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琳, 吳華瑞*, 顧靜秋
(1.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3.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97;4.北京市農業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
基于微信的村鎮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韓 琳1,2,3,4, 吳華瑞1,2,3,4*, 顧靜秋1,2,3,4
(1.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3.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97;4.北京市農業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針對當前我國村鎮社區發展出現的管理不便問題,通過對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的調研,以村鎮社區管理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和實現了基于微信的村鎮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包括社區政務、社區居民、綜合文化、教育培訓、小康住宅5個管理模塊及1個前臺展示交互模式,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來進行系統實現。
村鎮;社區;微信;管理;系統
隨著村鎮快速城鎮化,村鎮社區負責的事務越來越繁瑣,村鎮社區的管理問題也隨之凸現。傳統的村鎮社區管理方法效率低且操作繁雜,很容易發生錯誤,并且由于社區管理內容的持續膨脹,管理社區信息的困難也越來越大。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個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將村鎮社區信息進行很好的整合[1]。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軟件,具有操作簡單、應用廣泛的特點。微信公眾平臺目前有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3種,可以實現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企業號是微信為企業客戶提供的移動應用入口,可幫助企業建立員工、上下游供應鏈與企業IT系統間的連接。利用企業號,企業或第三方合作伙伴可以幫助企業快速、低成本地實現高質量的移動輕應用,實現生產、管理、協作、運營的移動化。
社區管理信息化系統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物聯網技術使得村鎮社區的管理者、村鎮社區的用戶和各種系統形成各種形式的信息交互,從而可以更方便地進行管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信息化生活體驗。該系統的應用研究將有利于促進社區管理信息的整合,開創便捷、舒適的社區管理模式[2]。筆者在社區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當前社區信息化成熟的技術和領先的解決方案思想,設計開發了一套安全、穩定、先進、敏捷的網頁端和移動端村鎮宜居社區管理信息系統,以期加強區域民政綜合管理,進一步提升社區的公共服務能力。
村鎮社區管理系統是為村鎮用戶提供便捷的系統,可以將系統分為社區政務、社區居民、綜合文化、教育培訓、小康住宅5個管理模塊,外加1個前臺展示交互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架構Fig.1 System architecture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Village and Town Community
1.1 社區政務管理模塊 包括社區簡介、政務信息、職能部門和政策法規4個子模塊。實現整個社區政務信息的管理,所有的數據和信息直觀展現,詳細展現社區的地理位置、政務及財務公開信息,還有各部門的分工職責,并對數據和信息實時更新。
1.2 社區居民管理模塊 包括居民信息、居民生活、醫療衛生、計生管理4個子模塊。實現社區居民信息及相關生活信息的管理,還有社區居民的身體狀況和附近的醫療診所,更加方便社區居民的生活。
1.3 綜合文化管理模塊 包括社區文化、社區圖書館、社區風采3個子模塊。記錄社區的工作及宣傳活動,以及社區開展的特色文化活動,更加方便社區居民在社區參加一些有特色的活動。
1.4 教育培訓管理模塊 包括培訓信息、培訓課程2個子模塊。提供教育培訓資源及相關信息,其中培訓課程可以分為生活、生產、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
1.5 小康住宅管理模塊 包括典型住宅和戶型推薦2個子模塊。對小康住宅的相關建造技術進行管理,把各種環境下各種用途的住宅建造技術在系統中規范化管理,為社區居民提供咨詢服務。
1.6 前端展示交互模塊 包括網站前端和微信端2塊,用戶可通過前端宜居社區展板、話題討論、小康住宅展示、社區意見箱、趣味答題和問卷調查各個欄目進行互動交流,實現用戶和社區的有效溝通,促進管理者更好地做出決策。
2.1 社區管理信息化系統網站 村鎮宜居社區系統基于Internet網絡和分布計算技術,依據Sun公司的J2EE體系結構,使用Spring MVC技術,利用數據、服務、業務和表現分離的高性能多層設計模式[3],以穩定且安全的數據管理為基本,以專業的數據服務模塊為支柱,從而達到業務處理的高效,同時融入針對系統制定的完善的管理規定,保證平臺穩定且安全地運行,也考慮到系統所用開發工具的可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可以在多種終端上使用。平臺主要分為數據層、服務層、業務層、通訊層、設備層和表現層[4-7]。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平臺總體框架見圖2。
2.1.1 數據層。以數據存儲為核心,建立各種類別的數據庫,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共享和統一管理,為信息流、業務流知識流集成一體化提供基礎數據。統籌規劃,建立統一的數據庫標準,建立信息數據庫,實現數據和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盡量建設統一的標準的數據庫,防止資源過多耗費。
2.1.2 服務層。系統的服務層在系統中作為技術支撐的一個重要部分,包含著數據倉庫組件、統計分析引擎、報表服務等各種的專業的服務組件。通過系統模塊化集約來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每個服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得平臺更加靈活和易于使用。
2.1.3 業務層。為了方便管理不同的業務關系,實現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的各項功能,包括社區政務管理、社區居民管理、綜合文化管理、教育培訓管理、小康住宅管理等功能,通過用戶接口為用戶提供信息查詢和交互服務,并通過信息收集傳輸網關實現數據采集、傳輸和共享。
2.1.4 通訊層。支持多種數據傳輸,提供有效和安全的數據交換信道。
2.1.5 設備層。系統可以實現掛接多種終端設備,并且可以自動完成各種格式的數據轉換和交互。
