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雙琴
摘 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社會信息越來越不對稱。在此情況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審計的信息價值與保險價值,而且對審計的需求也處于持續增長的狀態。其實,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職責是檢查、驗證、評價相關單位提供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準確性,進而從專業角度發表審計意見。然而在經濟體制深度改革的背景下,激烈的競爭引發了巨大的經濟風險,我國的審計風險也隨之增大。本文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成因著手分析,并重點研究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控制策略,希望能借此探究出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控制措施,從而幫助會計師事務所降低審計風險,并推動其發展進程。
關鍵詞 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 風險控制
審計風險是指在會計報表存在錯報或者漏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正確、不適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普遍而言,審計風險主要具有三大特性:第一是客觀性,也就是說,無論是哪家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業務的過程中,都客觀存在審計風險,而且審計風險貫穿全程;第二是時效性,對某項具體業務來說,只要在一定時期(通常被稱為審計風險區間)內未發現其具有審計風險,那么審計風險將自動解除;第三是可控性,正是因為審計風險具有可控性,人們才會致力于研究審計風險的控制措施,從而避免引發審計責任,影響經濟收益。為了促進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應在深入了解審計風險的含義以及其主要特性的基礎上,加大審計風險控制的研究力度。
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成因分析
(一)固有風險因素
固有風險是指在沒有內部控制的情況下,被審計單位的某一賬戶或者某一交易類別,自身或者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發生情節嚴重的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其實,固有風險的出現與審計人員沒有任何關系,主要與審計單位及其所處環境有關聯。除此之外,固有風險還受財務會計報告中對經濟業務差錯或不合法行為的敏感程度影響。具體而言,在固有風險這一因素影響下,出現審計風險的原因包括: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外部監管效果不佳、與審計相關的法制體系不完善、會計做假現象較多、當前會計風氣不健康、審計對象以及范圍在逐漸擴大等。其中,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外部監管效果不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國家財政部門等加大了對企業、單位會計報表審計報告的監督力度,這就使會計師事務所循環進行監督,不僅增大了監督成本,還加重了事務所工作負擔,更無法全面避免監督留有空白,無法確保監督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行業在監管方面權威性不足,還缺乏高效的監管措施,管制、評價體系等也尚未完善。
(二)職業道德風險因素
職業道德風險因素是致使審計風險形成的重要因素,這不僅是因為職業道德素養低的注冊會計師法制意識、風險意識等也比較淡薄,并且在工作中只顧追求利益,不會注重遵循規定的審計程序,給出的審計意見也缺乏深思熟慮;還因為部分注冊會計師的職業責任意識較弱,他們為了與被審計單位維持長期合作,就在審計中為其著想,教其做假賬,輔助其進行欺騙。還有部分注冊會計師會接受被審計單位的賄賂,替他們作偽證,發表不恰當的審計報告以助他們取得良好的審計結果。其實,社會公眾一直以來都十分信任注冊會計師,但如果他們罔顧職業道德,那么將會在極大程度上加劇審計風險。
(三)檢查風險因素
在研究檢查風險這一因素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時,可以從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會計師事務所角度出發,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體制建設、完善存在較多問題,審計收費水平較低,內部控制制度尚未發展、健全。從注冊會計師角度出發,現今大部分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淡薄、專業能力不足、審計缺乏獨立性、高效性。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控制策略
(一)固有風險影響下的控制措施
其實,審計人員無法改變固有風險,但又必須對固有風險的各組成要素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來修正審計評判證據,所以在控制固有風險時,應從被審計單位和審計行業入手分析。以被審計單位為出發點的話,應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各方面的情況,并深度凈化被審計單位的會計環境,以此確保審計工作順利、高效開展。其中,凈化被審計單位會計環境的目的是抑制其作假,為審計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但無論如何努力,抑制的程度都不會太深。另外,抑制的難度相對較大,不僅需要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人員職業素養較高、各方面能力較強,國家從政策上遏制作假,還需要逐漸提高審計在社會上的地位,完善審計的相關職能。而以審計行業為著眼點的話,相關人員應努力營造良好的行業外部監管氛圍,健全法律法規、創建公正的法律環境,并進行社會調查,深入了解社會對審計的依賴程度,以此為注冊會計師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明確的發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了解到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出現嚴重問題,如資金周轉不靈、面臨破產等,那么最好拒絕其委托,若實在無法拒絕的話,就要適度提高審計費用,詳細、嚴格地進行審計工作,以此降低審計風險損失,避免成為彌補被審單位損失的替罪羊。
(二)職業道德風險影響下的控制措施
為了加強注冊會計師的整體職業道德建設,對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一方面不僅需要其完善相關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以此給注冊會計師施加一定的壓力,督促其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等,還需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力度以及監管力度,以此借助外力增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另一方面,還應建立職業道德糾錯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執業環境,完善相關獎懲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外,會計師事務所在招聘員工時,應重點考察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確保事務所的總體職業素養處于較高的水準。
(三)檢查風險影響下的控制措施
為了控制風險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一方面應對體制進行改革,這是因為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審計風險管理、控制的主體,必須要有穩定、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單位企業等對審計的要求也發生了相應轉變,只有進行體制改革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應嚴格規劃審計收費,審計收費是事務所獲取利潤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審計人員辛勤工作的一種回報。在設定審計收費時,事務所應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審計收費標準,合理制定收費水平。另一方面,還應創新、完善審計方法,為達到高效、理想的審計效果奠定堅實基礎。除此之外,還要端正對控制風險與追求效益的態度。不可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審計風險,從而致使會計師事務所陷入發展困境。只有嚴格控制事務所的內部質量,才能全面提升事務所的審計水準。
三、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在一般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其工作效益,應重點研究固有風險、職業道德風險、檢查風險等因素影響下的風險控制措施。但是對具體的會計師事務所而言,更應在深入了解本事務所審計工作現狀、審計人員工作能力、審計相關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的情況后,在事務所的支持與幫助下,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從而探究出控制審計風險的高效策略,而不是盲目借鑒其他事務所的控制策略,更不是不顧運營情況就直接全身心地投入風險控制研究之中。
(作者單位為六安才興會計師事務所)
參考文獻
[1] 魏春艷.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研究[J].理論界,2014(03):55-56.
[2] 岳惠琴.淺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3(07):121-122.
[3] 樊翠云,劉煒.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與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0):39-44.
[4] 盧歡歡.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4(3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