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場內有航模發動機、大型無人機、智能機器人、3D打印機,場外有滇菜大師蒙眼切土豆、針尖舞動藝術刺繡、技術狀元叉車擺雞蛋……歷時8天的云南省職工創新創意成果展對“十二五”期間云南職工的創新創意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進一步釋放出云南職工的創新創業潛能,充分展示了我省工會深入開展云嶺職工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取得的豐碩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一直以來,中央持續鼓勵創新創業,有效緩解就業難題,并且持續支持創新創業,推動中國經濟結構加速轉型,將創新創業推動到中國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雙引擎”之一的高度,顯示出政府對創新創業的重視。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站在“十三五”的新起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關注創新、突出創新、推動創新,是對經濟新常態的準確把握,也是對云南跨越發展新動力的準確定位。
這次云南職工創新創意成果展,既有云嶺職工風采的先進事跡,又有反映職工聰明才智的絕招絕技絕活,既有發明創造,又有高雅藝術。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要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增強廣大職工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競爭實力的創新目標,各級各部門要把組織引導廣大職工參與技術創新實踐,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群眾的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夢想永不止步,云南職工任重而道遠。
在實現中國夢的漫長征途上,必須強化人才是第一支撐,“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完善創新性人才培養開發機制,是適應新常態、推進人才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在要求。
要推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服務平臺,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同時培育創新文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是頂層設計,也是基層聲音,要依靠規劃引導,更離不開落地實施,必須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營造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的社會氛圍。
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發展。我們已經享受到創新發展的許多成果,而將來創新發展的每一項成果,不能停留于紙面上,不能停留于論文中,都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并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轉化為人民福祉,才能為人民所共享,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