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向陽
摘 要 本文中從行政事業管理會計的含義入手,對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的準備條件進行解析,同時探討實施管理會計的各個環節和技術方法。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管理會計 環節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薄包h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成為財政改革的重要方向;推進有關績效管理,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已經成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在要求?!睆亩覀兛梢钥闯觯菩泄芾頃嫷慕ㄔO,是順應國家財政制度,符合整體的趨勢,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能力的具體方法和有效手段。
一、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基本含義
管理會計又可以稱為內部報告會計,是企業會計中的一種主要形式。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功能在于通過對財務會計中種種指標的參考,其對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進行判斷,并為企業下一步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就目前的情況看,行政事業單位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開始逐漸加深,這是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發展水平提高的主要體現。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應當將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作為最終的目標,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以及服務能力為最終目的,將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活動作為對象,通過對財務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向內部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實現對事業單位職能活動的預測和決策,規劃、控制、客觀的分析和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也具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屬于會計的范疇,起源相同,都是起源于企業生產管理,目標基本相同,只是提供會計信息的方向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提升事業單位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能力為最終目的的。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主要不同:管理會計是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活動中價值的形成和增值進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分析和評價,能夠從各個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活動進行更好的定量分析,相比財務管理,更加側重后面的分析和評價功能。而財務管理是以活動預算資金收支執行為工作的主線,主要任務是確保各種資產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可見,二者在工作的范疇和工作的職能上有明顯的不同。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只能供內部管理人員使用,是不可外泄的。相比之下,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是相對公開的,利益相關方都可以獲悉。同時,管理會計的對象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活動,財務會計的對象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主體上也存在不同之處:管理會計是提供便于管理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同時不局限于會計規則,不受會計規則的限制;但是財務會計必須以會計準則等為標準進行核算。同時,二者在計量單位上也存在不同。
二、行政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的準備條件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需要在堅持法律有關規定的前提下來完成,這是保證管理會計嚴肅性和有效性的基礎。目前,我國已經對會計法作出了修改,修改后的國家會計法規增加了對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操作的相關法律法規,成為了推動財務會計轉型同時實施管理會計的重要基礎和外部條件。行政事業單位具體的管理會計功能的發揮,必須依據《會計法》的相關規定來實現,將財務會計核算的方法形成會計信息,依據相關的法規接受財政審計等國家監管部門對財務報告會計信息的評價和審查。也就是說,管理會計的工作中包含了財務會計的工作,管理會計也需要有相關會計法規的規定。
外部條件形成之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和具體實施成了管理會計工作開展的內部管理條件。主要是能夠為管理會計提供職能活動具體真實的財務會計信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同時,管理會計所使用的基本信息不僅僅來源于事業單位職能活動的財務會計信息,同時還來自非財務信息。管理會計在對具體信息進行收集時,一定要保證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要使其能夠準確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情況,如出現準確性不高的問題,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這一點十分重要。
建立完善的適應當地行政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需要的內部財務會計核算辦法是其必要的支持條件。上文中我們提到,管理會計所使用的信息一部分來源于財務會計。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一部分可以直接使用,但是有的信息需要根據實際的財務狀況進行調整和加工。因此,為了配合管理會計的工作,財務會計信息報告和工作要服務服從于管理會計的信息需要。
劃分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活動的基本項目,并確定成本歸集方法、類別和性能,是實施管理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根據政府批注的職能配置等實際情況確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并且根據基本的職能劃分活動的項目和基本責任單元。在責任單元中進行細致的劃分和研究,仔細明確成本項目和歸集方法。根據項目成本費用和任務涉及的范圍大小確定項目的基本類別和屬性。
三、行政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的環節與技術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的環節以及技術方法與其他企業存在一定的相似點,同時又存在一定的不同。根據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和范疇,管理會計要在行政事業單位活動之前提供預測和專業的決策,即通過對財務會計中的信息的分析,判斷出行政事業單位目前的發展狀況,以此為基礎,判斷下一步活動的開展方式以及力度。在管理會計下,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開展必定能夠更加規范化,同時也能夠避免活動的盲目性,對于單位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價值。行政事業單位依據相應的規定和職能向社會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并且開展相應的常規職能活動和專項的職能活動。在技術方法上,預測開展常規職能活動的成本時,可以根據活動的目標成本,采用相應的科學計算方法,比如移動平均法和時間函數法等科學的方法,對成本進行預測,依據這一點,在活動開展前,必須對管理會計的內容以及有關信息進行參考,以此確定成本。
事后的分析和評價環節以及技術方法在于: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產出、成果與財政預算資金消耗之間的關系,從而確定成果的經濟性、效益型。通過產出指標考察職能活動的數量和質量,通過效益指標衡量職能活動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和結果,對職能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客觀評價。
(作者單位為子長縣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
參考文獻
[1] 張瑤瑤.管理型會計人才是怎樣煉成的[N].中國會計報,2013-10-18.
[2] 王澤彩,程瑜.績效是改進預算制度的內在要求[DB/OL].中國管理會計網,2015-01-26.
[3] 從推進國家治理的高度推動管理會計發展[N].中國會計報,2014-11-28.
[4] 劉永澤,況玉書.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J].會計與經濟研究, 2014(2).
[5] 徐玉祥.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J].媒體時代,2015(7).
[6] 柳炎.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J].民營科技,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