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杰
【摘 要】在學校體育活動中,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及預防進行分析,這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防微杜漸,采取科學的教學和合理的訓練,培養學生在運動中的良好習慣和自我監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運動損傷;預防
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身體損傷即運動損傷,運動損傷一旦發生,就會給學生身體上造成痛苦,心理、經濟上造成負擔,且有些損傷不易恢復,直接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甚者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因此,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對保證學生的健康,促進學生的體質,提高體育運動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運動損傷的主要因素
1.思想因素
運動損傷的發生常與體育教師和學生對運動損傷的認識不足有關,因而在教學訓練中,不能積極、主動的采取一些措施,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缺乏經驗,在運動中思想上麻痹大意、盲目冒進、急于求成,忽視體育運動原則;或在練習中畏難害怕,過分緊張也常易造成損傷;或對損傷后恢復認識不夠,小傷多次重復,急性損傷轉為慢性損傷,在解剖上和生理上不能恢復正常,落下傷病根。
2.準備活動
(1)不做準備活動,在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系統的功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立即投入緊張的正式運動,由于肌肉、韌帶的力量及伸展性不夠,身體的協調性差,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功能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因而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
(2)準備活動不合理,對準備活動的生理作用認識不充分,準備活動敷衍了事,使身體各器官功能未達到適應的水平,或準備活動的內容與運動的內容結合不好,缺乏規范的準備活動,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器官功能沒有充分調動,都是易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3.技術上和缺點和錯誤
違反了人體結構的特點和各器官系統功能活動的規律,以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容易引起機體組織損傷,特別是初學者,容易發生各種錯誤動作而造成運動損傷。
4.教學、訓練組織方法不當
在教學、訓練和比賽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等體育教學、訓練原則,要耐心教導,精心組織、實施。否則,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課堂組織混亂和不到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在對抗性較強的比賽中,組織性差,不遵守比賽規則,動作粗野,極易造成運動損傷。
5.場地、器材、服裝的缺點
運動專場不平,有雜物,或場地過軟過硬,器材設備的安全性差,運動服裝不合體都有可能成為運動損傷的原因。
同此可見,運動損傷的發生有其一定的特點和規律,掌握這些規律,對預防運動損傷具有重要意義。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
1.運動損傷預防的重點
運動損傷的種類很多,如擦傷、挫傷、扭傷、骨折、脫位、肌肉損傷、關節韌帶損傷、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損傷、髕骨勞損、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腦震蕩等。損傷的部位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運動過程中中小損傷和慢性損傷較多,慢性損傷多是由于一次急性損傷后處理不當,機體沒有恢復時過早參與運動,造成慢性損傷,也有因運動量安排不合理,同局部的微細損傷積累而成。因此,做好對急性損傷及時、正確的處理,合理安排運動鍛煉,防止局部負擔過重,形成慢性損傷是防止運動損傷的重點。
2.運動損傷的一般預防原則
(1)加強思想教育,例如學生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是對準備活動的生理作用認識不夠,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之達到適宜的水平,加強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克服器官組織功能的惰性,通過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使肌肉得到充分的營養供給,增加肌肉力量與彈性,為正式運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在上課時,要對學生加強安全、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加強防傷觀念,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保護的優良品質。
(2)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的鍛煉習慣尤為重要。例如運動量的控制,鍛煉的目的性各循序漸進的原則掌握,以及優良的體育作風,這些習慣的養成必將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促進身體素質的提高。
(3)加強易傷部位的訓練,加強易傷部位和相對薄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它們的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積極手段。例如為預防關節扭傷,應增強周圍肌肉韌帶的力量,彈性和柔韌性練習,加強關節的穩定性。
(4)加強保護與自我保護,特別是在體操項目,教師或學生一定要在旁邊加強保護,教師要對教學過程中易發生損傷的環節和學生活動情況有所掌握,及時糾正和提醒,還應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的培養,順勢前后滾翻是避免摔倒時發生損傷的主要手段。
(5)加強場地器材的檢查,許多運動損傷都有是可以避免的,特別是因為場地器材的原因造成的運動損傷,要建立健全場地器材的安全檢查制度,對損壞的場地設備要及時維護,要把安全落實到實處,要把學生的安全鍛煉做為頭等大事來抓,特別是在學生課外活動和比賽時,運動損傷的多發時期,場地器材的檢查要到位。
新課改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體育教材更名為“體育與健康”,這就充分說明了學生的健康就是體育教育的核心,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終身體育”作為現代體育發展的方向,所以向學生傳授體育保健知識,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具有現實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