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來看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學校、家庭、教師和學生各方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玲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究遼寧[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王玉輝.王雅萍.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朱琪(1979.9.15~),民族:漢族,性別:女,籍貫:四川省西昌市,工作單位: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學,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