2.1.6 表現層。系統支持各種數據顯示和交互模式,可以實現在門戶網站、LED顯示器進行信息發布模式和互動。良好簡潔的用戶使用界面、個性化的服務為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提供安全的管理和方便的信息收集。

圖2 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平臺總體框架 Fig.2 Overall platform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Village and Town Community
2.3.2 微信公眾平臺 搭建微信企業號公眾平臺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自定義菜單構建,進入微信公眾平臺編輯模式,調用企業號Api與相應系統對接開發。針對社區居民話題討論、社區意見箱、問卷調查、趣味答題等欄目設置微信菜單,并在各個欄目下增添子菜單。微信公眾平臺的搭建有效地增強社區居民間的互動性,更好地調動活躍社區氣氛。微信公眾平臺利用百度開發的強大云數據庫,存儲微信中有關話題討論、社區意見箱、問卷調查、趣味答題等數據庫內容,使用BAE標準的PHP Mysql擴展訪問數據庫。微信交互示意見圖3。

圖3 微信交互示意Fig.3 WeChat interaction
2.2.1 話題討論。針對社區居民關注的一些話題,設置微信話題討論菜單;針對互聯網上出現的有關村鎮建設的熱點事件,建立子菜單:村鎮建設、特色村鎮、村鎮人物、村鎮旅游等。居民可以在各個熱點專題欄目關注村鎮發展最新狀況并發表個人看法,形成互動交流。
2.2.2 社區意見箱。在微信中設置社區意見箱,居民可以輸入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發送到服務器中。社區管理信息化系統網站會將采集到的信息提供給相關管理人員,為村鎮建設提供更好的建議。
2.2.3 問卷調查。社區管理信息化系統在微信端設置問卷調查欄目,提供相關問題,社區居民可以在該平臺回復自己的答案,系統記錄各個居民問卷調查結果發送到社區管理信息化網站,并將信息反饋給相關管理者。
2.2.4 趣味答題。趣味有獎答題是寓教于樂進行知識普及的一種手段。系統中為了能夠動態維護調查內容,隨機抽取試題。微信端設置趣味答題欄目,提供社區居民答題服務,促進村鎮居民間交流和社區管理。
在了解傳統村鎮社區系統的基礎上,分析了國內外相關技術的研究現狀,并根據新興村鎮宜居社區的特點,深入了解了國內外村鎮社區管理現狀和模式,分析了現有的村鎮社區管理的業務流程,設計了更便捷的村鎮宜居社區管理系統,為社區應用系統提供數據管理服務。其創新點為多源異構的村鎮宜居數據采集技術,實現了通過研究數據預存儲技術將人工采集與業務辦理采集到的異構數據預先導入臨時數據庫整理,實現基礎數據中的居民信息、組織機構信息、社區部件信息、房屋樓宇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多源異構數據的有效采集,為村鎮宜居社區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通過對居民的實際調研,將網站系統與微信端有機結合,提供居民方便快捷反饋意見的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有效地增強系統與居民間的交互性,更準確全面地了解居民的需求,促進了村鎮宜居程度的提高。
[1] 劉杰,程向民.一個社區信息化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40(5):208-209,220.
[2] 蘇斌.社區數字化系統設計與工程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 吳華瑞,楊寶祝,孫想,等.面向智能農業應用的集成框架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3,24(9):4-7.
[4] 林強,張天伴,王裕國.基于Web Services的智能社區信息系統軟件集成框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4,25(11):2012-2014.
[5] 劉傳偉.基于MVC的社區衛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濟南:山東大學,2012.
[6] ADAMS H,GISOLFI D,SNELL J,et al.Best Practices for Web Services[EB/OL].[2016-06-09].http://www-900.ibm.com/developerworks/cn/webservices/wsbest/part1/.
[7] 范明.基于J2EE的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D].長春:吉林大學,2008.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Village and Town Community Based on WeChat
HAN Lin1,2,3,4,WU Hua-rui1,2,3,4*,GU Jing-qiu1,2,3,4
(1.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Beijing 100097; 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97; 3.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097; 4.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IOT Engineering Technology,Beijing 100097)
According to the inconvenient management in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Liangxiang Town of Fangshan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w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Village and Town Community based on WeChat,with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nee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Village and Town Community included five management modes (community e-governance,community residents,comprehensive culture,educational training,well-off residence) and one front display interface module.System realization was achieved through website and WeChat public platform.
Villages; Community; WeChat; Management; System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AJ10B15)。
韓琳(1989- ),女,山西臨汾人,助理工程師,碩士,從事農業垂直搜索引擎、數據挖掘研究。*通訊作者,研究員,從事人工智能研究。
2016-08-19
S 126
A
0517-6611(2016)29-0243-03