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茗
技術創業的關鍵是加速應用落地,搶占先機。

云象的定位是企業級的聯盟鏈技術服務平臺,目前已在區塊鏈領域構建了可以快速構建應用的企業級聯盟鏈BaaS平臺,并與國內20多個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協議。
2009年,創始人黃步添開始接觸比特幣的底層架構技術——區塊鏈,算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區塊鏈的人。在2014年區塊鏈發展趨勢還沒有大的變化時,黃步添開始大力投入研究。
“2015年底,我覺得區塊鏈發展要全面起來。”黃步添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2016年,他改變之前從沒想過拿融資的想法,在一天內搞定了天使融資,早上談完,晚上拿到臨潮資本300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意向協議。
而因為云象起步較早,且核心成員都是專業技術出身的博士,僅用了2?3個月,部分技術指標就做到了國際領先。
早期技術是壁壘時,抓住先機
云象的團隊核心成員均畢業于浙江大學,有多位計算機博士。團隊以浙江大學智能計算與系統實驗室為依托,有何欽銘教授、紀守領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同時還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了區塊鏈聯合實驗室,由Roger Zimmermann教授擔任技術顧問。
黃步添是云計算方向的博士。作為主編之一,他曾與清華大學合著了一本區塊鏈書籍,旨在探討在國內目前這個階段如何普及相關技術并加速應用;同時,他還與摩課書院合作,將區塊鏈作為選修學科引入到了高等教育教學中。
他認為,在早期的時候,技術突破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搶占先機,因為等區塊鏈發展到一定程度,技術開始大范圍商業應用,此前所謂的技術門檻優勢將不再是壁壘,靠技術領先的創業公司的先發技術優勢將消失。
“我們正是在利用大約2年時間的窗口期鋪更多的應用。云象已經在與上市公司、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加速將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黃步添說。
加速區塊鏈應用真正落地
在已發布的云象區塊鏈BaaS平臺1.0版本中,聯盟鏈底層平臺相關技術指標已處于業內領先。同時,云象在區塊鏈安全、隱私保護、分片技術等領域的研究也處于領先地位。
“其實對于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前景,大家都意識到了其價值,但共同的難點是,如何讓區塊鏈技術進行實際的應用。”黃步添說。
目前云象區塊鏈希望通過“技術能力+外部資源”“BaaS平臺+企業服務”“平臺+開發者”等三個生態圈的創新協作顛覆傳統模式下的中心化數據模式和信任機制,它主要面向的用戶是有區塊鏈應用需求的企業級用戶。
在云象區塊鏈BaaS平臺1.0版本中,聯盟鏈底層平臺相關技術指標,鏈上支持3000筆每秒,鏈下支持5萬筆每秒。
黃步添說,公有鏈的速度非常慢,因此要對此進行改造,使其能夠滿足企業級應用。
云象在與上市公司和國際機構合作的同時,也在與深圳一家合資公司合作,正式落地應用。此外,今年年底,除了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積分、電子證據存證等已經落地的應用外,云象“平臺+開發者”的功能應用也將落地。
區塊鏈應用于供應鏈金融的優勢
具體到目前云象定位的供應鏈金融的項目,云象是如何形成高效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區塊鏈的優勢在哪里?
黃步添說,區塊鏈可以確保整個交易流程的真實可信,實現各參與方共同記賬、動態實時、完全透明、貿易數據不可篡改等,同時對整個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安全高效。此外,任一參與方出錯,并不會影響整個系統運行。
對金融機構而言,區塊鏈可以簡化授信流程、降低授信成本,使得核心企業可以無成本改善供應鏈生態,加速產業鏈、資金流等等。而對于整個供應鏈的金融系統架構,目前可以解決的問題包括支付流程融資簡化,取消部分中介環節,以及對物流訂單狀態進行實時掌控。
基于整個供應鏈的可視服務,黃步添希望能夠打通客戶到供應商之間的各個業務節點,使端到端的關鍵數據可視化,實時呈現數據,降低整體供應風險,減少錯誤庫存,改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