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環境的創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園中環境的床和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環境的創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發展。本文針對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的問題展開探討,并且這些問題探索一些有效的策略,促進幼兒園音樂特色教育的長運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問題;對策
在幼兒園教育中,環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是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環境質量的好壞是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應該創設環境與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園教師要具有創設與利用環境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的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重視物質環境的創設、輕視精神環境的創設,創設環境中忽視幼兒的主體性,這些直接影響幼兒園音樂特色教育環境的好壞,影響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根據以上的思考,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在幼兒園音樂特色教育中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并且探討有效創設環境的策略。為音樂特色教育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
一、幼兒園實施音樂特色環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注重創設物質環境,輕視精神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不僅僅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精神環境。這里所說的物質環境指的是教學設施、設備等,精神環境包括學習氛圍、教師與幼兒的關系等等。但是,在音樂特色環境教育的創設中,僅僅注重物質環境的創設,忽視精神環境的利用。例如,幼兒園根據學生的興趣,分別設有鋼琴室、舞蹈室、音樂室等等,這是為音樂特色教育創設的物質環境,但是幼兒園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物質環境的創設中,忽視幼兒是否有興趣來學習這些音樂,認知水平是否能夠理解,教師能否給與正確指導,這些精神環境的創設幼兒園都沒有給與高度的重視。幼兒園教師應該首先培養出一種音樂氛圍,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妙,接受音樂對靈魂和情緒的洗禮,使之體會到音樂的情緒塑造、精神提升作用,這樣孩子才會身臨其境感受到音樂課的魅力。
2.環境的創設僅僅注重聽覺和視覺的刺激
幼兒的發展是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與客體的客觀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需要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發揮環境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的許多幼兒園的音樂環境創設中,僅僅注重視覺器官(主要是聽覺和視覺)的刺激,不注重其他器官的參與。例如,在進行音樂教育具體環境的創設中,在ppt上展示某一生活情境,或者播放音樂片段讓幼兒進行觀察與感受,形式上花樣翻新,表面功夫十足,吸引了家長的眼球,給家長一種幼兒園極其重視音樂教學的錯覺。但是這也僅僅是停留在看和聽的層面上,因為這一過程是孩子被動接受的過程,孩子并沒有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這給孩子一種音樂課就是聽聽音樂、看看圖片的錯覺。
3.環境創設忽視幼兒的主體性
幼兒園實施音樂特色環境創設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實施美育的發展,促進幼兒全面的綜合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的音樂特色的環境創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幼兒是在與客體不斷作用中得到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發展學生的能動性與創造性。比如教師在教授孩子《小星星》這個歌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來輪流演唱,并引導孩子來表達一些自己聽到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詞描述的是什么場景,在歌曲演唱中自己想象怎樣的畫面等。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師對環境的理解不夠深刻
幼兒園的環境是幼兒接觸最多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在當前的幼兒園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許多幼兒教師僅僅將這種環境理解為物質環境,教師對環境的理解較為片面,不夠深刻,在教師這種膚淺的理解下,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之間不能夠協調發展。幼兒園教師在創設環境中以關注物質環境為重點,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會受到更多的限制,當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會受到教師的批評,導致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因此,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對教師、對幼兒園產生恐懼的心理。這種輕視幼兒園精神環境創設不利于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良好互動,不利于幼兒的綜合的全面的發展。
2.教師沒有注重多種感覺器官參與環境的創設的重要性
在環境的創設中,需要注重引導幼兒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到環境的互動中來。特別是對幼兒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發展還不成熟,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僅僅依靠某一個器官所獲得的學習信息難以保證他們深刻的理解一些知識。在當前的許多幼兒園音樂特色的環境創設中,都有統一的要求,該怎么創設,如何實施,造成環境創設的單一性與死板性。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感覺器官的重視程度不高。例如在進行《小公雞》歌曲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放錄音、講故事、看圖畫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達歌曲的含義,這讓孩子不僅僅記住了歌詞,還調動起他們參與到歌曲學習的興趣。
