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娜
摘 要 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進行,如何開展新型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建符合職業(yè)教育實際、具有職教特色的“新課堂”模式引發(fā)人們深思。本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為指導,有效改變過去“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學案導學” 教學 中職衛(wèi)校計算機
隨著現代醫(y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在醫(yī)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中職衛(wèi)生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擔負著各級醫(yī)院的醫(yī)療、護理等工作,他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計算機對病人進行各種檢查、填寫病例數據和資料等。所以,中職衛(wèi)校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知識已成為一項基本技能。
為充分發(fā)揮“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理念,讓學生真正抬起頭來聽課已經成為我們每個職業(yè)教育者認真探索和努力實踐的課題。通過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深入解讀之后,結合職業(yè)教育本身的特性,筆者嘗試把“學案導學”應用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讓教師成為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探究者和收獲者,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學生學得快樂而有成就,教師教得輕松而倍感欣慰!
一、“學案導學”概述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使學生邊操作邊思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手實踐時有更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讓學生更加注重課前的預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有著重要作用。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主要包含設計學案、依案自學、討論交流、點評提升、檢查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后,根據學案要求自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相互交流討論,師生共同研究學習,最后對知識點進行點評,檢查反饋。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學案教學的基本形式:情境導人——明確要求——分組學習——知識構建——鞏固拓展——總結反饋。
二、“學案導學”在中職衛(wèi)校計算機課堂中的應用
(一)學案的準備
“學案導學”的關鍵是學法的指導,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過程。所以在學案設計前,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所授課程,對課程中的重點、難點要心中有數,學生課前應該預習什么,在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怎樣引導學生去解決,這都是教師在編制學案時應該預先考慮的。學案不是教案,更不是實驗報告。學案是給學生看的,學案要能把學習的重點清晰明了地展示給學生,能夠準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反思。比如在實踐課中,由于操作的步驟較為復雜,很多學生做完上步就忘記了下步,學案的設計要很好地幫助學生記憶相關步驟,但學案關于步驟的說明也不能過于詳細,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不然不僅達不到“學案導學”應有的效果,還會養(yǎng)成學生的惰性。學案的關鍵在于“導”,教學生方法,注重學法的點撥。
(二)“學案導學”的實施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導入,也可以通過專業(yè)實踐與其他課程的聯系來導入,從而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第二,自主學習,先學后教。教師將精心制作的學案分發(fā)給學生,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要點,合理安排活動方案,并給予學法上的指導和建議,自主學習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順利地消化課堂上的內容有很大的幫助。學案不可能面面俱到,課堂上出現的突發(fā)情況往往是課堂的魅力所在。如果不注重課堂的實際情況,一味地按照學案按部就班,就容易迷失教學方向,這反而限制了老師的發(fā)揮空間。對于突發(fā)情況的處理,要求教師平時要注意素質能力的鍛煉,注重業(yè)務水平的提高。
第三,小組合作,教師引導。課堂上,通過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自主探索。分組時要注意優(yōu)差生結合,如果小組分配得不合理,就容易出現優(yōu)者更優(yōu),差者更差。因此,學案中對于分組要做好明確的安排,讓組內每個成員都有事干,共同提高,評價標準是組內每個成員都按要求完成相應任務,如果優(yōu)生在合作過程中不指導差生,自己的成績最后也會受到影響。教師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跟蹤指導,實時答疑,同時要注意激勵引導。通過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第四,知識建構。中職的計算機課的操作部分占很大比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師演示,然后學生跟著做,不利于知識的建構。學生很多時候學會了結果,卻沒學會方法,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教師講授、演示不超過15分鐘,在剩余的時間里,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學案對操作中的要點作出說明,并橫向、縱向拓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這樣學生在會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
第五,課后拓展。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安排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相互展示,讓學生相互發(fā)現問題,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教師注重總結,利用學案引導學生評價學習成果。學案包含相應的評價表格,讓學生對學習進行評價,包括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對同學的評價、對老師的評價、對作品的評價。同時,要求學生學習結束后進行教學反思,對學習成果進行歸納,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深化,并布置實用性強的作業(yè),讓學生學以致用,在下次課上進行展示。
第六,檢測學習。為檢查學習效果,教師要安排課堂測驗,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這樣做有利于師生共同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進而調整改進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牢記自己的引導者角色,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進度,巡堂輔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答,善于總結,注重引導學生的有效合作,及時激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在課堂里充滿興趣和激情。
中職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在設置學案時要多方面考慮,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探究問題,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要多關注后進生,對后進生要多引導、督促。“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還有很廣闊的前進空間,筆者會繼續(xù)認真研究,使“學案導學”更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為鄂爾多斯市衛(wèi)生學校)
參考文獻
[1] 郭曉麗.“一二五”自主課堂導學案教學模式[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
[2] 加琛,張成菊.學案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