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棋
摘 要:課堂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班會活動中的生成性教育資源,把“動態生成”內化為自己的觀察視角,外化為班級管理的工作作風。
關鍵詞:班會活動;動態生成能力;實踐與思考
動態生成的能力,是在班級建設領域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動態生成能力體現在班級建設的所有領域里,特別體現在班會活動中。因為班主任與班級的關系不是給定的,而是動態的、創生性的——班級生活在邀請班主任的生命介入,班主任也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成就學生,成就自我。這就要求班主任不能簡單按部就班地工作,不能等待上級指令或依照程序工作,而需要有動態生成的能力。
一、在班會活動中把“動態生成”內化為自己的觀察視角
實踐是人之發展的基礎,而班會活動是學生在校進行實踐活動的最佳形式。班主任必須關注班級管理中的即時動態,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善于捕捉生成性的教育資源,并進行即時設計。只有充分預設好班級管理的內容,才能在班級管理中做到靈活應變。很多優秀的班主任之所以能自如地處理生成性教育資源,除了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利用學校生活諸方面的動態“事件”,對學生展開隨機教育,這種動態生成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班會活動1:這學期我們班被分配到了學校最難打掃的大花圃作為室外衛生區。這個花圃正處于兩棟教學樓的正中心,經常被樓上的紙屑及各種遺棄的文具弄得一片狼藉,我們的值日生前腳剛打掃干凈,后腳就被樓上扔的垃圾弄臟了,結果室外值日生叫苦不迭,誰也不想打掃室外。為此筆者抓住了這個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契機,花了幾周的準備時間開了一節“美麗校園,感恩伴我行”的主題班會。班會活動以“檳中美、檳中情”為教育視角,讓學生去發現校園之美,培養愛校、感恩之情。在征集室外衛生區值日生的活動中,有五位學生自告奮勇地承擔起打掃大花圃一個學期的重任。班主任順其自然,把握機緣,讓這個教育資源隨人事生成,立刻封這五位學生為班級的“護花使者”,并把同學們制作的感恩卡首先頒發給他們。這五位學生打掃大花圃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同時班里學生對校園環境也更加愛惜,并珍惜彼此的勞動成果,常懷感恩之心,用實際行動維護好校園環境。
二、在班會活動中把“動態生成”外化為自己班級管理的工作作風
班級管理是一個由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內容、學生和環境組成的動態系統。新的管理理念要求班級管理既要重視預設,又要重視動態生成。生成性的教育資源需要我們班主任具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它要求班主任在活動中有更多積極的、主動的和創造性的能力,因而班主任更應關注其教育價值的開發與利用并外化為自己班級管理的工作風格。
班會活動2:筆者曾經開過一個“傳遞偶像正能量,我的青春不迷航”的主題班會。作為班主任,我們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充分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培養他們對流行文化的欣賞能力,讓青少年以健康的方式去崇拜偶像。這節班會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偶像的行為是否符合常規道德標準,學會抵制偶像的非道德行為,從而發揮出偶像崇拜對青少年成長的正面作用。班主任把這個難點問題的解決過程當作了動態的教育過程,因為在班會活動過程中隨時都可能產生新觀點、新問題,班主任要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分清對錯,而不是行政命令。因此營造班級群體的氛圍非常重要,班主任始終要營造“誠信、公平、公正”的輿論氛圍,在活動中把這些動態生成的教育資源外化為管理班級的工作風格。在活動中讓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響和感染學生,讓班主任賞識激勵的教育思想、親切平和的工作作風、民主科學的工作方法使學生擁有健康積極的良好心態,寬松開放的環境也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因此,學生在班會活動中敢于暢所欲言,在班主任所創設的情境中激烈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活動最后,學生得出結論:不能簡單地以“好”“壞”來加以評價,也不能對崇拜對象進行道德劃分。真正的偶像,應該是代表中國當代青少年優秀的精神品質,只有把民族精神始終放在首位、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能夠成為青少年最佳的學習榜樣。
高超的教育不會顯出明顯的斧鑿痕跡。這就需要教育者注意認真學習,刻苦磨煉,持之以恒,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練就自己過人的教育藝術。而作為班主任,我們更要有敏銳的教育機智,學會在班會活動中培養動態生成的能力,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品德、懂得一種規范,讓孩子在活生生的生活中,引導自己的認識、體驗,并抓住各種教育契機來喚醒心靈。
參考文獻:
[1]李家成.班級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學生發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朱洪秋.中小學德育管理操作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檳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