3.教師對幼兒的主體性的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的幼兒教育的主要關注點就在與培養幼兒的主體性。幼兒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全面發展的核心是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因此,培養幼兒的主體性對其發展具有重要的作者用。在幼兒園實施音樂特色的環境創設中,需要引導幼兒園全面的參與環境的創設并且產生互動,這種培養幼兒園主體性的途徑之一。但是,在當前的許多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幼兒園與環境之間缺乏良性的互動,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這種理念下,教師處于支配地位、控制地位,幼兒處于服從低位,因此,在音樂特色的環境創設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應有的保證。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說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等,當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時,會爭先恐后來舉起小手參與其中,孩子們跟著音樂一邊表演、一邊哼唱,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4.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
當前幼兒園音樂特色教育存在問題的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比較低,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教學表達能力、創設教學環境的能力都打不到教學要求。同時,幼兒期是幼兒教育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夠,不利于幼兒全面的發展。
三、完善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策略
1.不斷健全教育方針政策
必須健全教育方方針政策,為幼兒園實施音樂特色環境教育指出一條明確的方向。筆者在自身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以下幾種環境創設思路:第一,課程環境改變,課程環境氛圍4個階段:3月到5月兒童音樂、6月到7月古典音樂、9月到11月動漫音樂、12月到1月民族音樂。第二,生活環境改變,主要體現為晨間曲、國旗下講話、班級一日活動背景音樂。第三,大環境改變:創設各種功能房,鋼琴房、音樂教師。第四,區域創設,全員聯動自主性游戲,有道具制作坊、服裝加工坊、樂器加工坊、夢幻舞臺等等。
2.音樂教育環境創設的管理與實施要具備特色
若想保證音樂教育的環境創設要具有特色,首先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保證環境的創設是在正確的教育理念下進行的。其次,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要有創新精神,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在環境的創設中要有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要培養有專門的音樂特長的教師。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為環境的創設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另外,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培養一支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素質高,有能力,有特長,保證環境創設的科學合理。音樂特色教育的開展需要幼兒音樂教師的實踐與探索,教師需要全面的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實施中來,包教學的每一個細節,才會為音樂特色教育環境的創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管理者要轉變教學理念,把握好辦學的方向,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建設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結合幼兒的特點,進行環境教育的創設開展,促進音樂特色教育的有效開展。
3.音樂特色教育環境創設要與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符合
音樂特色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是要讓幼兒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與專業的理論知識,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感受美。所以,幼兒音樂特色教師應該是一種啟蒙教育,是一種啟發一種引導,使幼兒在掌握幼兒最基本的知識基礎上,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激發尤為學習音樂的動力,促進幼兒的審美能力不斷的提升,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但是,幼兒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環境的創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尊重和學生發展的個體性,在教學中要具備耐心,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知識。如果音樂教育的環境穿射僅僅是關注少數較為擅長的學生而忽視大部分的學生,那樣的環境創設無疑是失敗的。優質的音樂環境創設應該使每個學生都與環境產生互動,應該注重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陶冶每個學生的情操,注重每個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音樂特色教育的環境創設需要注重與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緊密的結合起來,聯系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情境的創設與環境的創設,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素質水平,深度的挖掘幼兒音樂特色教育的深刻內涵,提高音樂特色教育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促進幼兒教育的長遠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幼兒教育音樂教育的發展中,環境創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教師專業化水平不夠,對環境的理解不夠深刻,環境教育的開展仍然有許多的障礙。因此,幼兒園以及教師需要不斷地思考與探索,開展特色音樂教育的開展,應該根據相關的規程與綱要,根據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共同創設良好的幼兒音樂教育的環境,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幼兒的情感與認知的長遠發展。因此,需要創設音樂特色教育的相關環境,保證音樂教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朱翠平.《幼兒園組織和開展高質量游戲的條件》[J].學前教育研究,2011(8):57-5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Z].2001.
[3]郭湛著.《主體性哲學———人的存在及其意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0-31.
[4]周國梅.《環境保護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與路徑選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33-140.
[5]張純.《論幼兒主體性及培養》[J].學前教育研究,200211-13
[6]楊楓.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與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